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毫克致命!炖鸡汤随手加了它,鸡汤变"毒药",27岁小伙险丧命

天下战史事 2024-10-16 03:26:18

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养生,养生药膳慢慢流行起来。

而一位27岁的小伙,用亲身经历告诉了我们,鸡汤变“毒药”,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都是鸡汤惹的祸·——»

2023年9月的一个夜晚,浙江立同德医院急诊室突然迎来了一位情况危急的病人。

27岁的小张被家人匆忙送来,他的四肢正不受控制地抽搐,心跳快得惊人,整个人看起来十分痛苦。

值班医生王医生立即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迅速安排了手术室,同时向家属询问详细情况。

小张的母亲李芳一脸焦急,声音颤抖地说道:"他刚下班回家的时候还好好的,我们一起吃了晚饭,然后他说要给我们炖鸡汤,不过我们都吃得很饱了,只有小张喝了鸡汤。"

王医生仔细听着李芳的叙述,突然注意到她手里提着一个保温桶。

"这是小张炖的鸡汤,我们家人都没事,肯定是鸡汤出了问题。"李芳解释道,递过保温桶。

王医生打开保温桶,仔细查看鸡汤的内容。

突然,他的目光凝固在汤里漂浮的一些褐色物体上。

"这是...附片?"王医生惊呼道,立刻明白了症状的原因。

他迅速安排护士为小张进行洗胃处理,同时开始了其他急救措施。

尽管医护人员反应迅速,小张的情况仍然十分危急。

整整三天,他都处于昏迷状态,生命体征时而平稳,时而波动。

李芳寸步不离地守在病房外,眼睛哭得又红又肿。

终于,在第四天的凌晨,小张缓缓睁开了眼睛。

他茫然地环顾四周,完全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躺在医院的病床上。

看到儿子醒来,李芳激动得泪如雨下,连忙按铃叫来了医生。

王医生为小张做了简单检查后,耐心地解释道:"小张,你是因为在鸡汤里加了附片,导致严重中毒,附片含有乌头碱,仅仅3毫克就可能致命。"

小张听后一脸困惑,"可是我已经吃了很长时间的附片了,从来没出过问题啊?"

王医生解释道:"附片必须要煮至少一个小时才能降低毒性,你这次是怎么处理的?"

小张这才恍然大悟,懊恼地说:"那天下班回来特别累,想着快点喝到鸡汤,就用大火煮了二十分钟左右......"

原来,小张平时都是按照老中医的嘱咐,用小火慢炖至少一个小时。

但那天晚上,他太过疲惫,想着开大火能缩短熬制时间,没想到这个小小的改变竟险些酿成大祸。

这件事给小张和他的家人都上了一课。

李芳看着儿子,心有余悸地说:"以后再也不敢乱用中药了,还是按医生的嘱咐来吧。"

小张的这次经历引起了医院的高度重视。

在征得小张同意后,医院决定将他的案例作为一个典型病例进行分析和报道,以警示大众正确使用中药材的重要性。

当地媒体也对此事进行了跟踪报道,引发了广大网友们的讨论。

«——·附片变“毒片”·——»

既然附片毒性这么强,稍有不慎就会中毒,那为什么大家还会吃呢?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风俗习惯。

在云南某个偏远山区,有一位名叫老王的中年男子,他因为食用附片而三次进出医院。

每一次,医生都惊叹于他的生命力,同时也苦口婆心地劝说他戒掉这个危险的习惯。

第一次是在一个寒冷的冬日,老王因为感冒,按照当地习俗煮了附片汤喝。

不料当晚就出现了剧烈的呕吐和心悸,被紧急送往医院。

经过一夜的抢救,老王转危为安。

第二次发生在半年后的夏天。

老王参加一个宗族聚会,大家一起享用了传统的"附片鸡"。

没想到,老王再次中毒,这次症状更加严重,甚至出现了短暂的昏迷。

医生们再次将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第三次是在第二年的春节,老王为了驱寒,又喝了附片酒。

这一次,他几乎没能活着到达医院,但经过三天三夜的抢救,老王奇迹般地又一次活了下来。

医生们都被老王的顽强生命力震惊了。

主治医生严肃地对他说:"您真是命大,但请不要再挑战死神了,附片的毒性太强,稍有不慎就会丧命。"

然而,让医生们意外的是,老王坚定地拒绝了他们的劝告。

他解释道:"我理解你们的好意,但吃附片是我们家乡的传统。这不仅仅是一种药物,更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我们相信它能驱寒祛湿、强身健体,放弃它,就像放弃了我们的传统。"

医生们听后无言以对,只能叮嘱他一定要注意用量和煎煮时间。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像老王一样幸运。

1979年,浙江省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集体中毒事件。

当地一个村子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宗族聚会,村民们按照传统,在宴席上加入了大量的附片。

结果,90名参与聚会的村民集体中毒。

尽管当地医院全力抢救,仍有7人不幸身亡。

这一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社会震动,也推动了政府对含乌头碱中药的管理更加严格。

然而,即使在法规日益完善的今天,类似的悲剧仍时有发生。

2018年,河南省一位姓张的男子因长期服用附子理中丸而中毒身亡。

调查发现,张先生患有慢性胃病,听说附子理中丸有温中散寒的功效,便开始服用。

起初,张先生确实感觉症状有所缓解。

于是,他不顾医嘱,逐渐增加服用剂量。

家人多次劝阻,他都不以为然。

直到有一天,张先生突然出现剧烈呕吐、心律失常等症状,被紧急送医。

可惜为时已晚,经抢救无效后不幸离世。

这些案例无不警示我们,传统并非永远正确,科学用药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然而,要改变根深蒂固的习俗绝非易事。

如何在传承传统文化和保障用药安全之间找到平衡,成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养生需谨慎·——»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外用含乌头碱的药物也可能引发中毒。

2022年的冬天,江苏省苏州市的李阿姨正为自己长期的脚冷问题烦恼。

一天,她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一篇文章,介绍了用附子泡脚可以驱寒祛湿的方法。

心动不已的李阿姨立即在网上购买了一些附子,迫不及待地想要一试。

收到附子后的那个晚上,李阿姨按照网上的方法,将附子放入热水中,开始泡脚。

起初,她感觉到一阵暖意从脚底升起,觉得很是舒服。

然而,大约20分钟后,她突然感到头晕目眩,四肢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

李阿姨的丈夫张先生发现妻子异常后,立即拨打了急救电话。

救护车很快赶到,将李阿姨送往医院。

经过诊断,医生确定这是一起由外用附子引起的乌头碱中毒事件。

所幸李阿姨送医及时,经过一系列治疗后,她的生命体征逐渐稳定下来。

这起事件在当地引起了极大反响。

江苏省中医院的专家解释说,附子中含有的乌头碱通过皮肤吸收也可能导致中毒。

特别是在泡脚时,由于水温较高,皮肤毛孔张开,药物更容易被吸收,增加了中毒风险。

这些案例都提醒我们,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必须保持谨慎和理性。

不要随意购买和使用含乌头碱的中药,尤其是来源不明的药材。

而且,早使用含乌头碱的药物时必须严格遵医嘱,不可擅自加减剂量。

对于一些常见的外用中药,如跌打损伤膏等,医生建议患者在使用前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成分和使用方法。

科学养生,安全用药,才是守护健康的正确之道。

参考文献:

0 阅读:0

天下战史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