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寒冬,一位年迈的老人倒在辽宁本溪的一处炮兵团营房外。士兵冒着纪律风险将他救进军营,本以为只是救人一命,却万万没想到,老人醒来后,竟向首长敬礼并喊道:“任务已完成!”
风雪中的意外救援1996年的冬天,辽宁本溪的天空灰蒙蒙的,飘着鹅毛般的大雪。在这凛冽寒冷的傍晚,炮兵团营房附近的道路上,一位身材瘦削、衣着单薄的老人跌跌撞撞地走着。
他的身影看起来有些飘忽,步伐也显得格外吃力,脸色煞白,嘴唇冻得青紫,双手更是僵硬得难以弯曲,几乎没有力气再挪动分毫。就在他即将迈入炮兵团营房围墙时,终究撑不住身体的重压,重重地倒在了厚厚的积雪之中,昏迷过去。
一辆从军营方向驶出的给养车经过这里,几名士兵注意到了昏倒在雪地里的老人,他们下车一看,发现老人面色惨白,呼吸微弱。虽然军营有严格的纪律,接纳身份不明的外来人员可能会带来风险,但这些年轻的士兵显然没办法眼睁睁看着一个老人在他们眼前失去生命。他们立刻将老人抬上车,用军大衣包裹着他瘦弱的身体,送回营房取暖。
士兵们第一时间将情况报告给了团长王永久。听到消息后,王团长迅速赶来,当他进入房间时,老人已经慢慢苏醒。他挣扎着试图站起身,但虚弱的身体无法支撑他完成动作,只能倚靠着墙,颤颤巍巍地抬起手,敬了一个军礼。
老人那颤抖的手、坚定的眼神,以及一丝不苟的动作,让在场所有人怔住了。就在大家疑惑不解时,老人缓缓开口,声音嘶哑却异常有力:“报告首长,任务已完成!”这一句话宛如炸雷,在房间里回荡,惊得所有人目瞪口呆。他们不知道这位年迈的老人是谁,也不知道他说的“任务”是什么意思。
王团长微微皱眉,走到老人身边,关切地问:“老人家,您是哪里人?有什么任务?”可老人却没再回答,闭上眼睛,似乎陷入了沉思。
英雄的失联与执念71岁的常孟兰,原是河北省赞皇县人,年轻时在家乡参军入伍,成为一名八路军战士。他的军旅生涯开始于抗日战争时期,当时的他不过是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怀着保家卫国的决心走上了战场。常孟兰所在的部队,主要任务是敌后作战。他和战友们经常深入敌军腹地,在缺少装备、物资匮乏的情况下,与装备精良的日军展开殊死搏斗。
在一次战斗中,他精准地击毙了几名日军指挥官,从此声名鹊起,成为队伍中的尖刀排长。
1948年,解放战争的战火燃至华北地区,常孟兰所在的连队接到了上级的命令,要执行一项极为危险的任务:掩护主力部队转移。
他亲自挑选了7名精干士兵组成小分队,准备与敌人周旋到底。他们坚守阵地,利用地形阻击敌军,为大部队争取了宝贵的撤离时间。战斗中,敌人的攻势愈发猛烈,炮弹在阵地上炸得尘土飞扬,战友们一个接一个倒下,阵地的守卫几近绝望。最终,常孟兰带着几名幸存者强行突围,却与主力部队失去了联系。
从那一天起,他将寻找部队、完成任务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新中国成立后,他奔波于各地,试图打听部队的消息,但部队编制的频繁变动,以及战后环境的复杂,让他的寻找变得更加困难。常孟兰始终没有放弃,他的执念像一根无形的线,牵引着他穿过了几十年的风霜雨雪,也让他的身心逐渐被压垮。
为了任务跋山涉水几十年来,常孟兰走过的路,远远超出了任何人的想象。他用一颗执拗的心,踏遍了北方的山川和村镇。从河北到辽宁,从乡间小路到城市街头,他靠着一点微薄的救济、捡废品的收入,勉强填饱肚子。
有时,他会在寒风中席地而眠;有时,他会寄居在陌生人的家中,只为了能够继续赶路。他的破旧行囊中,装的不是食物,而是多年来从战友、老部队遗留的物品中收集而来的线索。他总是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这些东西,仿佛那是他与战友最后的联系。
他的执着让许多人不解,甚至有人认为他是个“疯老头”。在亲戚朋友眼中,他的生活实在凄惨,终日漂泊,居无定所。他们劝他放下过去,好好安度晚年,可常孟兰只是笑笑:“任务还没完成,我怎么能放下?”每当听到这些话,他便迈开步子,继续赶路。
一次次的希望,换来的是无数次的失望,他却咬紧牙关,不肯停下脚步。他的内心始终有一个声音告诉自己:战友们还在等着他的复命,任务必须完成。
1996年,他终于听说自己当年的部队改编为本溪的炮兵团。此时的他已是满头白发、步履蹒跚,面对亲友的不解和反对,他毫不犹豫地借路费上路。他带着一份最后的希望,独自穿越了冰天雪地,直到倒在军营外的那一刻,他心中还紧紧抓着那份执念。
军礼背后的初心当王团长听完常孟兰的故事后,心中感慨万分。他无法想象,这位年迈的老人竟然为了一个任务,坚持了整整半个世纪。他看着老人那双布满老茧的双手和深陷的眼窝,眼眶微微泛红,肃然起敬。
常孟兰再次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语气坚定:“报告首长,任务已完成,请指示!”这是他半生追求的目标,是压在他心头几十年的重担。听到这句话,团长伸手扶住了他的肩膀,轻声说道:“老兵,辛苦了,欢迎回家!”
这一刻,常孟兰的眼中满是泪水,却掩不住心底的释然。他他心中的执念终于放下,几十年的追寻在这一声“任务完成”中化为无言的告别。他不是为了荣誉,也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对得起战友们的鲜血,对得起当年的承诺。
这位固执了一生的老兵,带着满身的风霜和岁月的痕迹,终于找到了属于他的归宿。军营里的士兵们将他的故事传遍全营,每个人都为他的坚守和执着感到由衷的敬佩。
常孟兰的心中,再也没有遗憾。他知道,他的任务已经完成,他终于能够安然地对自己说一句:“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