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度落后,几度停罢的台湾地区海军神盾舰,在沉寂了数年后,竟然出现了新的转机,岛内近日发布了寻求下一代作战舰艇合约设计案的公开采购信息,并且宣布预计于2026年执行下一代作战舰艇合约的设计工作,这就意味着事关神盾护卫舰的震海计划,将在两年后复活。
台海军打算通过震海计划,接替现役二代舰,也就是成功级、康定级、济阳级三型舰艇,成为未来海上的主力型号,新舰计划搭载相控阵雷达系统以及垂直发射系统,具备现代化防空、反舰、反潜能力,该型从2017年开始执行合约设计等工作,然而因中山科学院负责研发的相控阵雷达与作战系统都太大太重、无法装上规划的4500吨舰体,相关进度也一直滞后,项目从持续到2021年几乎毫无推进,只得放弃。
(震海计划护卫舰早期设计方案)
震海计划概貌
根据4年前公布的设计,震海计划全长138米,宽16.8米,吃水4.5米,排水量4530吨,满载时最高航速不低于25节,舰员189人,外形整洁,采用双轴双舵构型。
武备方面,垂发单元数量从2017年规划的32单元减少至24单元,舰首装有1座 76毫米舰炮,舰桥上的一体化桅杆中装有四面阵相控阵雷达天线,烟囱后方布置有两座4联装反舰导弹发射装置,用来混装雄风2与雄风3反舰导弹,机库上设有1座密集阵近防炮,两侧还装有2座30毫米舰炮;除搭载一架反潜直升机外,还有相关的拖曳声呐与反潜鱼雷。
至少从2019年开始,台海军已经意识到该舰4500吨的体量偏小,于是开始规划扩大方案,计划把排水量增加2000吨,使其最终变为6500吨级的大型护卫舰,甚至可以称为驱逐舰,但如此一来,整体成本必然失控,台海军能负担购买的数量也会降低,无法依靠此型舰,满足舰队的更新和日常任务强度。
(目前顶替震海计划的轻型护卫舰防空原型舰)
因此,建造数量较少、体型与成本较大的神盾护卫舰,在交付期限不定的情况下,令岛内失去了耐心,转而把震海计划的钱拿出来,投入到可以建造较多数量、成本较低的小型二级舰,来替换济阳级等更加务实。 因此台海军在2021年底酝酿了轻型护卫舰的文件,内容包括分析与确认相关性能与装备系统,经过构想设计与研究分析后,完成轻型护卫舰的规划,防空与反潜两种原型舰目前均已开工建造。
震海计划曾被放弃原因
作为震海计划的“绊脚石”,就是中山科学院电子所负责研制的多功能相控阵雷达,这一项目被称为迅捷专案。该雷达系统存在大量问题,难以进一步提高性能并降低尺寸重量,探测距离也难达到300公里,这就导致台海军根本不会为此买账,也难以安装在吨位严格受限的舰体上。中山科学院还提出多种方案对雷达进行减重,却出现了性能下降或其他新问题。若不进行减重,载舰吨位就失控,需对原有方案进行大量修改,只有这个问题解决了,震海计划才能顺利推进。
(震海计划三维图)
其实,岛内也早就提出向外企寻求引进相控阵雷达技术。但引进技术涉及到大量现实问题,如与舰体、防空导弹、指挥系统的整合也需要时间,且价格昂贵,岛内估算雷达采购加上系统整合工程预算会超过100亿新台币,而当时全计划的预算投入也才245亿新台币,这是原型舰无法承受的。
除了重量超出和进度滞后外,再就是中山科学院专门研发的舰载相控阵雷达属于被动式,岛内认为不出五年就不再符合作战需求,台海军想要更先进的主动式相控阵雷达。
后续推进也并非一无是处,有了轻型护卫舰的技术铺垫,震海计划护卫舰的垂直发射系统那时会显得毫无压力,2022年1月27日,为配合由法国主导的康定级护卫舰系统升级,法方同意提供部分技术来帮助岛内解决垂直发射系统技术瓶颈,这样便于与舰上的法制作战系统整合,也可规避岛内向美国引进的Mk 41垂直发射系统的知识产权。
经过法国的技术完善后,2023年8月,舰载版天弓、天剑二防空导弹结合华阳垂直发射系统,终于在高雄号试验舰上完成测试,台海军表示会将该系统陆续配备在新一代大型舰艇上,并升级现役主力舰。想必等到2026年震海计划完成设计后,华阳系统也肯定会技术更加可靠。
(岛内现役防空主力舰基隆级,舰龄已达45年)
还要依靠外商
其实震海计划的最初构型已显得比较成熟,而此次台海军公开重新寻求设计方案,不清楚是将此前的方案推倒重来,还是在原先版本上进行部分修改,但从号称小星座级的轻型护卫舰来看,震海计划最终求助美国或者欧洲协助设计的概率还是最大。
总体而言,此前轻型护卫舰的开工,缓解了岛内对主战舰艇需求的短期困境,但从长远来看,不论是基隆级驱逐舰,还是成功级等,都已经无法满足未来的海上作战需求,只有建造高性能的宙斯盾舰,才能真正成为岛内的海上编队核心。震海计划从放弃到复活,也不过才三年的时间。然而舰艇建造作为极其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台海军连轻护都处处求助于外商,那么即使有野心打造6500吨级的新型神盾舰,要想建成交付恐怕也是2030年后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