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银行都要过紧日子了?当降薪成潮流,银行金饭碗还好吗?

江瀚盘古 2024-04-22 03:12:31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银行工作无疑是一个好工作,工作体面、收入较高甚至被人称之为金饭碗,但是就在最近,不少媒体都发现,曾经高薪的银行也开始日子不好过了,降薪、过紧日子都开始成为了银行的热门关键词,我们到底该怎么看这件事?银行的金饭碗还好吗?

一、连银行都要过紧日子了?

据搜狐财经的报道,搜狐财经统计23家银行最新数据发现,2023年,7家银行员工平均薪酬超50万元,招商银行薪酬最高、为61.3万元;统计银行最低平均薪酬为31.63万元,为常熟银行。同时,超半数统计银行出现了员工平均薪酬的下滑,且多为大行,平安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降薪幅度均在3万元以上,重庆银行、郑州银行也降幅不小。

年初,浦发银行“一封家书抵万金”曾引全网吐槽。有银行员工对搜狐财经表示,往年早早到手的年终奖今年一直到除夕前最后一天才到账,期间一直提心吊胆,生怕“家书”剧情落在自己头上。也有银行员工在社交平台吐槽,“高温补贴真的没有了”“往前回溯了五年考勤”……

搜狐财经统计数据显示,23家统计银行中,12家平均薪酬同比下降、11家上升;分类看,降薪银行多集中在股份行,涨薪银行则城、农商行占比更高些。

无独有偶,据中国新闻周刊的报道,甚至有银行出现了总薪酬萎缩的现象,堪称“前所未有”。2023年,中信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平安银行的总薪酬相较上年下降,据wind数据,四家银行的薪酬总额分别下降0.5亿元、1.31亿元、4.64亿元、12.53亿元。中信银行在薪酬总额下降的情况下,员工还在增加,这也直接导致中信银行年度人均薪酬56.97万元,同比大幅下滑8.77%。

六大行中工行、建行、邮储银行高管团队薪酬总额去年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分别下降约204万元、11万元、156万元。对比之下,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的高管薪酬总额下降不少,分别下降2707.98万元、2170.35万元、2046.99万元,同比降幅分别为36.65%、36.83%、42.07%。浙商银行的高管薪酬总额下降也较大,为1316.88万元,降幅高达42.72%。

更值得关注的是,前不久曾经的零售之王招商银行召开了2023年度业绩发布会,招商银行行长王良公开表示,如今银行的经营压力正在不断加大,明确了要过“紧日子”的战略方针。声明一出,立刻引发市场强烈关注,#招商银行提出要过紧日子#的话题随即登上微博热搜。

二、当降薪成潮流,银行金饭碗还好吗?

随着近年来经济环境的变化,银行业作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曾经被视为“金饭碗”的银行业,如今也传出了降薪的声音,银行业的降薪到底该咋看?

首先,银行为什么之前是高薪金饭碗?银行业作为金融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与金钱的紧密联系及其历史上高利润的形象深入人心。早期,银行业确实经历了高薪的黄金时期,在银行业发展的早期阶段,金融服务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供应相对有限。银行作为连接存款人与借款人的桥梁,拥有资金调配的特权,对社会资金流转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这种稀缺性和独特性赋予了银行业较高的市场地位和议价能力,使其能够获取较高的利润。更何况,银行毕业生通常来自知名高校,具备扎实的金融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这些高材生为银行业带来了先进的理念、严谨的风险管理能力和高效的运营效率,有力支撑了银行的业务发展和利润增长。银行愿意为吸引和留住这些优秀人才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

与此同时,银行的利润水平也相当高,银行传统的盈利模式主要依赖于存贷利差,即通过吸收公众存款并以更高的利率发放贷款,从中赚取利息差额。在市场环境良好、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银行信贷需求旺盛,利差稳定且丰厚,银行的盈利能力较强。此外,银行还通过提供其他金融服务,如结算、汇兑、投资银行、资产管理等,进一步拓宽收入来源,增加了利润空间。

因此,在这一时期,银行凭借其在金融体系中的核心地位,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并因此能够为员工提供较高的薪酬福利。然而,任何产业的发展都会遵循产业生命周期的客观规律。在产业发展初期,市场空间巨大,利润水平整体较高,因此高薪现象较为普遍。但随着产业的逐渐成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利润水平开始下降,维持高薪就变得愈发困难。银行业也不例外。随着金融市场的开放和竞争的加剧,银行业的利润空间逐渐被压缩,降薪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

其次,银行降薪的根源到底是什么?银行业降薪的核心原因确实与当前业绩的不景气密切相关,具体来说:

一是净息差收入开始持续降低。银行的传统盈利模式主要依赖于存贷款的净利息收入,即存贷款之间的利差。近年来,由于货币政策宽松、市场利率下行以及监管要求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等因素,银行的贷款利率不断走低。同时,虽然存款基准利率相对稳定,但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和存款产品创新,银行为吸引和留住客户,不得不提供更具吸引力的存款利率,导致负债端成本上升。这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下,银行的净息差持续收窄,直接影响其盈利能力。

二是居民的储蓄倾向也发生了变化。在经济不确定性增强、投资回报预期下降的情况下,居民和企业倾向于增加储蓄,使得银行存款规模攀升。尽管存款增加看似有利于银行的资金来源,但若不能有效转化为利润较高的贷款投放,反而会抬高银行的付息成本。同时,实体经济不景气导致企业投资意愿和偿债能力减弱,贷款需求减少,尤其是优质贷款项目稀缺,银行放贷难度增大,且面临潜在的信用风险上升。此外,部分借款人选择提前偿还贷款以节省利息支出,进一步减少了银行的利息收入。

三是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也降低了银行的盈利能力。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等因素亦对银行业造成了冲击。一方面,外向型经济受到冲击,相关企业贷款需求减少,银行资产质量承压;另一方面,政策要求银行降低贷款利率、减免收费等措施,客观上压缩了银行的利润空间。这些宏观经济因素导致企业信贷需求减少,增加了银行资产质量的压力,进而影响到了银行的利润表现。

第三,银行人的压力却在快速增加。银行业务从增量时代转向存量时代的背景下,确实给银行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在增量时代,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旺盛,银行业务规模持续扩大,利润增长相对容易。然而,进入存量时代后,市场饱和度提高,经济增长放缓,信贷需求减弱,资产质量压力加大,使得银行业绩增长难度显著提升。对于银行人来说,这意味着他们需要在有限的市场空间中争取更多的业务份额,以达成越来越高的业绩目标,压力自然陡增。

另一方面,在增量时代,由于市场规模不断扩张,各银行之间虽有竞争,但尚能共享市场增长带来的红利。而存量时代,市场蛋糕不再增大,甚至可能出现萎缩,这就使得银行之间的竞争从“做大蛋糕”转变为“抢夺蛋糕”。为了争夺有限的客户资源和市场份额,银行人不仅需要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还要不断创新业务模式,提升产品竞争力,工作强度和复杂性显著提升。

在业绩压力和竞争加剧的双重影响下,银行人的收入稳定性受到挑战。一方面,由于业务增速放缓,银行可能采取降薪、减福利等措施来控制成本、应对利润下滑;另一方面,由于绩效考核与业务完成情况紧密挂钩,业务难做导致许多客户经理即使忙碌不堪,也可能面临收入不达预期甚至下降的情况。这种“忙而无获”的现象进一步加剧了行业内的内卷现象,员工为了保住职位或提升收入,不得不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应对激烈的竞争。

因此,银行金饭碗的时代正在发生变化,降薪只是表象,背后反映的是整个行业的深刻变革。银行业需要适应新常态,积极寻求转变与发展,而对于从业者来说,则要思考如何在这波变局中把握机会,实现自身的价值,乃至于如何在这个行业生存下去,这可能是每个银行人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了。

0 阅读:34

江瀚盘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