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绘本阅读为契机,用丰富多彩的图画吸引孩子,从而潜移默化培养孩子阅读兴趣。这几乎是每个孩子在培养阅读习惯过程中的必经阶段。
然而,随着孩子成长,孩子在“阅读”上的表现,却大相径庭。
有的孩子捧起文字书,沉醉在文字的世界里;有的孩子,即使到了高年级,依然只爱看绘本漫画。
文字书要么落灰,要么成为催眠工具,孩子的表现,令父母着急。
如何引导孩子从看绘本漫画过渡到看文字书?今天,诺妈就这个问题,结合自己十多年的陪读经验,跟各位家长聊一聊自己的心得。
一、纠观念
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对绘本漫画具有“阶段性偏见”,即:
孩子年幼的时候,父母无比热衷并倾囊购买大量图画书供孩子翻阅,父母认为:绘本漫画是对孩子最好的阅读启蒙,孩子只要愿意看,就花血本买。
但孩子到了学龄阶段,认识了一些字后,父母的态度截然相反。还是一样的绘本漫画,父母却戴上“有色眼镜”,偏见地认为:孩子多看图画书,没营养。甚至开始用各种方式进行干预,不买、不借,甚至没收孩子手里的图画书。
我们不妨观察一下喜欢看书的孩子,他们的身上往往拥有两个闪光点:一是浓厚的阅读兴趣,二是良好的阅读习惯。
孩子喜欢看绘本漫画,这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必经路上的阶段。精彩的故事情节,配合生动的画面,看漫画的过程能够激发大脑释放多巴胺,让孩子享受到阅读的快乐,产生阅读兴趣。
若父母强行干预孩子“不能看、不准看”,其结果只会适得其反。孩子要么从此失去阅读兴趣,要么对绘本漫画更加执迷,将文字书视为洪水猛兽,拒之门外。
所以,为人父母,首先要纠正一个观念:孩子纵然大了还喜欢看绘本漫画,那也不是一件坏事,成人都还有很多追漫画看呢!
比起禁止,父母更重要做的事是帮孩子选对漫画,好的漫画,不仅仅能为孩子带来阅读上的感官快感,还会渗透各种知识。并且,好的漫画,它的每一张图,其实都做了精心设计安排,引导孩子去探知那些隐而不表的情节,读图能力,也是阅读能力的重要部分。
二、重引导
好的阅读习惯培养,一定是从图画书到文字书的引导,如何让孩子完成阅读阶段飞跃,重在过渡引导。
究其根本,很多孩子迟迟不愿从图画书走出来,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过渡工作没做好”。
从绘本漫画到文字书,需要“桥梁”,也需要“契机”。
前期读图阶段是兴趣积累,中期图文结合是桥梁过渡,后期纯文字阅读则是目标达成。
我们重点来讲讲这个“过渡阶段”,有两个关键问题要解决。
01增加识字量
毫无疑问,能捧着纯文字书读得津津有味的孩子,一定是拥有足够识字量的孩子,从绘本漫画阅读到文字阅读,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儿。
但孩子若迟迟不愿意看文字书,细究,其中一头“拦路虎”就是识字量!满满一页文字,有一半是不认识的字,孩子看着费劲,自然影响阅读兴趣。
为孩子打好识字基本功,则是一件从小就要坚持的事。一般而言,孩子在5岁左右,进入文化敏感期,会对数字、文字、符号(拼音)阅读等产生兴趣,家长若发现这个苗头,就要抓住契机,引导孩子认字。可以将识字任务落实在生活中,融合到游戏里,学龄前无意识的教,能够为孩子打下良好的基础,帮助孩子在学龄阶段突飞猛进。
02借用桥梁书
从绘本阅读到文字阅读,不是非此即彼的转换,是需要一个时间过渡。
过渡期间,家长用什么方式对孩子做好引导阅读,很大程度关系到“孩子能不能顺利爱上文字阅读”。
回忆儿子的过渡阅读,总结起来,有3个要点。
听长篇故事
记得那时候给儿子买了听书小人偶,凯叔出品的《西游记》。生动有趣的故事,儿子听得非常入迷,拿着小人偶一直听,翻来覆去地听。由此垫定下从“单个故事”到“长篇故事”的心理铺垫。
毕竟,看文字书,需要拥有看长篇的耐心与勇气。
看多格漫画
在这之前,儿子看的大多是单页图版绘本故事,一本一个故事,一页一张图,信息量相对比较少。
当孩子对听《西游记》产生兴趣的时候,我买了一套四大名著的连环画,图多,文字量也明显增多。
因为有“听故事”的基础,拿到书后,儿子迫不及待就捧起来看,一边看图、一边猜,一边结合听过的故事来揣摩故事情节。即便如此,长篇幅的故事,还需要文字解读来支撑。为此,他愿意主动认字,常常捧着连环画来问。
说到这,感谢漫画书,培养了儿子主动识字、主动阅读的意识。
读系列小说
多格漫画培养了孩子自主阅读的意识,系列小说则让孩子真正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
儿子从一年级开始,每晚都有亲子阅读任务,我们以阅读文字书为基础,每天读翻几页,或读一个故事,《张秋生巴掌童话》、《睡前晚安故事》、《窗边的小豆豆》、《森林报》等,就是在那个阶段陪伴阅读完成的。
主要的模式就是,娘俩并排坐,孩子指读,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内容,我及时讲解。
孩子磕磕巴巴读完几本,在心理上接纳了看文字书这件事。如何从“陪读”到“自主读”,源自阅读一套系列小说《神奇树屋》。一套八本,买回家有段时间了,放在角落里沾灰。
那是在一个暑假的下午,儿子无聊,最终不太情愿地翻出了这套书。然后,阅读之后,他完全着迷,一个下午坐在沙发没挪窝,最终一口气看完4本。
那个下午,孩子的表现也着实令我惊讶,我事后翻阅了这套书,这套没有注音,偶有几幅插图,以黑白文字为主的书,我觉得它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作用。
首先,单本体量不大,刚刚适合孩子的阅读能力。
其次,故事披上魔法外衣,能够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再次,语言表述上以短句式为主,符孩子读着不累,能够建立阅读信心。
并且,一套多本,孩子看完一个故事不过瘾,再看一个故事,无形中拉长孩子的阅读耐心,扩大孩子的阅读兴趣。
这是一次阅读体验上质的飞跃,就是这次经历,让他完成了从浅阅读到深阅读的蜕变,打心眼里认识到:好看的书,是文字书。
从这之后,无论是借的还是买的书,无论是厚的还是薄的,他不再抗拒,都能一头扎进去阅读。
让孩子爱上阅读,其结果导向是“功利”的,但在培养过程中,则一定要“去功利,重引导”。
家长多一点允许、多一点陪伴、多一点引导策略,不知不觉,阅读就会成为孩子的热爱,成为他们一生受益的事情。
我是诺妈,家有男宝,致力于亲子成长研究,为父母们提供有价值的育儿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