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伙食究竟如何?许广平爆料一份菜单,丰盛程度超出预期

帽客 2024-11-29 16:03:30

民国初年的文教兴起

1912年,鲁迅踏入北京这座历史深厚的城市,此时正值民国初建之际,社会思想和文化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剧烈变化。那年的北京,处处透露出一种新旧交替的紧张气氛,从街头巷尾到学府讲堂,新思想、新文化的讨论声此起彼伏。

蔡元培,教育界的泰斗,此时担任新政府的教育总长,他深知国家的未来在于教育的普及与提升。他主张教育改革,推崇科学与民主的精神,在他的领导下,教育部开始着手组织结构的重建,力求将教育系统改造成为培养现代公民的摇篮。

鲁迅的到来恰逢其时。作为一个深受西方思想影响且具备前瞻性视野的文学家和思想家,鲁迅被蔡元培看重。他被任命为教育部的首位科长,在任科长期间,鲁迅主导了多项教育革新项目,努力将新的教育理念融入课程与教学方法中,如推广普通话、更新教材、改革考试制度等。

更进一步,鲁迅还出任了教育部佥事一职,这使他的职责更为广泛,涉及到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在这一岗位上,鲁迅与其他教育官员一起,讨论并决策了许多关乎国家教育命运的重大政策。

在这样的背景下,鲁迅的工作日渐繁忙,他经常出入于教育部的各个会议室,与其他官员一起辩论、策划、实施各类教育项目。在会议中,他常常提出一些创新的观点,如强调文学教育的重要性,推荐引进更多外国优秀文学作品,以及提倡批判性思维的教学方法。

然而,鲁迅的身份和职责并未让他局限于办公室与会议室。他也经常走访学校,观察课堂教学情况,与教师和学生直接交流。

文学创作的转向

尽管鲁迅在教育部的职位让他在新政府中颇受瞩目,但当时的政治环境极其复杂。民国初期,军阀混战局势持续恶化,尤其是1917年张勋复辟的事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震动。鲁迅身处其中,亲眼见证了新政权的脆弱与动荡。张勋率领辫子军闯入北京,试图恢复清朝的统治。

面对军阀割据和政局频繁更迭,鲁迅发现自己的努力无法触及社会的根本问题。他经常与同事讨论教育改革的方向,也多次提议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但在执行过程中,不少计划因上层权力斗争或地方势力的干涉而停滞。政策被频繁修改甚至废止,这种僵局让他的工作效率大打折扣。

面对这样的情况,鲁迅逐渐将目光转向更为直接的方式——通过文学创作发声。他开始整理早年的笔记和观察,将教育工作中接触到的社会现象和生活中积累的思考融入文字。1918年,鲁迅选择《新青年》杂志作为发表作品的平台。

同年,《狂人日记》发表。这篇短篇小说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形式打破了传统文言文的束缚,采用白话文写作,展现了一位“狂人”通过特殊视角对社会的观察。这部作品不仅语言上独树一帜,内容也直指社会传统价值观的荒谬与压迫,尤其针对封建礼教进行了尖锐批判。故事发表后迅速引起文坛震动,许多读者在震惊之余也开始重新思考周围的社会问题。

鲁迅与北京的生活点滴

在北京的14年里,鲁迅的生活和饮食密不可分,也因此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常光顾的杏花春和颐乡斋,是由绍兴人经营的饭馆,以家乡风味著称。溜鳝片、烤鳝背是杏花春的招牌菜,而颐乡斋的红烧鱼唇、烩海参则更为讲究。鲁迅对这些家乡菜情有独钟,每每到访总是点上几道拿手菜,再来上一壶绍兴老酒,这种熟悉的味道让他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安慰。

鲁迅经常参与的饭局,不乏胡适、郁达夫这样的文化名流。席间,他们谈文学、论思想,讨论新文化运动的进展,也探讨如何以文字为武器推动社会改革。鲁迅的幽默与犀利在这样的饭局上展露无遗,胡适的直率与温和、郁达夫的热情与大胆,都让这些聚会充满了思想的碰撞。

东兴楼是鲁迅和朋友们常去的另一家饭馆,以酱爆鸡丁闻名。这道菜选用鲜嫩鸡肉,用猪油爆炒后佐以黄酱,色泽红润,口感鲜嫩。据说这道菜的做法最早由一位清宫太监首创,后来在京城的餐馆中流行起来。鲁迅和胡适都对这道菜赞不绝口,每次来都少不了点上一盘。有一次饭局上,鲁迅和胡适还争论起白话文写作的方向问题,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观点虽有分歧,但彼此的敬意却从未减少。郁达夫则在一旁附和几句,偶尔插上一两句幽默的话,逗得众人开怀大笑。

这些饭馆的老板也深知鲁迅的名气,对他格外照顾。每次到访,总会把最新鲜的食材优先留给他,有时还会额外送上一两道小菜。杏花春的老板甚至记住了鲁迅的喜好,每次他来都提前备好绍兴老酒和他喜欢的鳝鱼菜。

饮食与健康

鲁迅不仅热爱家乡菜,对一些零食和甜点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他对柿霜糖的偏爱。

一次,鲁迅因嘴上生疮,原本应该抓药治疗,但他选择了一种更为特别的方式——买了许多柿霜糖,用来缓解不适。这种糖制作精巧,甜而不腻,糖霜覆盖在柿子干表面,既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又是一种美味的点心。鲁迅对此情有独钟,甚至一次性买回大包的柿霜糖,边吃边用它来缓解嘴唇的不适。朋友们看到他用这样的方式“治病”,大多会感到惊讶,但也往往一笑置之。

鲁迅对甜食的偏爱不仅限于柿霜糖。他时常光顾北京的稻香村,购买那里的蜜饯、糕点,尤其是酥皮点心。这些甜点酥脆香甜,入口即化,是他闲暇时的最爱。尽管这些点心深受喜爱,但长期食用甜食也给他的牙齿带来了困扰。他的牙齿问题由来已久,但鲁迅并不因此减少甜食的摄入。相反,即便是在一次去牙医处补牙后,他依然绕道去了稻香村买了几盒点心回家。

那天,牙医特意嘱咐他少吃甜食,多注意口腔卫生。鲁迅表面答应得很痛快,但刚走出诊所,就一拐弯到了稻香村。店员早已熟悉他的口味,立刻推荐了几款新出的点心,他当场买了满满一包,提着回家。这种“叛逆”的行为,让熟悉他的朋友们啼笑皆非,但也更了解了他对美食的难以抗拒。

鲁迅的甜食习惯与他对药物的排斥形成鲜明对比。他自幼目睹父亲因病服药,却未能康复的经历,对吃药这一行为心存抵触。与其说他不愿依赖药物,不如说他更倾向于从日常饮食中找到舒缓身体不适的方式。柿霜糖是如此,许多家乡菜也是如此。在他看来,一碗绍兴老酒、一盘家乡菜,都比药房里苦涩的药材更能让人感到舒适。

鲁迅的闲暇生活

鲁迅虽然忙于教育部的事务和文学创作,但在生活中,他对饮食和小酌却有着自己的讲究。他的妻子许广平曾仔细记录过鲁迅的日常菜单,从这些记录中可以看出,鲁迅对三餐的安排充满规律和用心。日常饮食以三菜一汤为主,搭配简单但不失精致。他喜欢的菜多是家常味道浓厚的,如红烧肉、辣椒炒肉,以及酸甜适口的糖醋排骨。在寒冷的冬天,一锅热气腾腾的白菜炖肉,是鲁迅餐桌上的常客。

在节庆时,鲁迅的菜单则会有所调整,增添一些应景的菜肴。逢年过节时,饭桌上往往多了几道讲究的佳肴,比如清蒸鱼、烧鸡,或是绍兴特产的腌制食品,如酱鸭和糟香醉虾。节庆的餐桌上,许广平还会特意准备一些甜品,如八宝饭或桂花糖藕,这些甜美的点缀让餐后余味更加悠长。

鲁迅对饮酒的喜爱更是出了名的。他喜欢的绍兴老酒,每次都会提前准备好,在用餐时缓缓斟上一杯。这种酒醇厚香甜,最适合在闲暇时慢慢品味。郁达夫曾以诗记录鲁迅的饮酒之乐,“酒后忘忧愁”几乎成了鲁迅生活中的一种常态。他的饮酒并不贪杯,而是讲究品味,喜欢在夜晚或月下独酌,偶尔和友人聚会时把酒言欢。

郁达夫与鲁迅饮酒的场景常被提起。他们时常在北京的饭馆或鲁迅家中聚会。一次聚会中,郁达夫带来了一坛自己从江南带来的陈年花雕酒,特意让鲁迅品尝。这酒香浓郁,鲁迅举杯一饮,笑着说这正是他熟悉的味道。席间,两人一边品酒一边讨论新文化运动的进展,还不忘调侃一些时事轶事。酒过三巡,郁达夫诗兴大发,当场为鲁迅即兴作诗,其中一句“鲁夫不老,酒可伴人长夜”引得众人连声称妙。

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这样的饮食和饮酒成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也为他提供了创作和思考的灵感来源。

参考资料:[1]张家恕.鲁迅先生的饮食习惯[J].饮食科学,1999,0(12):52-52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