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总理朔尔茨虽然任期已经提前宣告结束,但还是没忘了自己上个月对中方的承诺。近期他在出席欧盟高级别峰会时,敦促欧盟尽快与中国就关税争端达成共识。
朔尔茨强调,在这个问题上,与中国产生冲突没有任何意义,所以他呼吁欧盟现在就采取积极行动,让谈判取得良好结果。
看得出来,朔尔茨很想在德国大选前,尽力推动中欧关税谈判取得进展。我们也能看到,这几个月以来,朔尔茨政府一直对欧盟对华电动车关税持保留意见,也试图去扮演一个居中斡旋的角色。
只是以如今德国在欧盟的影响力,也只能独善其身,很难去做其他成员国的思想工作,更谈不上让对方改变主意了,因此无法阻止关税政策全面落地。
但只要一有机会,朔尔茨还是会就欧盟关税政策发声,呼吁中欧早日达成一致。这里就不得不提,朔尔茨上个月参加G20峰会时,与中方领导人举行双边会谈。双方都提到了欧盟近期的对华电动车关税。
我们就讲,中方始终坚持通过对话磋商解决分歧,朔尔茨也承诺,愿就此作出积极努力。
然而在G20召开之前,朔尔茨就已经与自己的财政部部长林德纳闹翻,后者率领自由民主党退出了执政联盟,这意味着,曾经的红绿灯政府已经分崩离析,在议会中沦为少数派。朔尔茨后来也没能挺过不信任动议,任期提前宣告终结。
虽然他现在扮演的已经是一个“看守总理”的角色,但还是很关心中欧关税谈判的进展,毕竟这关系到德国的切身利益。
一旦欧盟的关税政策,引发中欧之间大规模的贸易战,那么在相关产业上与中国合作最为密切的德国势必受到连累。所以无论谁来当这个总理,可能都会作出和朔尔茨一样的决定,去推动中欧尽早达成共识,当然贝尔伯克之流的绿党人士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不过朔尔茨的呼吁,并未产生“一呼百应”的效果,欧盟对此态度十分暧昧。我们也能看到,关于中欧之间的关税谈判,已经有好一阵子没有传出最新消息了。
而放在以前,欧盟高层时不时就会透露一些风声,积极与消极的都有,总之就是保持一定的讨论度,不让这个话题淡出舆论视线。但现在,欧盟开始转向低调。
出现这种变化,这可以视为欧盟刻意在舆论上进行“冷处理”,虽然双方的磋商团队会继续保持接触,但欧盟并不急于作出最终决定,而是要取决于内外形势的变化。
看欧盟那边的动向,他们似乎是想等到特朗普上台以后,根据后者对美欧关系的口吻再做打算。
如果特朗普没有把话说死,那么欧盟也很乐意讨价还价,中欧关税争端,既是欧盟早就准备好的筹码,也可以是给美国新总统递交的一张“投名状”,以示欧洲愿意积极响应美国对华政策,将美欧跨大西洋伙伴关系摆在最优先的位置。
但如果特朗普的态度对欧盟十分苛刻,一方面要求欧洲盟友提高防卫预算,又准备重启对欧关税,那么欧盟这边,同样需要未雨绸缪,通过加强中欧互动去平衡美欧关系。
说穿了,还是待价而沽的思路。正如我们之前强调过的那样,关税政策落地容易,再想取消就难了。欧盟前前后后花了一年多的时间,精心炮制出这么一份对华关税,不会说中止就中止。
一开始的时候,德国还是有不少机会,在关税政策还在酝酿阶段时,就采取措施,争取叫停。但朔尔茨政府选择了观望,直到关税政策即将落地才知道反对,这时候再想起对中方的承诺,也是于事无补。
即便朔尔茨最后成功推动中欧就关税政策达成一致,也难以挽救他的总理任期,但至少是留下了一些正向的政治遗产。
最后补充一句,随着总理生涯走到尽头,朔尔茨似乎也卸下了包袱,在参加欧盟高级别互动时,事关核心利益的问题上,往往会摆出更加强硬的姿态。
比如说在就中欧关税争端表态前,朔尔茨参加了欧盟如何支持乌克兰的讨论,其间波兰总统杜达继续提出,要没收俄罗斯在欧洲的2600亿欧元资产,用于“支持乌克兰”。
而朔尔茨的反应,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根据知情人士的描述,当时朔尔茨干脆向杜达“怒吼起来”,指责波兰自己不是欧元区的一员,压根不在乎此举会对欧盟的金融市场造成怎样的危机。
朔尔茨的失态,尤其让其他欧盟高层“感到震惊”。毕竟即便杜达的言论再怎么短视,再怎么让朔尔茨不满,双方都处于一个重要的外交场合。
可这时候的朔尔茨,也许已经不怎么在乎欧盟对他的看法了。剩下这两个月的时间,他如果能以看守总理的身份,办成一两件大事,推动中欧经贸争端解决也好,就俄乌冲突发挥作用也罢,多少可以让自己的党派,在接下来的选举中输得不那么惨,至少能保下基本盘。
由此可见,朔尔茨直到这时候,还惦记上个月对中方的承诺,不光是亡羊补牢,背后还有十分现实的政治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