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非省会第一城,急了?

可可看财经 2023-09-01 22:26:08

文|凯风

中西部非省会第一城,正在怒刷“存在感”。

01

“《长安三万里》火爆了全网,却深深得罪了洛阳”。

日前,洛阳市隋唐史学会发布声明,称电影《长安三万里》中部分情节描述与真实历史不符,指出李白与杜甫第一次相逢是在洛阳而非长安,杜甫早年生活在洛阳,并非影片中描写的长安等,要求影片致歉。

有道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一部影视剧的爆火,不仅能带动一座城市的火爆出圈,更能将文化旅游业推上新的高度,《长安三万里》之于西安就是如此。

承载着秦汉以及大唐荣光的西安,一直都是各大影视剧最为青睐之地,“梦回盛唐”也成了许多国民最为朴素的期盼,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让西安得以坐享流量红利。

同为古都,西安与洛阳,作为汉唐时期的“两京”而存在,共同承载了强汉与盛唐的辉煌,也成了古代军事史、文学史许多著名场景的见证者,自然而然也成了如今“文化搭台”的直接竞争者。

《长安三万里》作为现象级影片,点了长安的曲江池、南京的秦淮、武汉的黄鹤楼、扬州的运河、四川的剑外,甚至连商丘的梁园都没漏掉,唯独最不该忽略的洛阳,不仅在很多地方销声匿迹,反而还被长安(西安)取代了。

且不说杜甫本就是洛阳人,而被闻一多誉为“太阳与月亮的相碰”的李杜首次相逢,发生在洛阳,而非长安;

而裴旻舞剑、张旭题书、吴道子作画等“一日三绝”的场景,也发生在洛阳,而非扬州。

所以,河南媒体或当地研究机构乃至市民的不满,自在情理之中,可以理解。

但是,只要不是“正史”作品或纪录片,影视剧存在合理虚构乃至演绎成分并无不可,但合理虚构也得以尊重历史为前提,而这其间的尺度并不好把握。

然而,洛阳有关机构为自己“正名”的背后,不难看到一座历史古城对自身历史文化的重视,但背后也凸显了这座千年古都寻求“存在感”的现实。

02

的确,洛阳失去“存在感”太久了。

就在年初,“洛阳痛失中西部非省会第一城”的消息引发关注,这是过去20多年来都不曾发生的事情。

就在2022年,由于种种超预期冲击影响,洛阳GDP不仅被陕西榆林大幅赶超,而且还被湖北襄阳超越,洛阳由此失去了保持了十多年之久的中西部非省会第一城之位。(参阅《2023年,中国百强市、百强区、百强县排行》)

今年以来,洛阳仍未能实现反超,而新的追赶者也在迎头直上,中西部非省会第一城之争愈发焦灼。

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榆林以3058.2亿元的经济总量位列榜首,而洛阳为2937.7亿元,紧随其后的鄂尔多斯和襄阳分别是2756.8亿元、2717.6亿元。

中西部地区,是我国地域最为辽阔、资源最为丰富、人口最为众多之地,也是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后备军,更是国内大循环的主战场。

就此而言,中西部地区无论是强省会,还是非省会第一城,分量都不容低估。

成都、武汉、西安,可视为中西部“强省会”的代表,无论是经济“首位度”还是人口“首位度”,在各大省份均是遥遥领先,成为许多省会/首府的学习榜样。

然而,仅靠强省会一家独大,既不符合城市发展规律,也有违国家政策精神,而非省会城市尤其是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崛起就成了关键。

长期以来,洛阳、襄阳两座历史古城,一直都是中西部非省会城市的领头羊,也是省域副中心城市的佼佼者。

可以说,从2015年到2020年,中西部非省会城市,都是洛阳与襄阳同样竞技,直到2021年开始,榆林、鄂尔多斯成了新的搅局者。

家里有矿,是这两座城市共同的底色。

鄂尔多斯和榆林,分别是我国第一大和第二大煤都,过去几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暴涨,自然带动两大城市经济的水涨船高。

据统计,2020年至今,鄂尔多斯在全国的经济位次上升19位,榆林上升15位,堪称疫情期间进步最大的城市。(参阅《2023年,中国百强市、百强区、百强县排行》)

两个资源型城市的后来居上,也对洛阳、襄阳的中西部非省会第一城,形成了显而易见的挑战。

当然,资源型城市并非一帆风顺,仅靠资源也不乏“坐吃山空”的可能,“资源诅咒”更是横亘在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因此,无论是榆林还是鄂尔多斯,都在抛弃简单的资源依赖,转而发展产业层级更高的煤化工产业,同时借助自然环境之利,开始“追风逐日”,向新能源赛道切换。

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的齐头并进,给了这两大城市更大的发展底气,也对洛阳、襄阳带来了直接而长期的挑战。

03

如今的洛阳,对“中西部非省会第一城”极其在意。

但在数十年前,太原、合肥、南昌、郑州、武汉、长沙这些省会城市,才是洛阳对标乃至追赶的对象。

一座敢与强省会叫板的地级市,才是洛阳最鲜明也最引以为傲的底色。

要知道,在上世纪90年代前后,洛阳的GDP总量丝毫不弱于合肥与南昌,甚至到2000年左右,洛阳与合肥一度还是你追我赶的竞争关系,洛阳曾多次领跑于合肥。

然而,过去十多年来,合肥借助“最牛风投城市”一飞冲天,成了名副其实的万亿GDP大市,而南昌在“强省会”助力之下,经济开始大幅反弹,逐渐拉大与洛阳之间的距离。

何以至此?

其实,虽然不是省会,固然失去了“千年古都”的荣光,但在改革开放前后,洛阳的“家底”仍非一般城市可比。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一五”时期全国156项重点项目有10项放在河南,而矿产资源丰富、区位优势一流的洛阳一地就拿下了7项,可谓最大受益者。

随后,新中国第一台拖拉机、第一台压路机、第一条浮法玻璃生产线、第一批汽车变速箱轴承等众多“中国第一”在洛阳诞生,由此奠定了洛阳在工业城市中的地位。

洛阳由此成了全国五大工业城市之一,形成了以装备、材料、化工为主的支柱产业。

高峰时期,洛阳GDP总量力压郑州,成了河南经济第一大市,也成了唯一一个能与中西部省会相抗衡的普通地级市。

这一优势一直持续到2000年左右。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沿海城市普遍开始产业转型升级,而以重工业为主、深居内陆的洛阳未能及时跟上脚步。

从产业结构来看,如今洛阳重工业占比长期保持在80%以上,而高能耗产业占比将近40%,战略性新兴产业不足15%,转型之路仍旧任重道远。

时隔多年,洛阳的主要工业品依旧以有色金属、轴承、大中型拖拉机、 摩托车等为主。

而众多一度与洛阳同场竞技的沿海城市,早已成了新赛道的弄潮儿。

合肥的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一飞冲天,南昌的VR产业、航空制造也不乏竞争力,就连常州也成了集动力电池、光伏制造和新能源汽车制造一体的新能源大市。

这也成了洛阳与沿海地市差距逐渐拉大的源流之一。

合肥、长沙等城市何以崛起,南昌能否真正突围?在国民经略创始人凯风新书《中国城市大变局》中有详细论述。

04

这些年,洛阳并非没有机会。

手握一拖有载货汽车整车的牌照,洛阳想切入汽车制造赛道并不难;矿产资源丰富,又为其打造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奠定了基础。

然而,在风口面前,洛阳曾经走在前列,但最终却未能抓住。

对此,当地颇有反思。前不久,一篇来自洛阳有关方面题为 “中航锂电起步于洛阳却发展壮大于常州”的反思文章,一度刷屏。

中航锂电是我国动力电池领域的龙头企业,2009年成立于洛阳,2013年商用车动力电池装机量一度位居行业首位,2015年常州金坛区作为投资方进入。

然而,好景不长,2017年以来,随着商用车新能源补贴退潮,加上乘用车市场布局不足,中航锂电装机量断崖式下滑,一度陷入亏损。

就在这一关键时刻,被逼入绝境的常州市金坛区,基于对新能源未来发展的信心,决定全面“抄底”,将中航锂电由一家位于洛阳的央企三级子公司,变成常州的本土企业。

随后,借助新能源热潮,中航锂电(现更名为“中创新航”)一飞冲天,出货量排名从行业第9一跃成为第3,并于去年成功上市,成为港股动力电池第一股。

这只是常州新能源产业崛起的一角。如今,常州已经逼近万亿GDP大关,而新能源产业也成了比肩广州、苏州的存在。

洛阳在痛失“中航锂电”之后,也开始了奋起直追之路。

这两年,以宁德时代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为代表的众多产业落地,带动洛阳新能源产业的狂飙突进。根据规划,到2025年,洛阳新能源产业有望突破2000亿元。

不仅如此,洛阳还构建了以光电元器件、航空装备、高端轴承、新能源电池、电子显示材料为代表的十大重点产业集群,作为产业突围之路。

这次突围能否成功,我们拭目以待。

05

“重振洛阳辉煌”,正在成为当地最常见的高频词。

向上追溯,“若论天下兴衰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十三朝古都、5000年历史,是其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荣光;

向前追索,全国五大工业城市之一,与省会同场竞技的普通地级市,中西部非省会城市的龙头,则是经济产业高度繁荣的见证。

立足于当下,中西部第一个开通地铁的普通地级市,被国家规划多次点名的省域副中心城市,与郑州一道获得数百项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也成了洛阳独特地位的写照。

然而,回到现实,洛阳如今的定位是省域副中心城市,且被纳入郑州都市圈之列,就连“中西部非省会第一城”的桂冠也被夺走。

在国家战略乃至区域战略中,洛阳的地位不再凸显,与身为国家中心城市的郑州、西安形成竞合关系,就成了自然而然的选择。

“郑洛西合作带”的横空出世就是例证。

而在一省之地,郑州虽然并无“强省会”的明确提法,但打造“强省会”正在成为心照不宣的选择,这是户籍人口第一大省“留人”乃至“抢人”的依托,也是参与省域竞争乃至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

就此而言,洛阳不能如省会一般聚集全省资源为己用,也不能如高能级城市一样自然而然形成强大的辐射力,而提升城市能级也没有捷径而走。

要想重振辉煌,唯一的突围之路,恐怕还在于产业。

如果未来几年,洛阳能诞生几个千亿级的高新产业,培育出一批百亿级乃至千亿级的工业巨头,万亿GDP城市之路想必会是一片坦途。

当然,第一步,还是要先夺回“中西部非省会第一城”。

1 阅读:1727

评论列表

用户80xxx88

用户80xxx88

7
2023-09-02 22:15

我剽窃我有理,你不能说,说就是心胸狭隘[点赞]

22642685644945

22642685644945

6
2023-09-02 08:04

洛阳夹在西安和郑州两大国家中心城市之间,没有好的学校,年轻一代被虹吸走是大趋势,以后衰败的速度会更快,这两年老是碰瓷西安其实就是洛阳自己无奈的焦虑;从历史上来看,周秦汉唐在西安,元明清在北京,河南的帝都历史主要是北宋开封,经历了 9代皇帝 168年;洛阳始终地位很尴尬,没有经历过大一统的王朝

大鹏爱喝汤 回复 09-02 13:22
无知害死人

用户99xxx72 回复 09-02 22:05
你说的现在很客观公正,但说历史就太偏彼了。

用户18xxx49

用户18xxx49

5
2023-09-02 10:50

一座城市的发展,经济只是一方面。比如榆林,鄂尔多斯。再怎么发展它的底蕴不深厚还需要长期的积累,而这些底蕴。一方面是历史沉淀,更重要的是教育,地理位置,国家发展规划,以及城市的人口规模都是很重要的基础,从这些方面来讲。洛阳和郑州和西安都没办法比!

用户99xxx72 回复 09-02 22:03
说的很客观,

强强得意 回复 09-02 11:02
历史沉淀有个屁用,就是看人口,地理和国家支持力度

迷蝴蝶

迷蝴蝶

5
2023-09-03 06:36

洛阳这几年就想搞旅游,旅游有毛用。企业里就会争权夺利,鼠目寸光。好的学校也响应双减拆分了。洛阳总是自废武功

云淡风轻

云淡风轻

4
2023-09-02 03:03

洛阳早已经没落了!连自己的定位都不清楚,还一直活在昔日所谓的荣光里无法自拔,一部动画片都觉得看不惯要发律师函,还能有什么出息?!

云淡风轻 回复 天若有情,天亦老! 09-03 15:22
做为一个普通游客,我真心喜欢洛阳!十年前就去过洛阳西安,后来又去了三四次,今年七月又去了。洛阳的龙门石窟,白马寺,次次都去游览过,还有丹城路的煎包,牛肉汤配饼丝,味道绝了!做为喜欢洛阳的游客,真心希望洛阳好,能不断提升发展。但看到洛阳现状,真的觉得痛心可惜,当地某些部门,只顾揪着几千年前的历史在那争论不休,却忘了踏踏实实发展自己!十年前去西安洛阳,还看不出明显差距,今年七月去洛阳时,除了通往龙门石窟的路变宽敞,其他根本没多大改变,连一个城市的脸面——火车站都比十年前更破旧!比我们湖南一个四线城市的火车站还不如。再看看西安这些年的发展,各种文旅项目风生水起,把洛阳甩开一大截。难道齐头并进不好吗?有这打嘴皮子仗的工夫,还不如做点实事发展经济促进民生,更好地造福洛阳人民和广大游客才是硬道理啊!

天若有情,天亦老! 回复 09-03 07:22
我们洛阳就被一个协会代表了?作为一个洛阳人,我说一句,大多数洛阳人,根本不想让别人有太多关注,我们也不行做什么这个第一,那个第一的,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意义不大,感觉做一个三线小城市挺好,物价不太高,生活节奏不太快,生活环境也还行,没事拿个旅游年票带父母孩子去个景点转一转!挺好!

老子

老子

4
2023-09-02 10:48

近几十年要饭的鼻祖!

用户99xxx72 回复 09-02 22:06
不反驳你,因为你无知[笑着哭]。就食这两字怎么来的。[呲牙笑]

风之子

风之子

4
2023-09-02 07:41

洛阳华夏5000年第一古都

掌心

掌心

4
2023-09-02 15:21

唯一正统天下之中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西部非省会三线地级市开通地铁及GDP第一城。[点赞]

欢乐马

欢乐马

3
2023-09-03 17:07

就这种网络黑子,账号怎么还不查封

用户11xxx50

用户11xxx50

3
2023-09-03 08:36

国家省里要重视洛阳建设,这是中华发源地

匹诺曹

匹诺曹

2
2023-09-02 12:06

尊重历史 有什么问题?一个写着历史题材的电影不尊重历史演什么呢 可真有意思

一笑而过

一笑而过

1
2023-09-03 10:44

随唐洛阳城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角色(就是个物流中转中心)江南的东西通过随唐大运河运到洛阳歇歇脚,然后再通过黄河运到三门峡,潼关转渭河到关中,就起了个物流中心的作用…

可可看财经

可可看财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