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偷袭”美团,王兴难以续写“无限战争”?

电子产品之家 2025-04-13 04:30:39

外卖赛道,京东再一次向美团“亮剑”。

图源:京东

2025年4月11日,京东外卖百亿补贴正式上线,计划一年内投入超百亿元,面向全体用户发放补贴,覆盖京东外卖平台所有餐饮门店。

“新势力”挑起价格战,最紧张的,自然是已占据优势地位的老玩家。交银国际证券研报显示,2024年,美团外卖市场份额高达65%。由于已统治外卖行业,美团正致力于控制费用,以图创造更高的利润。

事实上,目前美团不止在外卖领域面临新势力玩家的挑战,美团优选、闪购等新业务也迟迟难以打开想象空间。凡此种种,似乎预示着美团接下来将触及瓶颈,难以继续上演“无限战争”。

京东来势汹汹,美团基本盘承压

与电商、网约车等赛道类似,由于已发展十数年,中国外卖产业其实已无太多增量红利。艾媒咨询披露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在线餐饮外卖行业市场规模为16357亿元,同比仅增长7.2%,预计2027年将进一步下跌至5.8%。

图源:艾媒咨询

对此,2024年9月举办的2024餐饮产业大会上,美团核心本地商业板块CEO王莆中就无奈地对外表示,美团已经到了“最大的拐点”,增量很少,城镇人口到8亿之后涨不动了,没什么新用户。

图源:美团2024年财报

在此背景下,美团核心本地商业业务的成长性正日趋减弱。财报显示,2024年,美团核心本地商业业务营收同比增速为20.9%,同比下跌3.4个百分点。在这其中,美团配送服务收入和佣金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19.5%和23.9%,分别同比下跌5.5和3.7个百分点。

尽管外卖产业天花板渐显,但为了在即时零售领域分一杯羹,京东依然毅然决然地布局外卖业务。2025年2月,京东外卖宣布启动“品质堂食餐饮商家”招募,2025年5月1日前入驻的商家,全年免佣金。为了吸引消费者买单,京东还屡屡挑起价格战,面向PLUS会员或大学生发放优惠券。

高举高打之下,京东外卖已成功打开市场。3月24日,京东对外表示,京东外卖上线40天,订单量破100万单,超45万家餐厅入驻,覆盖142个城市。

诚然,相较美团外卖数千万的订单量,京东外卖取得的成绩还十分有限。但京东外卖在消费和配送两个层面掀起的“价格战”,很难不给美团外卖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

从消费者层面来看,为了应对京东的补贴,美团正大力推广拼好饭。官方资料显示,拼好饭以菜品为核心,基于拼单与集中配送实现规模化,致力于给用户提供客单价仅为10元-15元的外卖商品。

因价格低廉,拼好饭确实展现了极强的成长性。财报显示,2024年Q2,美团“拼好饭”单日订单量峰值创新高,突破800万单。晚点LatePost披露的数据显示,2024年拼好饭等新业务将为美团外卖贡献一半的增量。

不过由于价格极度低廉,美团的拼好饭业务并不能创造利润。2024年8月,雷锋网报道称,虽然目前每天拼好饭的单量数据挺可观,“但每单仍然差不多要亏损一块钱”。

京东除了靠补贴吸引消费者下单,还致力于在配送端为外卖员带来社保福利。2025年2月中旬,京东对外表示,3月1日起,会逐步为京东外卖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外卖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的所有成本,包含个人所需缴纳部分,全部由京东承担”。

有京东珠玉在前,为了稳住外卖员,美团也对外表示,将于2025年Q2在全国范围内,为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

由于京东的运力规模有限,其为配送员缴纳社保的成本压力并不大。对比而言,美团研究院披露的数据显示,2023年时,美团已拥有745万骑手,履约成本压力巨大。

图源:美团2024年财报

财报显示,2024年,美团物流开支高达1241.5亿元,配送服务营收为980.65亿元,物流开支约为配送服务收入的126.6%。国海证券测算,2025年,美团新增社保成本约20亿元。巨大的社保负担,将进一步拉高美团配送相关业务的成本。

显而易见,尽管2024年,美团核心本地商业的经营利润率达到了20.9%,但随着被动卷入由京东主导的席卷销售和配送端的“价格战”,美团核心营收支柱的利润空间,存在走低的可能。

新业务持续亏损,但难成“第二曲线”

事实上,美团早已看到传统外卖业务想象力逐步收窄的现实,正积极布局以美团闪购、优选、小象超市等为代表的新业务。试图通过满足平台内流量的更多即时零售需求,平衡上游高昂的配送成本,进而打开成长空间。

比如,2018年,美团推出了“美团闪购”品牌,可实现蔬果生鲜、日百五金、数码图书等商品的“30分钟到家”服务。王莆中认为,美团闪电仓业态代表当前即时零售的进化趋势,“预计到2027年,美团闪电仓数量将超10万个,市场规模将达2000亿元。”

事实证明,因极大地拓宽了配送商品的范畴,美团闪购业务展现极强的成长性。2024年Q4财报会上,美团管理层透露,“美团闪购保持着比外卖配送业务快得多的增长速度。得益于与品牌零售商的深化合作,商品供应不断改善,消费者对这些即时配送服务的粘性也越来越高。”

2025年4月初,雷峰网爆料称,美团闪购业务内部沟通会上,事业部负责人向团队透露,“目前闪购日均单量超1300万单,年度交易用户数近3亿。”

图源:美团2024年财报

不过遗憾的是,尽管诸多新业务均具备极强的成长性,但美团的新业务依然深陷亏损泥潭,2024年经营亏损高达21.76亿元。

美团的新业务之所以迟迟难以扭亏,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运营成本异常高昂。以小象超市为例,其主要以前置仓模式运营,截至2024年Q2,共拥有680个前置仓。前置仓模式指的是,将货物提前储存在靠近市场的仓库中,骑手仅需要进行“最后一公里配送”,即可满足消费者对便利和快速配送的需求。

前置仓模式的履约能力虽然更强,但成本却异常高昂。以聚焦前置仓模式的叮咚买菜为例,2019年-2022年,其累计亏损高达123亿元。对此,盒马鲜生CEO侯毅曾表示,“前置仓不可能盈利,只是做给VC看的模式。”

诚然,美团看到了前置仓的问题,目前正加码运营成本更低的闪购业务,将仓储成本甩给零售商。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上游布局门槛更低,饿了么、京东、抖音等平台也正积极加码即时零售业务。

图源:饿了么

比如,2024年10月,饿了么发布战略级项目“近场品牌官方旗舰店”,计划在未来3年内开出10万家官方旗舰店。

由于饿了么本身就有较强的履约能力,布局即时零售业务后,其平台内的流量自然可以顺势反哺相关业务。2025年3月,饿了么副总裁陈彦峰透露,“过去一年饿了么超市便利行业整体生意持续高速增长。其中,用户规模年同比增长两位数,物流服务范围、店均单量和订单量年同比也均增长显著”。

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在即时零售领域大跨步发展,很难不削弱美团闪电仓的活力。2024年末,雷锋网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美团闪电仓项目虽然已开展4年多,但3万仓大部分都是近两年开的,快速开仓之后不可避免伴随一定比例关仓。“春节之前估计会关15%的仓。”

数次调整组织架构,美团难以续写“无限战争”

与大部分互联网平台拥有极具延续性的主营业务不同,作为一家穿越数轮周期的企业,美团的主营业务曾发生数次变化,从最初的团购,变为商旅,再变为现如今的外卖。

对于奉行“无限战争”理念的王兴来说,美团的主营业务在不同时代有所变化十分自然。美国哲学家詹姆斯·卡斯在《有限和无限游戏》一书表示,世界上的竞争分为有限游戏和无限游戏,其中有限游戏的目的是为了有一个明确的结局,无限游戏的目的则是为了让游戏延续下去。

王兴认为,“无限游戏是在和边界,也就是和‘规则’玩,探索改变边界本身。”如果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团购这一“有限游戏”,那么美团现如今或许早已沦为移动互联网的弃子。

随着传统外卖业务触及瓶颈、新业务深陷亏损泥潭,美团又来到新一轮变革的拐点。2024年12月,美团核心本地商业板块发布内部邮件,开启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重点整合升级研发平台——原到家研发平台、到店研发平台、美团平台技术部整合升级为业务研发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美团还进行了数轮组织架构调整,将到家和到店两大业务板块进行深度整合,后又将美团平台、到店事业群、到家事业群和基础研发平台合并成“核心本地商业”板块。

对此,王兴点评称,“近期开展组织重组不仅是为了整合即时配送和到店、酒店和旅游业务,也希望用平台的供给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

简言之,美团先是打破各业务线之间的壁垒,然后希望通过前沿技术,深度串联起各横向的业务线,进而提高整体的经营效率。

图源:美团

比如,针对火热的AI技术,“美团的策略是进攻,而不是防守”。在商家层面,美团重点推广AI商家助手,可通过智能店铺装修、智能商家信息优化及展示、智能经营管理等功能,为商户提供全链路运营支持;在配送层面,美团正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即时配送领域的运用。

图源:美团

不过遗憾的是,新技术并未展现太强的想象力。以无人配送为例,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美团自动配送车和无人机分别完成491万单和45万单,仅占总订单量的0.07%。

事实上,行业天花板渐显的背景下,即使前沿技术可以推动各业务线降本增效,也难以帮助美团打开想象空间。因为降本增效很大程度上是锦上添花的修补工作,而非开宗立派的建设性工作。

这在很大程度上昭示出,美团的“无限战争”,愈发难以持续下去。过去几年,美团每次都能在传统业务乏力之时,找到新的增长点。但现如今,美团不论是传统的商超配送、餐饮外卖,还是新兴的小象超市、闪购等业务,均围绕运力展开,业务模式高度同质。

图源:百度

也是因为意识到美团一直围绕“商品-配送”的重资产业务模式打转,即便公司的业绩颇为亮眼,资本市场依然谨慎看待美团的股价。2025年4月11日,美团港股股价报收143.5港元/股,相较一个月前189.6港元/股的阶段性高点下跌24.31%。

如果不能继续续写“无限战争”,美团的股价还有进一步下跌的可能。

图片、资料来源:

雷锋网:重新给美团外卖“算一下账”

晚点LatePost:美团外卖调整目标,订单量高于GMV

南方都市报APP:美团启动年内第五次组织架构调整,这一次轮到技术研发团队

艾媒网:2024中国外卖行业下沉消费市场分析

美团技术团队:美团AI全景图:吃喝玩乐背后的黑科技

流媒体网:张一鸣大力推动抖音小时达业务

亿邦动力:饿了么:持续加大即时零售AI投入,超市便利商家迎来爆发性经营增长

0 阅读:0
电子产品之家

电子产品之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