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们的中医朋友孟牛安主任!
我常常跟家长们强调:“抽动症并不是特别复杂、难治的病。”
因为从中医的视角出发,抽动症问题往往出在肝、脾、肾等脏腑的功能失调上。
只要找准病因,对症调理,改善抽动症状并非难事。

中医讲,肝开窍于目,孩子频繁眨眼,多与肝相关。肝气不舒、肝火上炎,或者肝血不足,都可能侵扰眼睛,导致眨眼。
中药调理:清肝明目汤
组成:柴胡、白芍、当归、栀子、夏枯草、菊花、密蒙花、枸杞子、甘草。
柴胡疏肝理气,白芍、当归养血柔肝,栀子、夏枯草清热泻火,菊花、密蒙花清肝明目,枸杞子滋补肝肾,甘草调和诸药。

生活中,孩子要多吃菠菜、猪肝等养肝食物,保持心情舒畅,少焦虑生气,以免加重肝气郁结。
清嗓子 —— 治脾孩子频繁清嗓子,中医认为多和脾胃虚弱有关。脾胃运化失常,水湿聚集成痰,痰阻咽喉,就会引发清嗓子。
中药调理:健脾化痰汤
组成:党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薏苡仁、桔梗、甘草。
党参、白术、茯苓健脾益气,陈皮、半夏燥湿化痰,薏苡仁利水渗湿,桔梗宣肺利咽,甘草调和诸药。

日常饮食,孩子要多吃山药、芡实等健脾食物,避免生冷、油腻、甜腻食品,饭后适当散步,能促进消化。
耸肩 —— 治肾中医里,肾主骨生髓,与肢体运动紧密相关。肾精亏虚,骨髓失养,或肾阴肾阳失衡,都可能导致孩子耸肩。
中药调理:补肾填精汤
组成: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枸杞子、菟丝子、龟板、鹿角胶、牛膝、杜仲、桑寄生。
熟地黄滋阴填髓,山茱萸、山药补益肝肾,枸杞子、菟丝子补肾益精,龟板、鹿角胶滋阴补阳,牛膝、杜仲、桑寄生强筋壮骨。

生活中,孩子要保证睡眠,多吃黑芝麻、核桃、黑豆等补肾食物,可熬粥食用。适当做八段锦 “背后七颠百病消” 动作,刺激肾经,但别过度劳累。
肢体抽动 —— 综合调理孩子肢体抽动,情况复杂,涉及肝风内动、脾胃虚弱、痰瘀阻滞等问题,需综合调理。
中药:镇肝熄风汤合二陈汤加减
组成:龙骨、牡蛎、代赭石、龟板、白芍、玄参、天冬、川楝子、茵陈、麦芽、茯苓、陈皮、半夏、甘草。
镇肝熄风汤镇肝熄风、滋阴潜阳,二陈汤健脾燥湿、化痰理气。

日常护理,孩子饮食要均衡,多吃含钙、镁的牛奶、豆制品等,适度打太极、练八段锦,调节身体气机。
注意:每个孩子情况不同,症状可能多样,用药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家长想用上述方子,务必先找专业医生辨证,确定药量。
中医上千亿次药量还不知何写教人写药量
好历害的.中医们能天天出来宣传要做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那得有多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的心态。中医己经做了5000年的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只是古人不知不觉中的做,而今天中医是以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为荣。不仅中医们自己要做,还要所有人都要做,还才是中医们天天跑出来宣传中医的原因。(只有药有效才配讲药量.药都无效还有必要讲什么药量吗。中医是药有效又吃的越多效果越大之下还非要无理由限制药量,那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吗,吃一克10天安全治好,你咋知道不会吃二克立刻就安全治好。你为什么不开二克而非开一克,這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是什么,再配合医者父母心,是不是中医是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
中医上千亿次药量还不知何写教人写药量 回复 03-18 07:19
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