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的培训很多时候就是走个过场

公务缘 2024-10-26 16:07:05

说到体制内的培训啊,真的挺那啥的。

感觉很多时候就是走个过场,形式主义严重。 很多人都不想学。

你想想,上课的时候允许带手机,大家基本都在低头刷手机,对老师讲的内容一点兴趣都没有。就算不让带手机,大家也是发呆,偶尔听两句,但基本都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培训机构的水平也不咋地。请的老师讲课内容既不深入也不生动,还特别无聊。千篇一律的授课方式,让人听得都想睡觉,简直就是梦回初高中时代。

就是形式主义太重了。组织者只要搞个签到、拍个照,就觉得活动成功了。

学员呢,随便写个培训感想和总结,也算是参加过了。培训机构呢,工作业绩上又多了一笔。但实际上,没人关心培训到底有没有效果。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觉得原因挺多的。比如现在的培训模式还是那种大型讲座和单向灌输的方式,邀请的教授、专家讲的内容往往跟不上时代。

还有社区工作的快速发展也让很多知识很快就过时了。我以前在企业培训的时候,老师还会做些游戏帮助大家放松气氛,讲课也激情澎湃、形式多样。

但体制内的培训就特别注重形式上的庄重,内容缺乏新意,教学方法老旧,让学员很难投入。 说资金支持的问题,各方面资金来源分散,各自为政,导致培训项目背后的资金支持碎片化,培训要求和目标也各不相同。培训工作被割裂开来,很难发挥最大效果。

而且培训的质量和个人偏好往往取决于个别领导或工作人员的判断,缺乏统一标准。

所以啊,要提升培训有效性,我觉得首先得破除一个观念:不是什么培训都需要请外部力量。有些内部的东西完全可以内训,比如社区治理这些可以老带新,传帮带,让有经验的同志带着新人跑一跑。

又或者街道组织开个讲座,让有经验的同志上台分享经验,这样既能增加分享者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也能启发其他人。

综合能力的提升不是靠一次培训就能搞定的。工作中需要的各种能力,比如沟通能力、汇报能力、协调能力等等都不是听了一次课就能飞速提升的。

这种能力需要通过实践来深化学习,把原本短暂的一两天培训项目扩展为中长期的学习计划。为此呢,还需要建立学习社群等学习共同体,让成员们围绕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共同投入实践,并在实践过程中相互交流、切磋琢磨。

同时引入专家、顾问和智库等后台支持力量随时提供指导和帮助确保实践与理论能够真正结合起来。

简单来说就是要有整体规划内容要整合有层级有迭代有案例库培训方式要创新方式要有趣想办法把枯燥的事情变得有趣而不是让它变成一种形式主义的存在。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