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军校科长认出昔日八路军老团长,立即将其逮捕枪毙

奇史怪谈 2025-04-19 11:21:45

1950年3月份,西南军政大学的饭堂里头,老师跟学生们都排着队,跟平常一样去拿碗打饭。

突然间,人群里头闹起了纷争,吵嚷声四起。

你搞错了,我可不是你以前的那个老团长。记得1950年的时候,有个军校科长碰到了一位八路军的老团长,一眼就认了出来,然后立马就下了命令要枪毙他,但这肯定是弄错了人。

绝对没错,你就算变得面目全非我也能一眼看出来,你就是我以前的老团长。兄弟们,赶紧动手,把他逮住!

这段聊天是在军政科的科长王玮和一个学员之间展开的。那会儿,王玮在拿碗打饭时,一不留神碰到了那个学员。他刚想张口说声对不起,突然感觉这学员瞅着有点面熟。

回想了好一阵子,王玮这才想起来,原来那个人就是他以前的八路军老团长,刘子仁。

当他大声喊出“刘子仁”这名字,那人一开始吓了一跳,接着就赶紧摆手说不是,可王玮相信自己没看错,他一把拽住那人,让人把他抓住,直接枪毙了。

一般情况下,碰到以前的老领导,下属都会特别恭敬,老领导心里肯定也美滋滋的。但这个刘子仁,他不但不承认,竟然还被要求处决,这到底是为啥呢?

【一、带队加入新四军,收到紧急密电】

刘子仁,1900年在河南永城县出生,家里头从小就穷。他年轻时投了冯玉祥的西北军,但后来反水,跑去了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军队里。

1938年,经过不少曲折后,他跟随老领导鲁雨亭,拉起了一支名为“湖西人民抗日义勇军”的队伍。他们号召当地的爱国农工一起来,一块儿打鬼子抗日。

这支队伍底子不行,平时也没怎么训练,所以战斗力挺弱的,压根儿没法跟日军硬碰硬。

鲁雨亭仔细琢磨了一番后,决定带着他的队伍投奔新四军。到了1939年,他们就被重新组织成了新四军游击支队里的第一总队。

刘子仁顺理成章地加入了新四军,成了其中一员,并且被安排做了纵队第一团的领头人。

没过多久,这支队伍就被整合进了八路军的第四纵队里,刘子仁呢,也就成了十七团的团长,很受上头领导的赏识。

如果刘子仁照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他未来的日子肯定会挺风光。不过,事情却在一封秘密电报到来后拐了个弯。

1940年12月8号那天,刘子仁接到了彭雪枫司令从第四纵队发来的秘密电报。这电报是专门给他和李忠道两个人看的。

刘子仁瞧完电报,脸一下子拉长了,电报里头说:耿蕴斋和吴信容这俩人最近心思有点活络,你俩先去给他们开导开导。要是说不通,就想辙把他们稳住。

耿蕴斋和吴信容都是安徽萧县人,在抗日战争打响前,他俩一个是萧县第四区的头儿,管着那一片的事务;另一个则是萧县联防队的领队,负责地方的安全。两人一直处得挺好,关系铁得很。

日军开始侵略中国后,他俩可不打算干等着,都赶紧拉起自己的队伍,上阵跟敌人拼刺刀。

他俩本事大,号召力也强,没多久就拉起了一支上千人的队伍,成了当地抗日的中坚力量。

不过这支由民间自发组成的队伍,资金不充裕,管理上也不到位,所以他们的战斗力很快就无法满足战争的需求了。

商量一番后,他俩打定主意,要跟着刘子仁的脚步,加入新四军,找个更好的出路。

1940年的时候,组织上批准了他俩的请求,让他们的队伍加入了新四军。吴信容呢,就成了六旅的副旅长,还兼任十八团的团长;耿蕴斋则是特务团的团长,另外还当上了保安司令部的司令。

这两个职位其实都不小,上头领导对这两个人特别看重,平时给他们所在的队伍提供了大量的物资,还有政策上的扶持。

不过,一次人员调整,让耿蕴斋和吴信容心里的怨气慢慢显现了。

【二、耿、吴不满生二心】

1940年秋天的时候,六旅的旅长被调到延安去了,这下子六旅就得找个新头儿来带着大家。

吴信容仗着自己当时的职位高,心里头那叫一个笃定,觉得旅长的位子肯定是自己的囊中之物。可谁承想,事情压根儿没按他想的来,吴信容没被选上,反倒是比他小一岁的饶子健,当上了这个旅长。

那时候,组织上琢磨着饶子健投身革命年头久,战绩辉煌,老练有经验,综合看来,让他当旅长比吴信容更合适。

但吴信容心里很不服气,他觉得八路军是在排挤他这个新来的,于是,他去找自己的铁哥们耿蕴斋倒苦水。可没想到,耿蕴斋心里也正窝着火呢。

其实,耿蕴斋心里头对现在手头上的这个位子挺不满意的,他总觉得上头把他的权力给削了不少,觉得在八路军里头,自己受了委屈,待遇不公。

他俩都没料到,两人都对那个组织抱有同样的怨气。聊着聊着,他们心里的那些不满情绪就一点点都被勾了出来。

大家都知道,新四军那可是正规的军队,里头的管理规定肯定少不了。这跟吴信容、耿蕴斋以前带队伍那会儿,真的有很大不同。

那时候,整个部队状态挺松散,队里头不光有女兵和女秘书跟着,还老隔段时间就出去大吃大喝一顿,一点纪律性都没有。

进了新四军后,他们俩得守着规矩,既不能贪图女色,酒肉也得少沾,这种被管头管脚的日子让他们苦不堪言。现在吧,又因为工作职位上的事儿,两个人感觉就像绑在了一条船上,都动起了另谋出路的念头。

他们俩一合计,打算带着手下的队伍去投靠国民党的汤恩伯,想着到了那边,待遇肯定会比在新四军的时候好。

世上没有密不透风的秘密,没多久,他们的小算盘就被上头知道了。上头对这事儿特别上心,毕竟像这样心怀二意的人,稍不留神就可能把整个团队带偏,搞不好还会给革命事业来个重创。

接着,彭雪枫司令员二话不说,连夜赶制了一份电报,决定把这项重要任务交给八路军团长刘子仁,还有路南地区的党委书记李忠道。

【三、刘子仁心怀鬼胎】

李忠道收到上级的秘密指令后,头一个站出来跟吴信容和耿蕴斋谈心。可他磨破了嘴皮子,效果还是一般般。耿蕴斋更是倔强,最后直接跑回萧县,摆明了在抗议。

李忠道急忙把情况跟彭雪枫说了,彭雪枫一听也不敢拖延,怕惹出更多麻烦,就赶紧把这个棘手的任务交给了六纵的政委吴芝圃。

吴芝圃得知消息后,立马去找了刘子仁。他听说刘子仁跟吴信容、耿蕴斋平时挺合得来,心想如果让刘子仁去劝劝,说不定能起作用。

但他万万没想到,刘子仁这家伙,跟那两个人似的,心里头早就憋着自个儿的小九九了。

如今,刘子仁虽然已经加入了党组织,并且掌握了相当重要的权力,但他心里头还是时常怀念起没参加新四军前的那段日子。

以前他手握大权,想干啥就干啥,经常过着奢侈享乐的生活,但组织开始监管后,这些胡来的事儿就只能成为历史了。

刘子仁一直被绑得紧紧的,老想着找个机会离开新四军。后来,他听说好朋友吴信容和耿蕴斋也有这想法,跟他想到一块去了,他心里立马就有了盘算。

他去找了吴耿两人,把组织的计划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们。吴耿一听,吓得直冒冷汗。他们心里清楚,现在能救他们的,就只有刘子仁了。

刘子仁开门见山,跟对方坦白了自己的盘算:“现在上头对我们有了戒心,在八路军里咱们的发展肯定受限。不如带着咱们的兄弟投奔汤恩伯,他现在权势熏天,有了他做后台,咱们还用愁以后的日子不好过吗?”

吴信容和耿蕴斋听完之后,心里头直想拍手叫好,这不就是他们之前商量好的那套方案嘛!

这三个人很快就达成共识,接着凑在一起小声商量逃跑计划。他们心里明白,不能再傻乎乎地等下去了,得赶紧主动出击。

【四、刘、耿、吴叛变事件】

那天晚上,他们三个找了个开会的由头,把十七团的四十多位党员干部一股脑儿地带到了会议室,来了个请君入瓮。

等干部们回过神来,已经被那三个人牢牢抓住,想跑也跑不掉了。

刘子仁瞧着自己的计划顺利实行,心里头美滋滋的,他认为这些人根本翻不出自己的五指山。接着,他就喊上吴耿两人,说要一起去食堂吃个饭。

那三个人走了以后,会议室里的党员干部们心里头的石头总算是落了地,连忙琢磨起怎么找个由头离开这儿。

这时候,被关起来的团政委蔡永站了出来,开口说道:“大伙先别慌,咱们眼下还有转机。十七团的兄弟们,虽然是刘子仁领来的,但大家也一起共处了不少时日,他们心里应该还是念着咱们的。只要能把他们争取过来,咱们就有机会逃出去。”

蔡政委的话在理,平时咱们对十七团的战士们可不差,他们不会这么没良心,反过来咬咱们一口的。政治部主任糜云辉点头表示同意。

一群人彼此使了个眼色,然后偷偷用纸和笔把计划传递给对方。

大家心里都明白是怎么回事后,十七团的副头儿周大灿猛地站了起来,扯着嗓子喊:“哎哟喂,肚子不对劲儿,我得赶紧去方便一下。”

随后,另一位营长也站起身,捂着咕咕叫的肚子抱怨:“今晚这饭里是不是有啥不对劲啊,我这肚子一直闹腾,眼看就要撑不住了。”

接着,好几个领导一个接一个地起身,说他们肚子也不舒服,要是再不赶紧去厕所,怕是要憋不住了,得就地解决了。

看守的士兵看到这个情况挺纠结的,他们得听刘子仁的,得紧紧盯着这些干部。可转念一想,这些人平时对他们也都挺好的,所以他们琢磨着,要不就网开一面,让他们去上个厕所,反正也不会出啥大乱子。

接着,士兵把门推开,领着大家去厕所解决内急问题。

这时候,屋里的煤油灯光突然就没了,守卫立马察觉到了不对劲。他左手拎起长枪,右手握着手枪,大步流星走进来,打算给灯加点油。

屋里的领导们特意把油灯搁在守卫够不着的角落,这样一来,守卫只能先把枪挂在腰间,然后再腾出手来拿起油灯加油。

就在警卫费劲巴拉地去拿灯那会儿,那些心里有数的干部眼疾手快,一把抢过他手里的枪。他们一伙人配合默契,猛地冲出门去,拿着抢来的枪,对着门外的士兵就是一顿疯狂的扫射。

刘子仁他们仨一听到动静就赶紧跑过来,一看这场景,心里咯噔一下,知道事情大了,吓得立马从腰上抽出枪来,跟我党那些干部拼了命地干上了。

周大灿走在最前头,却不料挨了一枪,直接倒在了满是血的地面上。跟在他后头的那些干部,也没能躲过这一劫。结果,这次动乱让周大灿、糜云辉、温志平等十几个关键人物都丢了命,给组织带来了极大的伤害。

耿、吴、刘那档子事儿过后,他们仨就按之前商量好的,领着十七团和十八团那两千多号人,直接去找了汤恩伯的队伍投奔了。

【五、墙头草刘子仁被枪决】

汤恩伯背叛后,一看那三个人拉来了大批人马,心里头乐开了花,立马就给他们升了官,有的成了司令,有的成了副司令。

但历来那些选择逃跑的人,最后往往没啥好果子吃。汤恩伯对那三个人始终保持着高度警惕,心里头老怕他们哪天又脚底抹油,跑了。

所以,进了国民党军队后,他们三个还是没人瞧得上,老是被人瞧不起,受尽冷落。

国民党特务搞了一场别有用心的“饭局”,之后吴信荣就中了毒,没了性命。

快不行的时候,他特别后悔自己当叛徒的行为,跟弟弟说一定得把部队带回去。他弟弟也没辜负他的期望,后来带着吴信容的队伍又回到了新四军。

耿蕴斋跟吴信容有同样的感受,心里头那个后悔啊,真是没法说。为了弥补过错,他在解放战争刚开始那会儿,就领着自己的人马,主动去找八路军认错,态度诚恳得很。好在最后,我们党又给了他机会,重新接纳了他,这结局还算是挺不错的。

刘子仁这家伙,因为对汤恩伯部下那处境感到憋屈,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投靠了日军,成了个卖国贼。

到了1945年,日本鬼子认输投降后,他找了个新由头,又回到了国民党军队里。

1949年那会儿,国民党眼看就要垮台了,刘子仁就像风中的柳絮,立马倒向了解放军那边。因为那时候战乱不断,身份啥的也查不清,所以他就被送到西南军政大学去学习深造了。

刘子仁总觉得自己每次变心换队都能安然无恙,心里头还挺得意。可没想到,就在食堂排队打饭的时候,被以前的手下王玮给认出来了。

虽然他想尽办法找借口,但法律严明,没啥空子可钻。就算他再怎么想隐藏过去的坏事,也总有暴露的那一天。

弄清楚刘子仁的真实底细后,他最终被判了枪毙,算是得到了他该得的惩罚。

0 阅读:3
奇史怪谈

奇史怪谈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