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银河升级成品牌吉利发布更安全的千里浩瀚智驾

的回说车 2025-03-26 10:20:15

智能驾驶,这四个字如今已经不再是科幻电影里的桥段,而是实实在在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从简单的自动泊车到如今的高速NOA,汽车越来越“聪明”,也引发了越来越多的讨论:智能驾驶,究竟是未来出行的不二之选,还是一个被过度吹捧的泡沫?吉利最新发布的“千里浩瀚”智驾解决方案,无疑给这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增添了新的燃料。它真的能像宣传的那样,实现“智驾平权”和“安全平权”吗?让我们深入探讨一番。

“千里浩瀚”这个名字,听起来就气势磅礴,仿佛蕴藏着无限可能。吉利将其定义为更安全的智能驾驶系统,并宣称未来的银河系列产品都将搭载这一系统。这无疑是一个大胆的举动,也展现了吉利进军智能驾驶领域的决心。然而,智能驾驶领域从来不缺雄心勃勃的玩家,关键在于能否真正兑现承诺。

吉利强调,他们是全球唯一完成全域AI智能化布局的车企,从GEA智能新能源架构到星睿AI云动力,都体现了他们在智能化方面的投入。但布局的广度并不等于技术的深度,最终还是要看实际效果。拥有750万辆具备L2级智驾能力的车辆,行驶数据累计百亿公里,这的确是一个庞大的数据宝库,但如何有效利用这些数据,将其转化为更智能、更安全的驾驶体验,才是真正的挑战。

在智能驾驶的核心要素——算力、算法和数据方面,吉利也进行了一系列布局。星睿智算中心2.0,算力资源超过万卡级别,这无疑是一个强大的后盾。与DeepSeek和阶跃多模态大模型的合作,也为星睿垂类大模型的场景理解和决策优化提供了有力支持。然而,算力只是基础,算法才是核心。如何将强大的算力转化为高效的算法,让车辆在复杂的道路环境中做出正确的判断,仍然是一个需要不断攻克的难题。

吉利自研的AI-Drive大模型,号称每小时可以生成“万公里级”的复杂驾驶工况,这无疑大大提高了智驾训练的效率。但模拟场景毕竟与现实世界存在差距,如何确保在虚拟世界中训练出来的AI能够应对现实世界中的各种突发情况,还需要更多实际测试的验证。

除了地面上的布局,吉利还将目光投向了天空。未来出行星座在轨卫星已达30颗,可以实现全球大部分区域的覆盖,为用户提供卫星通信服务。卫星数据可以帮助车辆提前预知自然灾害,规划最优路线,甚至在紧急情况下主动接管车辆。这听起来非常科幻,但也引发了一些疑问:卫星通信的稳定性和延迟如何?在复杂的城市环境中,卫星数据能否提供足够精细的导航信息?

为了让高阶智驾更加普惠和安全,吉利在纯视觉、激光雷达等多条技术路径上进行了大量的探索。2024年率先通过NOA沙盒试点的所有功能测试项目,也证明了其在NOA功能上的技术实力。然而,NOA功能仅仅是高阶智驾的第一步,距离真正的L3甚至L4级别自动驾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千里浩瀚”规划了H1到H9五个层级的智驾方案,即使是入门级的H1,算力也超过了100TOPS,而顶级的H9更是具备全冗余、全备份的L3架构,支持双Thor U芯片。这种分层级的方案,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也体现了吉利“智驾平权”的理念。但不同层级方案之间的差距有多大?价格又会有怎样的差异?这些都是消费者关心的问题。

吉利银河未来的全新产品都将搭载“千里浩瀚”智驾系统,这无疑将进一步提升银河品牌的竞争力。2024年吉利银河累计销量达到49.4万辆,同比增长80%,这表明消费者对吉利银河品牌的认可。然而,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竞争也日益激烈。吉利能否保持领先优势,还需要不断创新和突破。

吉利银河品牌的产品矩阵也在不断完善,涵盖了轿车、SUV、MPV等多种车型,旨在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银河翼真高端电动MPV系列的加入,也进一步丰富了产品线。吉利银河品牌的目标是迈向“百万银河时代”,成为“新能源精品车的引领者”。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目标,需要强大的产品力和品牌力作为支撑。

在《台州宣言》的指引下,吉利聚焦汽车主业,持续推动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吉利银河品牌作为吉利在新能源领域的重点布局,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吉利能否成功转型,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时间会给出答案。

从“千里浩瀚”智驾解决方案的发布,到吉利银河品牌的升级,我们可以看到吉利在智能汽车领域的雄心和决心。然而,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从技术的成熟度到法律法规的完善,都需要时间和努力。 “千里浩瀚”究竟能否带领吉利走向“百万银河时代”,让我们拭目以待。

1 阅读:58
的回说车

的回说车

的回说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