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尘谷行知(全文2000字,深读需约四分钟)
鬼谷子的智慧是建构在人际关系网络里面的,虽然我们无从知晓他最初悟道而阐发思想的真正意图,但我们通过史经学家的文献中,能够隐隐约约地感受到从历史残垣断壁透过来的一丝丝光芒。
这些光芒,足以将你我人生际遇里杂糅的那部分黑暗一扫而光,重新激发出对生活的渴望,而不是随波逐流,虚无缥缈地梦想着有朝一日拥有诗和远方。
鬼谷智慧一二部分作者已在前面简简单单地说过了。
第一思维谈的是圣人先于众生而生,他们的主要作用是置身于“道”和“众人”之间,向众人传递“道”的本体和运用方法,令下愚的人不至于落入祸患险象而不自觉。所以圣人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
鬼谷第二思维说的是纵横捭阖家不以纵向和横向的思维伸展作为己方,而是取两者的黄金分割点,在与对方周旋的时候,做到变而无变、化而无化、念其不念、不念其念。
今天我们所谈论的,则是鬼谷第三思维:盲目同情别人,等于自己挖坑,因为你根本就搞不清楚对方的真情实意。
世人都知道要做好人,但做好人其实是很难的。越界就会变成“老好人”,做不及格又可能流入真善美的对立面。
真正意义上的好人,应该是能够审时度势,明白什么样的场合说什么样的话,遇到什么样的人就要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在没有摸清底细之前,默而许之,不作过多装腔作势。
《鬼谷子》:夫贤不肖、智愚、勇怯有差,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之。审定有无与其实虚,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微排其所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实,贵得其指;阖而捭之,以求其利。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上行走,形形色色的人都会遇到。
有的是贤能仁士,有的是无德无才之人;有的智慧,有的愚昧;有的热血勇敢,有的冷漠胆怯……
这些现象都表明万千世态中,一切不过是在各安天命罢了,没有哪一物降一物,更没有哪一阶层高于哪一层级,只需顺其自然发展,便是人间正道。
好比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如果片片叶子都长得一模一样,根本毫无美感可言,再者狂风袭来,大树必然会被连根拔起。
世间万物的差异性,同时也是必然性,更是一种自然性,因为所有的东西都在遵循自然规律或存或亡、或消或长,不要参与进太多人为的干预,即是天道。
那么,面对如此庞大且繁杂的人物交际网,鬼谷子给出了一套常胜的招数,这个招数就是:
在与不同差异性个体和物事进行场能交流时,应当随机应变,有些地方使用“捭阖”,有些时候需要进退自如,不同的人需要或贱或贵的方式区别对待,有些事需要无为地放任自流,有些东西则需要通过章程法度去制约。
如此看来,好人的确是不好做呀,你不止是要看人脸色,还要兼顾场合场景,更要把准时机,能同时做到这三个方面,才可探查得出对方的虚实有无。
但也不是太难,事实上人与人打交道是最容易的,比与其它没有思想特性的物种交流轻松得多。
因为只要是人,他就有欲望,有欲望就一定会有可以供你趁虚而入的要害之处,这便是鬼谷子所说的“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
欲望会使一个人乱了分寸,会将他的偏好及意图一览无余地呈现在大庭广众之下,即便他的计谋并没有完全暴露出来,你也可以经由他的举手投足间感受得到那种波动无序的身心磁场,借此推断出他的虚实真假。
这算是比较上乘的攻心术了,唯修养到至诚心性的智者才能办得到。
《鬼谷子》:或开而示之,或阖而闭之。开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阖而闭之者,异其诚也。可与不可,审明其计谋,以原其同异。离合有守,先从其志。即欲捭之贵周,即欲阖之贵密。周密之贵微,而与道相追。捭,就是开示;阖,则是闭合。
天地间一开一合,如同白天和黑夜穿插交涉,白天开的时候万物苏醒过来,一派繁荣景象。夜晚闭合的时候,万物都进入睡眠状态了,天地间一片寂然。
人生天地间,自然而然都要按照这个铁定规律去休养生息,而不是昼夜颠倒,不然打乱了生物钟,各种疾患因此内噬一个人的精神命脉,真是得不偿失。
天地开合以示现万物间的生息关系,同样的道理,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物,人与事之间的交流,只有掌握交际的核心密码,你才能沉稳大度地去解决各种盘杂参差的现实问题。
交际的密码就在于身心世界的开合。
当我们的内心处于打开的时候,你会不由自主地去同情周围的人,而这样的同情心其实是盲目的,并没有多少理性发生;而当我们的内心处于闭合的时候,则会过度对外在环境的诚伪猜疑。
到底什么情势下可以开,什么情势下可以合,这便是“离合有守,先从其志”。
“守”是鬼谷智慧里的“圣人守司其门户”,门户是存亡的关键处,“离合”则像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机动车的离合器,该松手时松开,该捏紧时紧,这都要事先看准路况再作抉择出来的。
人的性情当然也有离合器,如何把握好它,依靠的是对方的“志”向表露,投其所志,你就稳定了局面,反被动为主动,反客为主。当然,这不是一成不变的,主客之间的角色切换非常自然。
唯修习圣人之道者方能变动不居,自自然然地贴合物之终始,于内无我,于外无敌。
活到老,学到老,道无止境,越深究越感觉奥妙无穷。待作者有闲暇时再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