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第一单元】《家乡春节的风俗》作文500字(六年级)

大语文作文课堂 2025-02-22 09:06:21

《家乡春节的风俗》作文(1)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传统节日,家乡的春节别有一番风味。

春节前几天,家家户户都要进行大扫除,这叫 “扫尘”。听奶奶说,“尘” 与 “陈” 谐音,扫尘有 “除陈布新” 的含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我和家人们一起拿着扫帚、抹布,把屋里屋外打扫得一尘不染,连角落里的灰尘都不放过。

到了除夕,最重要的活动就是贴春联、吃年夜饭了。一大早,爸爸就拿出崭新的春联,我帮忙递胶水、扶梯子。看着那一副副红底黑字的春联,我仿佛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夜幕降临,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享用丰盛的年夜饭。餐桌上摆满了各种美味佳肴,有象征着年年有余的鱼,有寓意着团团圆圆的丸子,还有代表着长寿的面条…… 一家人一边吃着年夜饭,一边聊着天,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子里。

吃完年夜饭,就该守岁了。我们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一边看着春节联欢晚会,一边吃着瓜子、糖果。窗外不时传来阵阵鞭炮声,五颜六色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美丽极了。零点的钟声敲响了,新的一年开始了,我们一家人走出家门,放起了鞭炮。那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仿佛在宣告着旧年的结束和新年的到来。

大年初一,人们早早地起床,穿上崭新的衣服,走亲访友,互相拜年。孩子们最喜欢这一天了,因为他们可以收到长辈们给的压岁钱。我也不例外,拿着压岁钱,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家乡春节的风俗,虽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却充满了温馨和欢乐。我爱家乡的春节,更爱家乡的这些风俗。

《家乡春节的风俗》作文(2)

当冬日的第一缕腊梅香悠悠飘进鼻尖,当街边的红灯笼悄悄染上喜庆,我便知道,家乡的春节就要来了。在众多春节习俗里,最让我期待的,当属逛庙会。

听长辈说,庙会在古代就有了,最初是为了祭祀祖先、祈求风调雨顺,后来慢慢演变成了人们购物、娱乐、交流的集会,承载着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大年初三,阳光正好,我和家人一起去逛庙会。刚到庙会入口,“咚咚锵,咚咚锵” 的锣鼓声就扑面而来,像是在热情地欢迎每一位来客。抬眼望去,人群熙熙攘攘,像一条彩色的河流在涌动。

走进庙会,各种摊位琳琅满目。卖糖画的老师傅手法娴熟,一勺热糖在石板上勾勾画画,不一会儿,一只活灵活现的小老鼠糖画就诞生了,我拿着糖画,都舍不得下口。还有捏面人的摊位,那五颜六色的面团在艺人手中神奇地变成了孙悟空、猪八戒等各种人物,引得孩子们阵阵惊叹。

美食区更是香气四溢。羊肉串在炭火上滋滋冒油,撒上一把孜然,香味瞬间钻进鼻腔;炸得金黄酥脆的丸子,咬一口,汁水在嘴里爆开;还有甜甜的棉花糖,像云朵一样轻盈。我一路走,一路吃,肚子都快被撑破了。

最精彩的要数舞龙舞狮表演。只见一条长龙在舞龙人的手中上下翻腾,时而昂首摆尾,时而盘旋游走,龙身上的鳞片在阳光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舞狮的师傅们也不甘示弱,他们配合默契,狮子做出跳跃、翻滚等各种动作,还不时与观众互动,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逛庙会,不仅让我品尝到了各种美食,欣赏到了精彩的表演,更让我感受到了家乡春节浓郁的文化氛围和浓浓的年味。

《家乡春节的风俗》作文(3)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鞭炮声像一群欢快的小精灵,在耳边蹦跶个不停,春节这个大明星,就这么热热闹闹地登场啦!在我的家乡,春节的习俗那叫一个丰富多彩,其中最让我着迷的,非舞龙灯莫属。

还没到舞龙灯的场地,远远就瞧见人山人海,把那儿围得水泄不通。我像只灵活的小老鼠,左钻钻右挤挤,好不容易才 “杀” 出一条血路,来到了最前排。

哇塞!只见一条巨龙威风凛凛地 “站” 在场地中央,浑身金鳞闪烁,在阳光的照耀下,仿佛披了一件璀璨夺目的金色披风,那模样,真是霸气侧漏。龙头硕大无比,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好似两颗会发光的黑宝石,正虎视眈眈地注视着前方,龙须随风轻轻飘动,就像仙女舞动的丝带。

舞龙灯的叔叔们各个精神抖擞,他们身着鲜艳的彩衣,如同即将出征的战士。随着一阵锣鼓喧天,巨龙瞬间 “活” 了起来!它时而盘旋,像一条灵动的蛟龙在云海中穿梭;时而腾飞,仿佛要一飞冲天,去跟太阳公公问声好;时而俯冲,好似要一头扎进大海里,痛痛快快洗个澡。叔叔们配合得简直天衣无缝,把巨龙舞得活灵活现,在场的观众都看得如痴如醉,喝彩声、叫好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

听爷爷说,舞龙灯可是大有来历,龙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象征着吉祥如意,舞龙灯就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看着这热闹非凡的场面,我心里也乐开了花。这舞龙灯的习俗,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春节欢乐的大门,让每一个人都沉浸在这浓浓的年味里,真希望每年都能看到这么精彩绝伦的表演呀!

《家乡春节的风俗》作文(4)

“冬去春来又一年,家家户户庆团圆。” 春节像一场盛大的狂欢派对,热热闹闹地来到了我的家乡,而其中最让我着迷的,非包压岁钱饺子莫属啦!

听奶奶讲,压岁钱饺子的习俗由来已久。以前人们为了驱赶 “祟” 这种小妖,会给孩子一些铜钱压在枕头下,慢慢地就演变成把硬币包进饺子里。谁要是吃到了,那可是一整年都会好运连连呢!

大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围坐在热气腾腾的饭桌前,准备大显身手包压岁钱饺子。妈妈把和好的面团拿过来,那面团就像一个白白胖胖的大团子,软乎乎的。爸爸负责擀面皮,只见他手法娴熟,擀面杖在面团上欢快地跳舞,一张张圆圆的面皮就像变魔术一样诞生了。

我和奶奶负责包。我拿起一张面皮放在手心,用勺子挖了一大块肉馅放上去,再小心翼翼地把硬币包进去。这硬币就像一个神秘的宝藏,被我藏进了饺子的 “肚子” 里。我轻轻一捏,饺子就变成了一个弯弯的月牙,可爱极了!奶奶包的饺子更是形态各异,有的像金元宝,有的像小鸭子,仿佛都在说:“快来吃我呀,好运就在里面!”

不一会儿,饺子就包好了,像一群整装待发的士兵。妈妈把它们下进锅里,饺子们在锅里欢快地翻腾着,像是在进行一场激烈的游泳比赛。

终于,饺子出锅啦!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咬了一口,“咯嘣” 一声,硬币被我咬到了!我兴奋得跳了起来,大喊:“我吃到啦!我今年肯定超级幸运!” 大家看着我,都哈哈大笑起来,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子里。

包压岁钱饺子不仅让我们全家聚在一起,热热闹闹,更承载了长辈对我们的美好祝福。我希望这个有趣的习俗能一直传承下去,让每一年的春节都充满惊喜和欢乐!

《家乡春节的风俗》作文(5)

春节是一场盛大的狂欢,是一幅绚丽的画卷,是一首欢快的乐章!在我心里,家乡春节的炸丸子风俗,那可真是别具一格,充满了浓浓的年味儿。

听爷爷说,炸丸子这习俗老有讲究啦!丸子谐音 “圆子”,寓意着团团圆圆,过去物资不丰富,只有过年才能痛痛快快炸上一大锅丸子,那可是全家都期待的大事。

这不,今年刚进腊月,我就盼着炸丸子这天啦。到了日子,厨房瞬间变成了热闹的 “战场”。奶奶早就把准备好的肉馅、萝卜丝、红薯泥等食材整整齐齐地摆在桌上,就像等待检阅的士兵。

妈妈先把各种食材一股脑儿倒进大盆里,接着加入调料,然后就开始大展身手搅拌起来。她的双手上下翻飞,那些食材在她的搅拌下渐渐融为一体,像亲密无间的好朋友。我在一旁看得心痒痒,忍不住伸手想帮忙,却不小心把面粉弄了自己一脸,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我瞬间成了 “白面小花猫”。

随后,妈妈拿起一团调好的馅料,轻轻一捏,一个圆滚滚的丸子就诞生啦,它们胖嘟嘟的,好像在说:“快来炸我呀,我要变得香喷喷!” 爸爸把丸子一个个放进油锅里,随着 “噼里啪啦” 的响声,油花欢快地跳跃起来,像是在举办一场热闹的舞会。丸子们在油锅里翻滚着,不一会儿就穿上了金黄的外衣,香气扑鼻,馋得我口水都快 “飞流直下三千尺” 啦。

终于,丸子出锅了!我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外酥里嫩,那美妙的滋味在舌尖上炸开。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刚出锅的丸子,欢声笑语在屋子里回荡。

炸丸子,炸出的是美味,更是一家人团团圆圆的幸福。这小小的丸子,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春节欢乐的大门,也锁住了我对家乡春节最美好的记忆!

《家乡春节的风俗》作文(6)

一双双小巧玲珑的手在彩纸间灵活穿梭,纸屑如雪花般簌簌落下,不一会儿,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剪纸便诞生了 —— 这便是我家乡春节必不可少的剪纸风俗,在心灵手巧的奶奶手下,剪纸仿佛被赋予了生命。

春节前夕,奶奶就像一位即将登台的大师,早早准备好了剪刀、彩纸。我总会像个小尾巴似的,紧紧跟在奶奶身旁。只见奶奶拿起一张红纸,那红纸宛如一片鲜艳的云霞。她手中的剪刀犹如灵动的燕子,在纸上轻快地 “飞舞”。奶奶一边剪,一边笑着给我讲:“宝贝呀,剪纸里的图案可有好多寓意呢,这喜鹊登梅,就盼望着新一年喜事临门。” 说话间,一只活灵活现的喜鹊已在奶奶的剪刀下 “飞” 了出来,停在绽放的梅花枝头,似乎正叽叽喳喳地报喜。

我看得心痒痒,忍不住也拿起剪刀和彩纸,依样画葫芦。可这剪刀在我手里,却像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完全不听使唤。剪出的线条歪歪扭扭,原本想剪朵花,结果却像一团乱麻。奶奶看着我那副狼狈样,笑着手把手教我。在奶奶的耐心指导下,我总算剪出了一个勉强能看的 “福” 字。

剪好的剪纸,有的被贴在窗户上,像给窗户镶上了五彩的花边;有的被贴在墙上,瞬间让墙面变得喜气洋洋。家里一下子被这些剪纸装点得年味十足,仿佛变成了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童话世界。

剪纸这一风俗,不仅剪出了节日的欢乐,更剪出了浓浓的亲情与美好的期盼。它就像一根细细的丝线,将家乡的春节和我的心紧紧相连,让我无论走到哪里,都忘不了这充满趣味的家乡年俗。

《家乡春节的风俗》作文(7)

在我们家乡,春节放烟花那可是必不可少的保留节目,也是我每年最心心念念的环节啦!

年三十晚上,刚吃完年夜饭,我就像一只迫不及待的小猴子,拉着爸爸妈妈就往院子里跑。此时,夜空中已经陆陆续续绽放出五彩斑斓的烟花,整个天空仿佛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绚丽多彩的舞台。

爸爸拿出我们精心准备的烟花,小心翼翼地点燃了引线。只听 “嗖” 的一声,一道亮光如离弦之箭冲向夜空,紧接着 “砰” 的一声巨响,烟花在夜空中炸开,像一朵盛开的巨大花朵,花瓣是五颜六色的,红的似火、粉的像霞、紫的如梦,美不胜收。那光芒照亮了整个院子,也照亮了我们洋溢着笑容的脸庞。

周围的邻居们也纷纷加入,烟花声此起彼伏,连绵不绝。有的烟花像金色的垂柳,丝丝缕缕垂落下来;有的像一群调皮的小星星,在夜空中闪烁跳跃;还有的像银色的喷泉,冲上云霄又洒落一地。

我兴奋得手舞足蹈,眼睛一刻也舍不得离开这璀璨的夜空。听爸爸说,放烟花这个习俗由来已久,以前是为了驱赶年兽,现在则是为了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我想,这绚丽的烟花,不仅装点了夜空,更承载着我们对新一年的美好希望。它就像我们生活中的魔法,让春节变得更加魅力非凡,让一家人的心靠得更近啦!

《家乡春节的风俗》作文(8)

我的家乡春节有个特别有趣的风俗 —— 舞龙灯,那场面,简直热闹非凡,令人难以忘怀!

舞龙灯可有讲究啦。龙灯一般由竹篾扎成龙头、龙身、龙尾,再糊上色彩斑斓的纸,画上精美的图案,一条栩栩如生的龙就诞生了,远远望去,仿佛随时都会腾空而起。听长辈说,舞龙灯最早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后来逐渐成了春节必不可少的传统节目,寓意着吉祥如意。

春节那天,大街小巷张灯结彩,锣鼓喧天,舞龙灯的队伍浩浩荡荡地来了。只见那龙头高高昂起,龙须随风飘动,宛如活物。十几个身强力壮的叔叔举着龙身,他们步伐整齐,配合默契,龙在他们手中上下翻腾、蜿蜒游动,时而如蛟龙出海,气势磅礴;时而似飞龙在天,灵动矫健。围观的人群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大家欢呼着、喝彩着,孩子们兴奋得手舞足蹈,鞭炮声、锣鼓声、欢呼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欢乐的乐章。

我也忍不住加入了舞龙灯的队伍,可龙头太重了,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掌控。但在叔叔们的帮助下,我逐渐找到了感觉,和大家一起舞得有模有样。那一刻,我感受到了龙的力量,也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

舞龙灯,这独特的春节风俗,不仅让春节充满欢乐,更让我深深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我爱家乡这热闹喜庆的舞龙灯!

《家乡春节的风俗》作文(9)

当鞭炮声如欢快的鼓点,噼里啪啦地敲醒了沉睡的街道;当春联像鲜艳的旗帜,红彤彤地挂满了家家户户的门楣;当饺子如可爱的元宝,热腾腾地躺在白色的餐盘里 —— 家乡的春节,带着满满的喜庆与欢乐,大张旗鼓地来了!

春节前的集市,那叫一个热闹非凡。摊位像鱼鳞一样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我像一只欢快的小麻雀,在人群中钻来钻去。我看到了五颜六色的糖果,它们像闪烁的宝石,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我还看到了形态各异的玩具,它们像一群等待出征的小士兵,整齐地站在货架上。我缠着妈妈买了一个漂亮的风车,拿在手里,感觉自己就是这个集市上最幸福的小孩。

除夕之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餐桌上的美食琳琅满目,让人垂涎欲滴。爷爷笑着说,吃鱼寓意着 “年年有余”,吃饺子象征着 “招财进宝”。我狼吞虎咽地吃着,感觉每一口都充满了幸福的味道。吃完饭后,我们一起守岁。我一边看着春晚,一边和家人们聊天,屋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真是其乐融融。

大年初一,我穿上崭新的衣服去拜年。每到一家,长辈们都会给我压岁钱,还会祝福我学习进步、健康成长。我接过压岁钱,心里美滋滋的,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小富翁。

家乡的春节风俗丰富多彩,它就像一个温暖的怀抱,把我紧紧地包围,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和无尽的欢乐。

《家乡春节的风俗》作文(10)

日历一页页翻过,空气里的年味越来越浓,我掰着手指头,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春节盼来了!在我的家乡,春节就像一场盛大的欢乐庆典,每一个习俗都像一颗璀璨的星星,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春节前几天,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我家也不例外,妈妈变成了超级清洁员,把家里打扫得窗明几净,一尘不染,仿佛要把过去一年的晦气都扫出门。爸爸则像个专业设计师,精心挑选春联和窗花。那春联像是两条欢快的巨龙,贴在门上,瞬间让家变得喜气洋洋;窗花就像一群灵动的小精灵,在窗户上翩翩起舞。

除夕那天,奶奶在厨房大显身手,各种美味佳肴像变魔术一样摆满了餐桌。有象征 “年年有余” 的红烧鱼,它安静地躺在盘子里,像是在诉说着对新年的美好祝愿;还有寓意 “团团圆圆” 的汤圆,白白胖胖的,像一个个小珍珠。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得津津有味,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子里,真是其乐融融。

吃完年夜饭,就是放烟花的时间啦!我和小伙伴们像一群欢快的小猴子,迫不及待地跑到院子里。五彩斑斓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有的像盛开的花朵,有的像闪烁的星星,还有的像飞流直下的瀑布,把整个天空装点得绚丽多彩。我们欢呼着、跳跃着,兴奋得不得了。

家乡的春节风俗充满了欢乐和温暖,就像一杯香醇的美酒,让我陶醉其中,我爱家乡的春节!

《家乡春节的风俗》作文(11)

当大街小巷张灯结彩,那一盏盏红灯笼像热情的小卫士般挺立,宣告着春节的临近;当集市里人潮涌动,那琳琅满目的年货像一群欢快的小精灵,诉说着节日的热闹;当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气,那一道道佳肴像温暖的使者,传递着团圆的喜悦 —— 家乡的春节,就这样热热闹闹地来了!

我最喜欢跟着大人贴春联。瞧,那红彤彤的春联宛如两条灵动的火龙,爸爸小心翼翼地把它贴在门框上,寓意着新的一年红红火火。我在一旁帮忙递胶水,感觉自己也成了这喜庆氛围的 “小功臣”。

除夕晚上,吃年夜饭可是头等大事。奶奶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法师,在厨房里大显身手,不一会儿,满桌的美味佳肴就闪亮登场了。有象征 “年年有余” 的鱼,安静地躺在盘子里,仿佛在祝福我们生活富足;还有寓意 “节节高升” 的年糕,白白胖胖的,可爱极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大快朵颐,欢声笑语在屋子里回荡,真是其乐融融。

饭后,放烟花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我和小伙伴们像一群欢快的小鹿,跑到空地上。烟花在夜空中竞相绽放,有的像盛开的菊花,绚丽多彩;有的像闪烁的流星,转瞬即逝;有的像漫天的雪花,纷纷扬扬。我们欢呼雀跃,被这美景深深陶醉。

家乡的春节风俗,就像一幅绚丽的画卷,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让我每年都满心期待!

0 阅读:10
大语文作文课堂

大语文作文课堂

精选各种体裁的作文,提高作文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