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媒体传播格局下,微短剧作为一种独特的视听艺术形态,正在成为构建视听化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深入探索微短剧高质量创新发展之道,2024年11月8日,在中国传媒大学和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的指导下,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视听艺术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了“微短剧高质量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作为“第三届视听中国学术前沿论坛视听化社会的建构与思辨”议题的开幕论坛。
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副司长范洁和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张树庭分别发表致辞。范洁副司长代表总局网络司对中国传媒大学70年校庆表示了由衷的祝贺,她在致辞中指出,本次研讨会与网络视听司推动微短剧行业高质量发展形成共鸣,是切实贯彻总书记文化强国指示精神的体现,广电总局网络司高度重视微短剧这一新兴业态的发展,实施多项规范管理和创作计划促进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她希望中国传媒大学发挥学术优势,对微短剧创作与传播展开系统并具有前沿性的研究。
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副司长 范洁
张树庭校长表示本次研讨会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传媒大学全体师生重要回信精神的实际行动,以《微视听创作与传播评价体系》研究工作的开展为契机,团结学界和业界同仁,展开针对微短剧高质量创新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构建科学客观的微视听评估指数体系,为微视听作品的标准化、精品化提供有力支撑。微短剧不仅是影像传播的载体,也是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抓手,更是展现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有效路径,要充分发挥学校的学科专业优势,拓展全球视野,优化内容供给,强化传播效果,用微短剧讲好中国故事,助力中国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 校长 张树庭
中广联合会短视频短剧委员会会长李金荣、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副秘书长周结、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院长郑月等领导也发表讲话,分享对微短剧行业发展的见解并寄予厚望。郑月院长代表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对参会人员表示热烈欢迎,感谢大家在北京的初冬齐聚中国传媒大学共同探讨微短剧高质量发展,她强调政府、高校、企业应携手合作,深入研讨微短剧的创新与发展,注重人才培养与国际传播,共同推动中国微短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院长 郑月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院长 张宗伟
中广联合会短视频短剧委员会会长 李金荣
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副秘书长 周结
会上,中国传媒大学视听艺术研究中心联合中国网络视听协会、中国视协网络视听艺术创作委员会、中国高校影视学院网络视听专委会和中广联合会短视频短剧专委会四个行业协会共同启动了《微视听创作与传播评估体系》课题,邀请了全国二十余所高等院校的学术科研机构和全国知名的网络视听播出平台作为成员单位共同研讨微视听尤其是微短剧高质量创新发展的评价体系与方法路径。中国传媒大学视听艺术研究中心负责人赵晖教授指出,“微视听文艺是媒介社会趋势下重要的融合叙事形态,它涵盖微短剧、微纪录片、微综艺等微文艺形态,它是动态生长的,极具创造性和创新性”。该评价体系的核心目标是构建一个科学、系统且全面的测评指标,课题组从内容、传播、价值、用户、市场五个维度提炼了15个研究关键词,大家一致认为该体系综合考虑了微视听文艺形态的传播效果、社会影响、内容质量、受众机制、产业效益、社会反馈等多个方面,以科学方法、客观评测、分层分类进行评估,构建科学、客观、准确、真实、多元的创作与传播评价体系。课题组推出“微视听指数”,这将成为衡量微短剧等行业内容质量与传播效果的数据指标,为行业内外提供公正、透明、权威的参考标准,助力优质内容的发掘与推广,引导创作者和平台向更高质量、更具创新性的方向发展。
微视听创作与传播评估体系启动仪式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 赵晖教授
在随后的专家发言环节中,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与行业精英围绕微短剧的创作、传播、评价等多个方面展开了深入透彻的探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德祥教授从文化视野出发,深入剖析了微短剧时代的到来及其社会影响;中国艺术报总编辑康伟深度剖析了微短剧精品发展路径;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戏文系主任李胜利教授从多元文化角度对竖屏微短剧的类型开拓和叙事问题进行阐述;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基础部主任赵晖教授谈到了微短剧在建构视听化社会方面所形成的故事性呈现的景观,并分析了微短剧的类型创作特点;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影视系主任邱章红教授则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微短剧智能写作系统,介绍了设计中面临主要难题;人民日报文艺理论评论室主编董阳、中国移动咪咕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于航、《影视独舌》的李星文主编、光明日报文艺部主任编辑牛梦笛、芒果TV大芒工作室负责人周裘、腾讯在线视频影视内容制作部银河工作室负责人曹睿、爱奇艺戏剧中心总经理李莉、知名微短剧制作人赵晨等资深媒体人对微短剧的精品化创作提出独到见解则谈到了主旋律的创新表达,尤其对《我在长征路上开超市》《一梦枕星河》《大力村超人》等微短剧展开分析,就创作理念、叙事手法、传播策略等创新要素进行探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副院长罗军教授和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张陆园副教授从微短剧的海外传播角度谈了中国故事的海外传播;中广联合会短视频短剧委员会张腾之秘书长、南京艺术学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刘荃教授、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副院长陈晓达教授、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主任高雄杰教授、人民大学视听传播系副主任何天平副教授、北京交通大学的张梓轩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的徐海龙教授分别分析了微短剧的风险与趋势,有为和应为以及主流价值传播与文旅微短剧等方面进行发言。
经过四个多小时的讨论,各位专家达成共识,微视听尤其是微短剧的评价体系的建立有别于传统剧集,作为一种新的视听文化形态应,应从媒体机制系统性变革,从媒体社会化发展的大趋势等角度思考。大家一致认为,这次以中国传媒大学视听艺术研究中心联合四个行业协会组织发起的微视听创作与传播评价体系,将汇集国内科研院所、媒体企业和播出机构的合力,以中国传媒大学为微视听研究核心单位,将共同探索微视听高质量创新发展的路径与方法,为文化强国作出贡献。
(通讯员 赵铮 李旷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