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女子避雨遇到书生,共处一夜送回家,丈夫说她不知羞耻

木沐民间故事汇 2024-10-21 12:02:39

明朝成化年间,钱塘县有一个秀才名叫王有道,自幼聪明好学,十五岁就中了秀才,是人人羡慕的才子。

他的妻子名叫孟月华,比他小两岁,才貌双全温婉贤惠,父亲孟鸣时是县里的大财主,因为是独生女儿,所以将她看作掌上明珠。

孟鸣时住在新河坝附近,到了清明节时,特意让仆人进城接女儿女婿过来祭祖踏青。

两家约在昭庆寺前见面,一起到坟上祭扫后,见天色尚早,又一起乘船到岳王坟附近游玩。

夕阳西下,王有道准备带着孟月华回家,岳母想让女儿回家住几天,王有道就一个人回了家。

孟月华在父母家一住就是十多天,天气慢慢热起来,想到丈夫该换单衣了,而装衣服的箱子钥匙还在自己手里,于是跟母亲说要回家。

母亲想让她再住一天,于是说家里的仆人都有事出去了,明天再送她回去,可她却急着要走。

她家门口不远就是个渡口,心想:“我坐船也可以回去,到城外的时候天应该还早,渡口离家也就三里多地,哪需要坐轿子。”

打定主意后,她先到外面叫了一条船,说好五十文船钱,然后回来告诉母亲,母亲看留不住她,只得作罢。

这天父亲正好不在家,没人去送她,她只拿了钥匙,把行李留在娘家,准备明天再让人来取。

孟月华来到船上,发现船舱里还坐着两个女人,说是要到钱塘门去,正好顺路,她看是女人,也就没计较。

两岸景色宜人,她和两个女人在船上说说笑笑,很快船过了圣堂隘,忽然看到天上乌云密布,没过多久就落下雨点来。

船来到城外渡口的时候,雨已经下得很大了,孟月华心想:“现在天色还早,雨下这么大,要是冒雨回家,肯定会淋透,让人看到了多不好。

前面有个没建好的园子,我到那里避避雨,这雨应该下不了多久,等雨停了再回去也不迟。”

想到这里,她付了船钱,和两个女人告别后上了岸。

园子里面堆放着许多木料石料,园主担心被人偷,所以把门锁了,门前有一座小屋子,用来给工匠和行人歇脚,没有上锁。

孟月华走进去一看,里面还算干净,地下铺的都是石板,便在门里坐下。

没想到雨不仅没有停,反而越下越大,风把雨吹进了屋子,她赶紧把窗户都关好,看着外面的狂风暴雨,心里不免有些害怕。

没过多久,一个年轻人跑进来避雨,看到孟月华在里面,本想退出去,可外边的雨实在太大,只好作了个揖,问道:“娘子也在这里避雨吗?”

孟月华答道:“是。”

这个年轻人名叫柳生春,也是个秀才,已经二十四岁了,外出祭扫回来,不巧遇到大雨,看到这里有个小屋,赶紧跑进来避雨。

见有女人在屋里,他心里非常不安,可又没其他地方躲雨,只好坐在门边。男女授受不亲,两个人不敢靠近,离得远远的。

孟月华见天慢慢黑了,雨越下越大,并且雷电交加,后悔没有听母亲的话,又担心雨再不停,城门只怕要关了,到时候可怎么办?

看着避雨的年轻人,她忽然想道:“这里只有我和他两个人,万一他起了不良之心可怎么办?”

看着雨没有要停的意思,孟月华心里忐忑不安,心里想着:“要是他敢有非分之举,我就咬舌自尽。”

柳生春看雨估计是停不了了,把穿在外面的衣服脱下来铺在石板上坐着,问道:“娘子住在哪里?”

孟月华听他这么问,觉得他肯定是图谋不轨,故意说道:“在城里,离这里还有十多里路。”

柳生春说道:“雨要是再不停,城门可就要关了,这可如何是好?”

孟月华说道:“是啊,雨还不停,真急人。”

天黑的时候,雨渐渐小了,乌云很快散去,月亮出来了,柳生春把窗户打开,月光透进窗户,把屋里照得亮堂堂的。

这时门外有人经过,有个人说道:“还好走得快,要是再晚一些,就被关在城里出不来了。”

两人都听到了,孟月华心想:“雨要是早一点停就能进城了,现在只能等到明天早上开城门了。”

柳生春并没有对她起色心,走到小屋外一看,地上都是积水,道路泥泞不太好走,深一脚浅一脚地出了门。

孟月华见他走了,提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一些。

柳生春一直没有回来,孟月华心想:“这人没有回来,肯定是走了,可为什么没有把衣服拿走,难道是想等我睡着了再下手吗?”

想到这里,孟月华从地上捡了一块石头放在身边,警惕地看着周围,不敢掉以轻心。

柳生春一直没有回来,孟月华也一直不敢睡,直到远处传来鸡叫,她才终于放下心来。

天微微亮时,柳生春走了进来,手里端着一个碗,对她说道:“娘子,地上的积水已经不多了,等城门开了,我们就能进城。刚才我在桥边看到一家豆腐店,花十文钱买了两碗,我已经吃了,这一碗给你吃吧。”

孟月华感激不已,柳生春把碗放在门前,她走过去拿起来吃了,把碗放在原地,柳生春把碗拿走出了门。

孟月华心想:“还好,还好,遇到了好人,还知道给我送吃的,真不知道该怎么谢他。”

又过了一会儿,柳生春在门外说道:“小娘子,城门已经开了,我送你进城去吧。”

孟月华应了一声,柳生春拿起衣服穿好,对她说道,“请小娘子走在前面,我跟在后面,被别人看到我们走在一起不太好。”

孟月华没想到他能想得这么周到,心里生出一阵暖意。

两人进了城门,孟月华问道:“先生住在哪里?”

柳生春答道:“我住在登云桥边,娘子住在哪里?”

孟月华说道:“我就住在前面不远。”

柳生春说道:“既然这样,我把你送到门口。”

孟月华说道:“不顺路,不敢劳烦公子。”

柳生春说道:“不妨事,天刚亮,娘子一个人走我也不放心。”

孟月华心里感激,没再说什么。

两人走了不到二里地,来到家门前,孟月华说道:“这就是我家。”

她敲了敲门,里面有人答应了一声,柳生春说道:“那我就告辞了。”

孟月华说道:“公子且慢,等门开了,到我家喝杯茶再走。”

柳生春笑着说道:“不必劳烦了。”

他说完就走,孟月华刚想问他的名字,听到门里有人喊:“是谁?”

孟月华听出是王有道的妹妹淑英的声音,连忙答应道:“是我。”

淑英听出是嫂子的声音,连忙开了门,问道:“嫂子怎么一大早就回来了?”

孟月华进了门,对淑英说道:“哎,别提了,真是一言难尽。”

她没见到丈夫,问道:“你哥哥不在家吗?”

淑英答道:“嫂子你不在家,哥哥这几天一直在书馆住。”

淑英问她为什么这么早一个人回来,也不让娘家人送,她说道:“是有个人送我回来的,以后再跟你慢慢说,我一夜没合眼,实在太困了,先去睡了。”

她回房放下床帐倒头就睡,一直睡到中午才醒。

淑英做了午饭端进来,问道:“嫂子一大早就到家,想必是昨天就回来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孟月华一边吃,一边把路上遇到的事讲了一遍,淑英道:“你有没有问他姓甚名谁,哪里人氏?”

孟月华答道:“他说是住在登云桥,名字没来得及问。”

淑英笑着说道:“那他肯定姓柳,柳下惠的后人。”

孟月华听后哈哈大笑,淑英也笑得前仰后合。

吃过午饭没多久,孟家有个仆人来到家里,带来了一只皮箱,还有果品菜肴。

孟月华问仆人来做什么,仆人答道:“夫人不知道小姐有没有安全到家,让我过来看看,顺便把小姐的行李捎回来。下个月十五是夫人的四十寿辰,让我过来先说一声。”

淑英说道:“原来如此,到时候我送一双寿鞋过去。”

孟月华让仆人吃了饭,替她告诉爹娘不用挂念,仆人吃了饭后回去了。

接着孟月华拿了几样娘家送来的果品菜肴,让家仆送到书馆给王有道,王有道听说妻子回来,回家住了两天又到书馆住。

有一天下大雨,孟月华想起之前避雨的事,随手写了一首诗:前宵云雨正掀天,拼赶阳台了宿缘。深感重生柳下惠,此身幸比玉贞坚。

她写完以后随手放在了桌上,淑英进来玩的时候碰巧看见,顺手放在袖子里带回房间。

丈母娘寿辰临近,王有道准备了许多寿礼,到了十五,夫妻俩一大早就起来,先让仆人把寿礼送过去。

等雇的轿子到了,两人上了轿子跟淑英告别,淑英笑着说道:“嫂子,你这次可千万别再晚上回来了,不可能再让你遇到柳下惠了。”

孟月华听后掩口大笑,王有道听了这话,觉得有些奇怪,想要问清楚,又怕路远去晚了,决定回来后再找妹妹问清楚。

到了孟家,一进门就看到大家都在忙活,王有道赶紧帮着收礼、写回帖、上帐,一直忙到下午才入席。

散席的时候已经是半夜了,他在老丈人家住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起来,跟岳父岳母告别,让孟月华在家多住两天,一个人回了家。

到家见了淑英,他问道:“你昨天跟你嫂子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淑英问道:“是三月十五那天夜里避雨的事,嫂子没跟你说吗?”

王有道说道:“她没有告诉我,你仔细跟我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淑英把事情详细说了一遍,王有道听后勃然大怒,骂道:“孤男寡女共处一室,更何况是在夜里,怎么可能无事发生?这个淫·妇,竟然如此不知羞耻,我怎么能容她?可是说出去肯定让人笑话,算了,还是悄悄把她休了吧。”

淑英说道:“哥,你可千万别多想,嫂子肯定不会做那种事,而且嫂子还为这事写了一首诗,你要是不信,我拿给你看。”

她赶紧回房拿了诗给哥哥看,王有道看后还是不信,说道:“她这是怕你怀疑,故意写诗给你看,你看看她写的是什么,拼赶阳台了宿缘,都想和人了宿缘了,还能是假的,你不用替她说话,我一定要休了她。”

淑英哭着劝道:“这可是大事,大哥不要鲁莽,还是等嫂子回来问清楚了再说吧。”

王有道哪里肯听,立刻写了一封信,让仆人送到孟家,并且让老丈人亲手拆开看。

孟鸣时拆开一看,上面先写了四句诗:瓜田李下自坐嫌,拼向邮亭一夜眠。七出之条难漏网,另恁改嫁别无言。

后面写着王有道休妻孟月华,四月十六日离照,又画一个花押。

孟鸣时大吃一惊,赶忙把信拿给女儿看,孟月华看后泪流满面,把事情经过向爹娘述说一遍。

母亲说道:“原来是这样,他不分青红皂白就休妻,也太狠心了。”

孟鸣时说道:“我女儿是清白的,他无凭无据就要休妻,实在太欺负人了,我孟家也不是能随便让人欺负的,我跟他没完。”

他仔细想了想,又说道:“儿啊,你不要担心,有爹在,绝不让你吃亏。不过女婿也可能是一时想不开,估计过些日子自己就想通了,你先在家里住几天,我找机会跟他说清楚。”

柳生春根本没把遇到孟月华的事当回事,这年正好是科举之年,他考过了岁考,收拾了行李赶往杭州府乡试。

三场考完,到了放榜时,柳生春考中了第七十一名,王有道也中了第十一名。

消息传来,外人不知道王有道已经把孟月华休了,都来向孟鸣时贺喜,孟家摆下酒席宴请亲朋好友。

孟月华听说丈夫中了举,更加伤心,哭得死去活来。

按照以往的规矩,新中的举人都要拜见录取自己的房师,王有道和柳生春的主考是推官申嵩,和其他举人一起去拜见。

申嵩摆下酒宴款待学生们,酒过三巡,忽然问道:“请问你们哪一位是柳生春?”

柳生春赶紧站起来答道:“学生就是。”

申嵩仔细看了看他,说道:“你这次能中举,是有神明相助,不知道你做了什么好事,能感动神明?”

柳生春疑惑不解,问道:“学生才疏学浅,这次能中全靠恩师提携,不知道恩师为什么这样说?”

申嵩说道:“不瞒你说,我阅卷时做了一个梦,梦见城隍爷拿着卷子来找,说是有位名叫柳生春的考生,秉身持正品性高洁,卷子却被漏掉了,特意给我送来。你要不是做了什么好事,城隍爷怎么可能亲自送来你的卷子?”

柳生春想了想,说道:“要这么说来,倒确实有一件事。三月十五那天,我到城外祭祖,回来经过武林门外时下起大雨,只得到旁边的一间屋子里躲雨。

等我进去的时候,已经有一名妇人在里面,我想退出去,可是雨下的实在太大,又怕瓜田李下说不清楚,只好躲在屋檐下。

天黑以后雨停了,我赶紧退了出去,当时城门已关,担心再有人进来,会对妇人不利,所以在外面守了一夜。

等天亮后进城时,我又担心那名妇人一个人走路不安全,把她送回了家。

因为觉得被人看见不太好,一直远远跟在后面,等她到了家我才离开。不知道会不会是因为这件事?”

申嵩拍手说道:“肯定是这事,你护了她一夜,又送她回去,肯定是因为这个感动了城隍。”

王有道听后赶忙问柳生春:“你说的妇人叫什么名字?”

柳生春答道:“男女授受不亲,瓜田李下我哪敢多问。”

王有道连忙对申嵩说道:“恩师,那个避雨的妇人,正是我的妻子。”

众人大吃一惊,问道:“竟然真有这事?”

王有道说道:“哎,我听说以后,怀疑拙荆说谎,把她休了。”

申嵩听后说道:“你这就不对了,刚才柳生春已经把事情说清楚了,你可不能辜负糟糠之妻。”

众人都说他应该赶快把夫人请回来,他说道:“都怪我疑心生暗鬼,怀疑夫人清白,如今后悔万分,只怕她不肯跟我回来。”

柳生春说道:“王兄不必担心,小弟和你一起去请嫂子回来,你看怎么样?”

王有道十分感激,说道:“那太好了,柳兄愿意帮忙,拙荆肯定会听劝。”

王有道和柳生春吃了鹿鸣宴后,立刻赶往孟家。

孟鸣时见到女婿后吃了一惊,说道:“听说贤女婿高中,老夫在此恭喜了,只是已经把我女儿休了,还来做什么?”

柳生春说道:“老先生,令爱的事,我已经跟王兄说清楚了,和令爱一起避雨的就是我,王兄十分后悔,今天我俩特意来接令爱。”

孟鸣时听他这么说,赶紧进去告诉女儿,孟月华听说以后大喜过望,说道:“既然他来了,我就出去见见他,证明我的清白。”

柳生春看到她走出来,走上前作了个揖,说道:“嫂子,之前的事都是误会,王兄已经知道错了,嫂子大人大量,就别再提了。”

王有道也上前说道:“我一时气短,冤枉了贤妻,如今真相大白,跟我回去吧。”

孟月华还在生他的气,一句话也不说,孟鸣时夫妻俩赶紧上来劝,柳生春也过来劝,王有道再三谢罪,她才答应回去。

王有道赶紧雇了轿子,孟鸣时夫妻俩要亲自送女儿回家。

到了王家,酒宴早就准备好了,酒过三巡后,柳生春说要告辞,王有道说道:“柳兄没回家就来帮我,嫂夫人在家肯定等急了,我就不多留你了。”

柳生春听后叹了口气,说道:“小弟的妻子已经去世三年多了。”

王有道大吃一惊,安慰道:“柳兄现在中了举,也该考虑续弦了吧?”

柳生春说道:“我家境贫寒,还没有找到合适的。”

王有道说道:“小弟有个妹妹名叫淑英,今年已经十八岁,柳兄要是不嫌弃,就让她做柳兄继室,怎么样?”

孟鸣时听后马上说道:“这可是大好事,就让我来做媒吧。”

柳生春还想推辞,孟月华走出来说道:“今天就是黄道吉日,趁着各位亲友都在,就让我爹做媒,把这桩亲事定下来吧。”

亲友们一起劝说,柳生春单身三年也难熬,就坡下驴答应了。

柳生春和淑英婚后情投意合如胶似漆,第二年就生下了一位千金。

不过他才学一般,虽然多次进京会试,都名落孙山,后来做起了生意,成了当地有名的富翁。

故事出自《欢喜冤家》。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