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红色青春画卷

影剧探秘 2024-01-10 14:57:38

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鲲鹏击浪》是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30周年拍摄的一部红色献礼剧。该剧由国家一级编剧马继红担任总编剧,著名导演刘飚执导,曾组织拍摄过《外交风云》、《彭德怀元帅》的金牌制片人高军担任总制片人。该剧从创作到拍摄,与以往播出的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相比,呈现出多个不一样。

不一样的精彩故事

《鲲鹏击浪》讲述的是1918年到1921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湖南新民学会会员在风云激荡的历史大潮中寻找救国救民道路的故事。纵观以往播出的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讲的大多都是从中国共产党组建到新中国成立这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而建党前主打毛泽东的电视剧,除了表现毛泽东在湖南一师生活的《恰同学少年》,几乎是空白。而1918年至1921年,恰恰是中国历史上发生巨大变化的三年,这期间,新文化运动蓬勃兴起,马克思主义的曙光第一次照进中国,五四运动高举自由与民主的旗帜,军阀混战的硝烟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苦难……这不平凡的三年,是青年毛泽东世界观发生根本转变的三年,是他由一个热血青年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蜕变升华的三年,是他痛失父母、恩师情感遭受巨大创痛的三年,是他寻找到与杨开慧真挚爱情的三年,而这段内容丰富的历史,在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年谱》中,只有六页纸的表述,这对编剧马继红来讲,即形成巨大的挑战,同时也为她合理想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秉着“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为了寻找到更鲜活、更扎实的第一手材料,马继红扑下身子,迈开双脚,沿着青年毛泽东的行动轨迹,先后去了韶山、板仓、长沙、北京、上海,参观了毛泽东故居、杨开慧故居、湖南第一师范、岳麓书院、新民学会旧址、北大红楼、三眼井胡同、党的一大会址等纪念地,从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件件陈列的物品中,寻找一百年前的毛泽东,感受他的激情,他的温度,他的胆识、胸怀与意志。接下来,马继红把自己关在书斋里苦心读书,从书本的海洋中恶补知识的缺憾,她不仅读毛泽东的自传和传记,而且与之相关的书读了一百多本,其中包括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蔡和森、杨昌济、邓中夏、向警予、杨开慧、胡适等人的传记和文集,进一步理清了年代背景和人物关系。在此基础上,马继红开始创作,她在党史专家的指导下,把学党史与写剧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一边思考,一边创作,历时四年,四易其稿,终于完成了剧本,观众可以从《鲲鹏击浪》中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毛泽东,看到他从青涩走向成熟的一段青春浪漫史。

不一样的青春表达

《鲲鹏击浪》是一部献给年轻人的红色青春励志剧,剧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众青年都是二十出头风华正茂的年龄,因此,有无浓郁的青春气息是衡量该剧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为了达到这一初衷,剧组在演员的挑选上,大胆打破常规,破格启用新人,对前来试镜的演员,不讲流量,不讲出身,不讲资历,不讲关系,完全公平竞争,谁优秀谁上位,仅青年毛泽东一个角色,就先后带妆试了六十多人,最后选定了一个名不见经不传的新人,除了毛泽东,杨开慧、蔡和森、萧子升、蔡畅、向警予、陶斯咏、张国焘、邓中夏等角色,也都是百里挑一,经过多轮比拼激烈竞争脱颖而出,这些演员的平均年龄不到25岁,当他们站在你面前,你会感觉到一股青春的气息扑面而来。

以往表现毛泽东的影视作品,大多采用“后人”的视角,那是一种充满崇敬和仰视的视角,是对伟人的功绩进行诠释的视角,而一百年前的毛泽东,他还不是一个领袖,他只是一个充满激情的热血青年,他会哭,也会笑,他有痛苦,也有无奈,他面临主义之争,也遭遇情感迷失……为了让观众获得真实的代入感,《鲲鹏击浪》摒弃了伟人的光环,把伟人毛泽东拉回到凡人来拍,毛泽东的生活起居、喜怒哀乐,都和普通人没有距离。毛泽东曾经说过,他最心仪的工作是教书,当下的年轻人也亲切地把毛泽东称为“教员”,从《鲲鹏击浪》的一帧帧画面中,我们可以清晰地体察到毛先生的教书生涯,他给学生讲课,传授知识;他组织学生做操游戏,强壮体魄;他带领学生参观,启迪学生心智,树立爱国情操;他和他的学生们在风云激荡的年代里一起成长。除此之外,青春的气息渗透到《鲲鹏击浪》的每一个细节,“大被同眠”的艰苦,吟诗赏月的浪漫,热血贲张的游行,语言犀利的辩论,毛泽东和他的伙伴们,都在共同的青春底色上涂抹上了鲜明的个性色彩,塑造出性格差异的群像阵容。

该剧除了外在的青春形象和青春气息,最核心的青春表达是成长,从始至终,剧中贯穿了毛泽东对社会和人生的叩问思考,对生命意义的积极追寻,在他身上能感受到少年立志的远大情怀,青春激荡的生命活力,丰富饱满的情感世界和坚韧顽强的拼搏精神。这曲百年前“破茧成蝶”的青春之歌,对当下年轻人的成长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不一样的审美追求

《鲲鹏击浪》的导演刘飚是湖南人,他对表现湖南革命先驱的电视剧《鲲鹏击浪》怀有一种激动和敬畏之心,为了让这部传承红色基因的主旋律作品更深入地走进观众的内心,他在拍摄中一直坚持自己的审美和追求,那就是把内容做实,把形式做新,把情感点燃爆,从而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鲲鹏击浪》展现的是一百年前的民国,剧中涉及到北京、长沙、上海、韶山等不同的地域,既有皇城古都,又有洋人租界,既有地标建筑,又有农田村舍,大到环境场景,小到家具陈设,乃至服装、服饰、信纸、信封,刘导都刻意追求历史的真实感。为了营造北大图书馆的文化氛围,他让道具打了40多个顶天立地的书柜,将其立在图书馆走廊;为了渲染“新民学会”成立时的青春气息,他让置景在蔡和森家门前的坡地上种了一片水稻;为了表现杨昌济病逝前对生命的渴望,他让美工把医院原本白色的墙涂成米黄色;为了再现传单的真实,他让美术找来腊纸刻印,再用老式油印机印制……在紧张的拍摄中,刘导从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出现纰漏的细节,因此,被剧组的人称为“细节控”。除了追求细节真实,作为摄影师出身的刘飚更注重影像的质地,对于拍摄设备、拍摄方式、色彩景别他都有严格的要求,有时甚至直接背上斯坦尼康,指导一镜到底。为达到一流的摄影效果,剧组还破格使用的100k的灯光,力求每一帧画面都拍出电影的质感,从而将大时代的风云际会全景式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由于《鲲鹏击浪》讲述的是真实的历史,其中涉及到有名有姓的真实人物近百人,特约演员500余人,群众演员12000多人,在表演上,刘导追求朴实无痕,无论是毫无表演经验的年轻演员,还是德高望重的老戏骨,他都要求摆脱脸谱化、概念化的演绎,不仅要演出故事的情节,更要演出人物的灵魂,有时为了磨一场戏,演员常常要走十几遍、几十遍。正是这种精雕细琢的坚持,使该剧具有了史诗的风骨,诗的意蕴,青春的浪漫,热血的赤诚。

不一样的团队管理

剧组作为一个临时组成的团队,管理一般比较松散,被人们戏称为“江湖”。《鲲鹏击浪》的不同处在于,其主要演员都是通过公平竞争百里挑一选上的,都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为了把这些年轻人带好管好,帮助他们演好戏,剧组组建后的第一件事,即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党支部结合拍戏内容,请著名的党史专家给年轻演员讲党史,上党课,请革命英烈的后人给他们讲传统,并带领他们去毛主席纪念堂、北大红楼、韶山、板仓等地参观学习,以增强他们对党史的了解,对英雄的崇敬,从而坚定信仰、净化灵魂。由于这些年轻演员大都从学校毕业不久,没有表演经验,党支部请来各方面的专业老师,为他们教表演,教礼仪,教书法,从一点一滴对他们进行技能和素质的培养。同时,党支部严格组织纪律,规定外出要请假,非必要不离组。拍戏的时候全力以赴,千锤百炼,确保质量,不拍戏的时候,读书锻炼,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并积极组织他们参加公益活动,在横店龙舟赛上,队员们团结协作,奋力拼搏,获得了剧组第一名的好成绩。

经过半年的培养磨练,这些年轻演员不仅增长了才干,以严谨务实的态度出色完成了各自饰演的角色,而且坚定了信仰,磨练了意志,提高了觉悟,在“七一”党的生日那天,有七名年轻演员向临时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剧组杀青时,所有演职员都恋恋不舍,赞誉《鲲鹏击浪》剧组是一个红色的大学校。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