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皇室,长于忧患
赵构出生于公元 1107 年,正是北宋徽宗统治时期。他身为徽宗第九子,在皇宫中度过了幼年时光,接受着严格的皇家教育。彼时的北宋,表面上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汴京城里处处是繁华景象,勾栏瓦肆热闹非凡,绘画、书法、诗词等艺术蓬勃发展,一派盛世模样。
然而,盛世之下却暗潮涌动。宋徽宗赵佶醉心艺术,对朝政疏于打理,重用蔡京等 “六贼”,致使朝廷内部腐败丛生,卖官鬻爵之风盛行。为满足皇帝对奇花异石的喜好,“花石纲” 劳民伤财,让无数百姓苦不堪言,民间怨声载道。同时,边疆局势也日益紧张,北方的金国崛起,对北宋虎视眈眈,辽国在金国的打击下摇摇欲坠,北宋失去了辽国这个屏障,直接暴露在金国的锋芒之下。
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赵构虽年少,却也渐渐察觉到了风雨欲来的气息。他一面刻苦学习儒家经典、书法绘画,练就了一身骑射本领;一面目睹着朝廷的腐朽、百姓的艰难,心中对家国命运有了最初的思索。这一时期的经历,如同埋下的种子,在日后的岁月中生根发芽,深刻影响着他的人生抉择。
一、年少意气,初露锋芒
赵构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聪慧与果敢。在皇宫中接受严格的皇家教育,他勤奋好学,对经史子集、诗词歌赋均有涉猎,练就了扎实的文化功底。不仅如此,赵构对骑射之术也情有独钟,常常在皇家校场练习射箭、骑马,练就了一身矫健的体魄和不凡的武艺,能挽一石五斗的大弓,这在皇室子弟中颇为出众。
宣和七年(1125 年),金军首次大规模南侵,兵锋直指北宋都城汴京。宋徽宗惊慌失措,匆忙将皇位禅让给宋钦宗。此时的北宋朝廷,主和派与主战派争论不休,局势一片混乱。年仅十九岁的赵构,毅然挺身而出,主动请求前往金营充当人质。他深知此行凶险万分,但为了家国安宁,毫不退缩。在金营之中,面对金兵的威逼利诱、刀枪剑戟,赵构始终镇定自若,尽显皇室风范。他的这份勇气与胆识,让金兵都心生疑虑,怀疑他并非真正的皇子,最终竟将他放回。经此一役,赵构在北宋朝堂崭露头角,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二、乱世飘零,登基之路
(一)金兵再犯,辗转求生
靖康元年(1126 年),金军再度挥师南下,一路势如破竹,直逼北宋都城汴京。宋钦宗惊恐万分,匆忙派遣赵构前往金营求和。赵构深知此行凶多吉少,却毅然领命前行。当他行至磁州时,守臣宗泽极力劝阻,认为此行无异于羊入虎口,金军残暴无信,求和只是徒劳。赵构心中明白局势的严峻,于是停下脚步,暂留磁州。
不久后,汴京沦陷,徽钦二帝被俘,北宋宣告灭亡。国不可一日无主,在这山河破碎、风雨飘摇之际,赵构因其宗室身份与此前的果敢表现,被大臣们拥立为帝。他先是在相州被任命为河北兵马大元帅,然而,手握重兵的他却并未全力挥师北上勤王。彼时的北宋军队,虽人数众多,但久疏战阵,装备参差不齐,士气低落,内部还矛盾重重,将领们各自为政。赵构深知,仅凭这样一支军队,难以与凶悍的金军抗衡。再者,他心中或许也存有一丝自保之意,若贸然出击,不仅救不了徽钦二帝,还可能将自己也搭进去。于是,他带着军队辗转多地,从相州至大名府,又东至东平府、济州,一路躲避金军锋芒,在乱世中艰难求生,试图寻找一个安身立命之所,为重建宋朝保留一丝希望。
(二)应天即位,建立南宋
随着汴京的沦陷,徽钦二帝被掳北上,北宋的统治瞬间崩塌,天下陷入一片混乱。在这危急存亡之秋,赵构成为了大宋皇室仅存的希望之光。靖康二年(1127 年)五月初一,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赵构在众臣的拥戴下,身披黄袍,正式登基称帝,改元建炎,南宋王朝自此建立。
然而,赵构接手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国土大片沦丧,北方百姓惨遭金军蹂躏,生灵涂炭;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农田荒芜,商业凋敝,财政匮乏;军队士气低落且建制混乱,将领们拥兵自重,难以统一指挥。同时,内部人心惶惶,主和派与主战派争论不休,矛盾激烈。面对如此绝境,年仅二十一岁的赵构,肩负起了复兴大宋的重任,开启了一段充满艰辛与挑战的统治之路,在历史的洪流中努力撑起南宋这一叶飘摇的扁舟。
三、政权初立,艰难抉择
(一)用人之困,党争初现
南宋政权初建,百废待兴,用人之际,赵构首先起用了主战派的李纲为宰相。李纲乃北宋末年的肱股之臣,在汴京保卫战中展现出卓越的领导才能,声名远扬,威望颇高。他力主抗金,提出一系列重振朝纲、收复失地的策略,如整顿军队、加强边防、联络义军等,试图力挽狂澜,为南宋撑起一片希望的天空。
然而,李纲的主张与作为却触动了朝廷中另一股势力 —— 主和派的利益。以黄潜善、汪伯彦等人为首的主和派,忌惮李纲的威望与权势,害怕其主战策略会引发金军更猛烈的报复,危及自身安危与富贵。于是,他们在朝堂上对李纲展开了激烈的攻击。御史中丞颜歧以 “纲为金人所恶,宜置闲地” 为由,率先发难;黄潜善、汪伯彦二人自恃有拥立赵构之功,满心以为宰相之位非己莫属,如今大权旁落,更是心怀怨恨,四处煽风点火,拉拢臣僚弹劾李纲。他们污蔑李纲 “名浮于实,有震主之威”“杜绝言路、独擅朝政” 等,一时间,朝堂之上乌烟瘴气,党争之风愈演愈烈。
年轻的赵构在这两派势力的拉扯中,陷入了深深的困境。他既明白李纲的才干与抗金的必要性,又害怕得罪主和派,失去身边这部分看似 “贴心” 的支持。在犹豫与权衡之中,赵构最终还是向主和派妥协,仅仅过了一个多月,便罢黜了李纲的相位。这一决策,不仅寒了主战派的心,也让南宋政权在抗金的道路上错失了先机,朝堂之上的党争自此拉开序幕,成为南宋政治的一大顽疾,严重影响着后续的抗金决策与朝政稳定。
(二)金兵压境,仓皇南渡
建炎元年(1127 年)十月,金兵得知张邦昌被废后,再次举兵南下,来势汹汹。金军三路大军齐发,东路完颜宗辅从燕京南下,直扑山东;中路完颜宗翰自云中南下,剑指河南;西路洛索从隰县南下,进犯陕西。一时间,南宋边境烽火连天,警报频传。
面对金军的强大攻势,赵构内心惊恐万分。他深知南宋军队刚刚组建,兵力薄弱,装备落后,战斗力远不及金兵。在主和派的怂恿下,他不顾李纲等主战大臣的反对,毅然决定放弃中原,率领朝廷官员、军队及随行人员,如潮水般向南逃窜。从应天府一路奔逃至扬州,本以为能在扬州寻得一时安宁,赵构却在此地过上了纸醉金迷的生活,妄图逃避残酷的现实。
然而,金兵并未给赵构喘息的机会。建炎三年(1129 年)二月,金军铁骑如疾风骤雨般突袭扬州。正在行宫中寻欢作乐的赵构,听闻金兵将至,吓得肝胆俱裂,慌忙丢下一切,仅率数名亲信策马狂奔。他一路逃过长江,直奔杭州而去,全然不顾身后百姓的死活与国家的体面。
逃亡途中,赵构的狼狈模样尽显无遗。他风餐露宿,饥寒交迫,往日的帝王威严荡然无存。而此时,南宋内部也矛盾丛生,军队将领对赵构的逃跑政策极为不满,认为他怯懦无能,置国家与民族于不顾。终于,在抵达杭州后,御营司将领苗傅、刘正彦发动了震惊朝野的兵变,他们怒杀赵构宠信的同签书枢密院事王渊和一批宦官,逼迫赵构退位,史称 “苗刘兵变”。这场兵变,如同雪上加霜,让本就摇摇欲坠的南宋政权陷入了更深的危机之中。虽然后来在文臣吕颐浩、张浚和武将韩世忠、刘光世、张俊等人的起兵勤王下,赵构得以复辟,但经此一劫,他的心理创伤愈发深重,对武将的猜忌也与日俱增,在偏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南宋政权依旧在风雨中飘摇不定。
四、绍兴和议,偏安之策
(一)局势变化,求和之心
南宋建立后的数年里,与金国的战争断断续续,局势陷入胶着。一方面,南宋军队在岳飞、韩世忠等名将的率领下,取得了不少局部胜利。岳飞的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猛,“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在收复建康、郾城大捷等战役中重创金军,让金兵闻风丧胆;韩世忠更是在黄天荡之战中,率八千水军围困金兵十万之众达四十八天之久,极大地鼓舞了南宋军民的士气。
然而,另一方面,南宋也面临着诸多困境。长期的战争使得国内经济不堪重负,农田荒废,商业衰败,百姓赋税沉重,苦不堪言。而且,朝廷内部主和派的声音始终不绝于耳,他们以 “兵凶战危”“劳民伤财” 等为由,劝说赵构与金国议和。同时,赵构心中也有着自己的盘算。他深知一旦战争持续下去,武将的权力势必会进一步膨胀,这对他的皇位是潜在的巨大威胁。再者,徽钦二帝仍在金国手中,若真的将金国彻底击败,迎回二帝,自己的皇位又将何去何从?在多重因素的交织下,赵构求和之心愈发坚定,逐渐倾向于通过外交手段,与金国达成妥协,以换取一时的和平,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二)冤杀岳飞,签订和议
为了实现求和的目的,赵构开始对武将动手,首当其冲的便是岳飞。岳飞一生精忠报国,他的抗金志向如磐石般坚定,其麾下的岳家军战斗力极强,成为金国南侵的最大障碍。然而,这却让赵构心生忌惮。绍兴十一年(1141 年),赵构授意秦桧,以 “明升暗降” 的手段,将岳飞、韩世忠等大将召回临安,解除了他们的兵权。紧接着,秦桧又指使万俟卨等人罗织罪名,诬陷岳飞谋反。在大理寺内,岳飞遭受严刑拷打,却始终坚贞不屈,他悲愤地高呼:“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可叹的是,最终岳飞竟以 “莫须有” 的罪名被杀害于大理寺内,年仅三十九岁,一代名将就此含冤而死,令人扼腕叹息。
在岳飞被害后,赵构彻底扫除了求和路上的最大障碍。同年十一月,南宋与金国签订了臭名昭著的《绍兴和议》。根据和议内容,南宋向金国称臣,承认金国的宗主国地位;划定淮河至大散关一线为宋金两国国界,南宋将大片国土割让给金国;每年还需向金国进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这一和议的签订,标志着南宋正式放弃了恢复中原的雄心壮志,选择了偏安一隅的苟且之路,此后南宋在经济、文化上虽有一定发展,但在政治格局上始终处于被动、屈辱的地位,而赵构也在偏安的岁月中继续维持着他的统治,直至退位,给南宋历史留下了一道深深的、难以磨灭的伤疤。
五、晚年退位,争议余生
绍兴三十二年(1162 年),在位三十六年的赵构,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 —— 禅位给养子赵昚,自己退位做太上皇。此时的赵构,年仅五十五岁,身体尚算康健,这一退位之举,背后实则有着诸多考量。
一方面,多年的帝王生涯让赵构疲惫不堪。在位期间,他历经无数次金军南侵的惊恐,四处逃亡、寄人篱下,时刻担忧着皇位与性命。早年的 “苗刘兵变” 更是让他心有余悸,对武将的猜忌、朝堂上的党争,都如沉重的枷锁,压得他喘不过气来。长期处于这种高压之下,他渴望能从繁重的政务中解脱出来,安享晚年。
另一方面,养子赵昚多年来一直被悉心培养,在宫廷中成长,对朝政已有一定了解。赵构深知,若继续占据皇位,等到自己年老体衰时再传位,赵昚可能会心生不满,难以保证对自己的尊崇与孝顺。此时传位,既能施恩于赵昚,又能确保自己退位后的安稳生活。
退位后的赵构,居住在德寿宫。他虽声称不再过问朝政,可实际上,南宋朝廷的诸多重大决策,背后仍有他的影子。赵昚对养父也极为孝顺,不仅在生活上给予赵构无微不至的照顾,每逢大事还都会向他请教。然而,赵构的晚年也并非完全平静。他虽远离了朝堂纷争的核心,却依然无法摆脱外界对他的争议。
一方面,他对书画的热爱愈发深沉。德寿宫中,他时常挥毫泼墨,钻研书法技艺,其书法风格独特,对南宋书坛影响深远。他还热衷于搜集古今书画名作,闲暇时沉醉于艺术的世界,试图以此忘却尘世的烦恼。
另一方面,民间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念及他延续宋朝国祚之功,在南宋建立初期,他力挽狂澜,于乱世中撑起一片天地,使百姓免遭更多战乱之苦;也有人对他冤杀岳飞、向金国屈膝求和的行径耿耿于怀,认为他是懦弱无能的昏君,为了一己私利,置国家尊严、民族大义于不顾。
淳熙十四年(1187 年),赵构病逝于德寿宫,享年八十一岁。他的一生波澜壮阔又充满争议,死后谥号 “圣神武文宪孝皇帝”,庙号 “高宗”。南宋在他身后,继续在历史的长河中前行,虽仍面临着诸多困境,但也在经济、文化等领域有着独特的发展。而赵构,作为南宋的开国之君,其功过是非,留待后人在历史的书页中反复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