邮票拥有三个基本要素:图案、面值和铭记。其中铭记是区分邮票发行国的重要依据。
新中国邮票共经历过两次铭记变更,分别是1950年“中华人民邮政”变为“中国人民邮政”,1992年“中国人民邮政”变为“中国邮政CHINA”。
“中华人民邮政”只出现在“纪”字头系列邮票中,且只发行了3套(不包括东北贴用),从“纪4”开始,铭记变为“中国人民邮政”。
除了楷书字体,《保卫世界和平》系列邮票的铭记还出现了非常圆润的字体。
到了1951年的“特”字头系列邮票,又首次出现了类似姚体的铭记,很是修长。
1955年“纪34”由于是雕刻版的缘故,铭记字体笔画均匀纤细,主要出现于五十年代中后期,之后便很少出现了。
1956年“特15”这种扁平的铭记,也是当时较常使用的版本。
1957年“中国人民邮政”从繁体字首次变为“简体字”。
这种扁平的铭记主要出现在雕刻版邮票上,繁体字会显得非常拥挤,字体简化后效果好了很多。
之后随着新印刷机的使用,铭记的样式开始变得统一,主要呈现出两种样式。
这段时期,根据邮票主题画面不同,铭记也首次出现了更为有趣的样式,如在儿童节发行的邮票上采用较为可爱的字体。
针对画面较暗而设计的描边字体。
1960年的“纪83”铭记样式为首次出现,尤其是“人”字,非常有特色,后期多套邮票都采用了这个样式。
1962年的《梅兰芳舞台艺术》铭记采用手写的隶书,“人民”二字都非常有特点。
此时邮票画面进入第一个巅峰期,由于画面的增大,铭记很多出现在邮票画面外,且较为扁平。
另一种则是类似书法的效果,能很好融入到邮票画面中。
特殊时期邮票的铭记也非常有特色,采用的是手书“中国人民邮政”,且复用了繁体字。
早期“中”字的竖很长,“文5”对“中国”二字进行了重绘。
到了“文14”,铭记也不再使用手写体,改成了黑体,且恢复了简体效果。
首套编号邮票《智取威虎山》的铭记非常丰富,是唯一一个在同一套邮票中出现三种不同样式铭记的邮票。
1973年编号票《熊猫》铭记的笔画非常细,放大后可以看到部分笔画只包含一个印刷网点。
之后随着邮票题材审核的放开,铭记也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改革开放时期出现了非常丰富的铭记设计。
还针对传统绘画、文物等题材设计出具有特色的字体,如《长沙楚墓帛画》和《齐白石作品选》上的铭记。
《宫灯》和《秦始皇陵兵马俑》上的铭记。
同时期也出现了一些较为个性的设计,以及对老铭记字体的修改。
1992年邮票紧跟国际步伐,将“中国人民邮政”改为“中国邮政”,并增加了国际惯用的英文国名。
这个时期由于邮票印刷量巨大,且设计粗糙,一直被集邮者所诟病,直到2000年,邮票印刷质量才有所改变。
八年的时间里,邮票铭记也出现了一些特殊版本,但大部分是对早期铭记的修改。
2000年的《小鲤鱼跳龙门》邮票铭记上,“国”字出现了开口,字体也是首次出现。
随着异形邮票的出现,铭记也不再限于横竖两种样式,而是出现了多个不同方向的变种。
创新上也出现了类似篆刻阴文的《中国古代书法—篆书》。
以及拥有“回纹”效果的《故宫博物院》。
甚至出现了第四轮生肖邮票统一的文字样式。
铭记的文字虽少,却影响着邮票画面的整体表现效果,文字不仅仅能传达表意,还能通过一笔一画增强整个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只有符合画面的铭记设计才能让邮票拥有不一样的视觉美感,也因为中国汉字的独特魅力,才能让中国邮票蕴含更多内在灵动,这也是铭记带给邮票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