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钓的过程中,时常遇到这样一种情况:我在水中能够看到鱼,但它们就是不咬我的钩,这让我觉得非常困惑。
在核对完自己的饵料、窝料、钓组后,发现全部都没有问题。
于是乎就开始寻找其他原因。
为了找到鱼儿不咬钩的原因,我进行了多方考量,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阐述,并附带解决方案,希望对广大钓友有所帮助。
水质问题。首先,水质是影响野钓时鱼儿是否咬钩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水质过于浑浊,鱼儿会因为无法看清饵料而失去咬钩的兴致。
另外,水中的氧气含量也至关重要,若氧气含量过少,鱼儿会因为窒息而不愿意进食。
此外,如果水中存在有毒物质,也会导致鱼儿因为中毒而不愿意进食。
为了验证这一假说,我进行了一次实际操作实验。
在我所带去的三个不同钓点中,只有一个水质良好并且干净。
我将饵料下到对应的钓点,并观察鱼儿的反应。
结果如我所料,只有在水质干净的钓点中,鱼儿才会咬钩。
然而,当我发现一个水质优良的地方时,却将我吓到了。
在这个钓点,只见水面上开满了白色的泡沫,这种现象很可能是因为有毒的没有经过处理的污水排放而造成的泡沫。
于是,我赶紧把饵料收回来,生怕把自己给毒了。
这一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水质问题对于钓鱼的重要性。
那么,如何判断一处水域的水质是否适合钓鱼呢?
首先,可以通过观察水的颜色来大致判断。
清澈见底且呈淡蓝色或浅绿色的水域一般都是优良水质。
其次,可以观察水面泡沫的情况,正常情况下,泡沫应该很少或者没有,如果大量情况下白沫或者彩色泡沫,很可能是有毒的污水。
最后,如果有当地人或者渔民,可以询问他们关于这条河流或者湖泊中的鱼是否健康的问题,他们通常会很实事求是地告诉你。
天气因素。其次,天气也是影响鱼儿是否咬钩的重要因素之一。
天气变化会导致水温、风力和光照强度等方面发生改变。
例如,当刮起大风时,鱼儿会因为受到惊吓而躲闪,从而不会咬钩。
另外,当大雨冲进水时,会导致水中浑浊,从而影响鱼儿能见度,此时鱼儿非常容易奔溃,于是就会以为是大坝崩了,慌忙逃走,这时候出现“狂口”状态。
那么,我针对这一问题又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案呢?
首先,在风力较大的天气条件下,建议选择在河湾或湖岸等相对遮风避雨的地方进行钓鱼,这样可以减少风对鱼儿的影响,提高咬钩率。
另外,可以选择在太阳落山后进行夜间钓鱼,因为此时光照强度较低,会使得鱼儿更容易觅食。
针对暴雨冲河的问题,当暴雨停止后,我会耐心等待一段时间,直到水中的泥沙沉淀,然后再观察鱼儿是否变得活跃并开始咬钩。
根据我的经验,一般只要等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就可以开始准备上饵了。
此外,在晴天或者阴天,如果遇到巨大的天气变化,无论是从阴转晴还是从晴转阴,都要提高警惕,因为这样很可能会出现狂口现象。
温差过大。再次,当温差过大时,也会导致鱼儿不咬钩。
鱼儿是变温动物,对于温度变化十分敏感。
当温差过大时,鱼儿可能会出现暂时休眠的状态,从而不咬钩。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我们可以选择在早晚温度较低时进行钓鱼,这样可以减小温差对鱼儿的影响,提高咬钩率。
饵料问题。同样,我又发现一些新手钓友们常常认为饵料的浓腥程度越浓就越能吸引鱼儿上钩,所以总是选择那些散发着刺鼻腥味的饵料进行捕鱼。
然而,他们却不知道这种做法并不能提高上钩率。
实际上,在野外捕鱼中,虽然饵料味道能起到一定诱惑作用,但主要还是靠视觉吸引力来捕获鱼类注意力.
因此,饵料的颜色选择更为重要,而不是单纯追求浓腥味道。
亮眼且富有色彩感的饵料才能让鱼儿更容易被吸引,从而提高上钩率。
当然,这并不是说腥味完全没用,而是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要确保饵料有足够明显的视觉吸引力,又不能让腥味过于刺鼻,从而吓跑鱼儿追求猎物的决策。
水位变化潮汐影响.最后,对于潮汐造成的水位变化也是导致鱼儿不咬钩的一大原因。
当涨潮时,水位上升,会导致许多原本贴近岸边底部筑巢或觅食的鱼类活跃起来,从而靠近海边觅食。
这时候,远离岸边的时候,它们可能就不会碰饵了,而是直接进窝了。
若是在涨潮的时候和退潮的时候喂窝,那么也许会出现截然不同的效果。
然而,在退潮时,由于海水向远处退去,大部分鱼类会跟随潮流向上游动去更深海洋区域觅食,此时鱼类活跃度会下降,也不会来觅食。
如果遇上下潮时没有食物,他们就不会选择聚集在海滩上等下潮结束再上岸,而是直接游向更深海洋区域觅食。
所以,要做好应付潮汐的方法:
涨潮的时候可以选择靠近地部署窝,然后慢慢抛竿到远处;
若是退潮的话,就要采用远抛的方法,把竿子尽量抛到深处去,这样才有机会能捕获到附近游动捕食的鱼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