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11月28号,刘少奇的妻子王光美又回到了她以前来过的地方,再次去韶山参观了毛主席以前住过的屋子。
过了好多年,一切都变了样。王光美心里头五味杂陈,啥话也说不出来。要走的时候,她留下了一句很有深意的话:
深深怀念我们伟大的毛主席!
——学生名叫王光美
1983年12月差3天到的时候,也就是11月28日那天。
【一、往事如烟,王与刘的爱情故事】
王光美,1921年到2006年间在世,老家在天津,她是刘少奇的妻子。1921年,王光美在北京出生,40年代时,她在北平的辅仁大学上学。
1946年,王光美在延安碰到了刘少奇同志。后来,王光美的孩子还好奇地问过她,说爸爸平时那么严肃,你俩到底是怎么认识的,又是怎么相处的呢?
“其实,事情经过挺直接的。”王光美说道。
那时候,毛主席的警卫参谋龙飞虎和王光美在同一个食堂用餐。因为龙飞虎以前在北平军调处给叶剑英同志当过秘书,两人就有了在食堂一起吃饭的机会。吃饭时,龙飞虎跟王光美说,晚上杨家岭有个舞会,谁想去都可以参加。
舞会上,龙飞虎同志把王光美引荐给了刘少奇。
刘少奇同志向王光美询问了北平,特别是学校那边的情况。由于他之前在北方局当中央代表时就在北平工作,所以对北平的事情一直很上心。
这是王光美和刘少奇的初次见面。那时候,王光美并不清楚刘少奇在党里的地位,只是偶尔在党的文件里瞧见过他的名字,晓得他是中央的领导。
这次见面挺平常的,就是一个领导跟年轻人聊了聊天,他们之间没啥别的意思。
之后,王光美被请去和刘少奇同志单独见个面,还被留下一起吃午饭。可王光美已经吃过饭了,就对刘少奇说:“我已经吃饱了,你慢慢享用吧。我就在这儿等着,瞅瞅你都吃了些啥。”
接着,刘少奇从自己抽屉里掏出几颗珍贵的黑冻梨,递给王光美品尝。对他来说,这些冻梨可是很难得的美味呢。
1947年3月份,国民党的飞机对延安进行了轰炸。到了3月12日,中央的一些领导,像刘少奇、朱德、任时弼他们,得带着部分中央机关的工作人员,从延安撤离,去子长县的瓦窑堡。这时候,王光美加入了土地改革的工作队。
午饭时分,王光美和刘少奇、邓颖超等人在一块儿吃饭。吃饭过程中,刘少奇问起了王光美她们土改工作队的一些具体事情:“你们都学了哪些文件?是哪天进的村啊?……”
吃完饭,走到大门口,刘少奇问王光美:“你是想在这儿参与土地改革,还是跟我们一起去晋察冀?到了那儿也能搞土改。”
王光美觉得土改的任务还没彻底搞定,所以就跟刘少奇说了不。
其实,王光美这次没明白刘少奇的心思,所以,他们俩就像平常一样分开了,恋情也没发展起来。
这段时间,王光美和刘少奇都各自忙碌,彼此之间很少联系。
1948年春天时,王光美按照组织的吩咐,告别了晋绥的土改工作地点,动身去了西柏坡。
由于工作原因,王光美和刘少奇经常打交道,慢慢就变得熟络了,两人之间也萌生了情愫。
相处了一段时间后,两个人从陌生变得熟悉,最后坠入了爱河。
从那天起,他们俩一起走过了20年的时光。
【二、重回“婆家”,瞻仰刘少奇的故居】
这二十年里,王光美有十九年的时间都在给刘少奇当秘书。
和王光美在一起的时光里,刘少奇同志的革命往事,她都一一知晓。而且,刘少奇的宽容大量、学识渊博、以身作则、德高望重,都让王光美深深地爱上了他,感情十分真挚。
1983年11月27号,王光美走进了刘少奇的故乡——湖南省炭子冲,心里充满感情地参观了刘少奇的老房子。
村民们一听说王光美要来,早早就挤满了刘少奇老屋的门口。
王光美刚下车,立马就被人群团团围住。她很自然地跟乡亲们逐个握手,嘴里还亲切地说着:“我离开这儿已经22年了,22年都没见大家了,乡亲们好,同志们也好!”
这其实已经是王光美第二次到访炭子冲了。头一次是在1961年的5月份,她和刘少奇一块儿回老家进行考察。
对王光美来说,这是她头一回踏进“夫家”的大门。
那次,她在炭子冲待了整整七天六晚,村里的乡亲们也都认识她并且和她熟络了起来。
王光美同志一路走来,发现这儿的社员们都富裕了,满眼都是新建的房子,大家也都打扮得花枝招展。她跟县里的领导说:“你们领导工作挺到位的!这都得感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好策略、好方针。我觉得,只要大家一心一意跟着党的路线政策走,以后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红火。”
王光美同志说得在理。只要……
“舅妈,舅妈!”这喊声把屋里人的谈话给打断了,一看,是刘少奇的外甥女鲁新秀来了。
王光美站起来,拉着她的手问道:“新秀,最近过得咋样?”
“舅妈身体健康就行!”新秀说道。
两个人坐下来后,就开始聊起天来。
下午三点,王光美在乡亲们的陪同下,走到了刘少奇母亲的坟前。她在婆婆的坟上插了树枝,还一连鞠了好几个躬。
王光美要离开乡亲们了,来给她送行的人特别多,就连炭子冲那位九十多岁的老奶奶也拄着拐杖来送她。
车子眼看就要启动了,王光美满心不舍地向围在那儿的乡亲们挥手告别。可乡亲们密密麻麻围了她好几圈,谁都不想让她走。
王光美眼里闪着激动的泪光,她深情地跟乡亲们讲:“我今天终于回来了,可惜没法儿见全县的每一个人。现在,我就借县广播站向大伙儿问个好,愿你们身体棒棒的,家庭和美幸福!”
“嘟!嘟!”车子发动了,王光美告别了炭子冲,接着去参观毛主席的老家。
【三、韶山缅怀,继瞻毛主席的故居】
11月28号一早,王光美不顾路上奔波的辛苦,坚持要再去韶山走一趟,还说非得再去主席的老家瞧瞧不可。
韶山的乡亲们远远瞧见王光美,就忍不住大声喊了起来:“看,王光美来啦!”“刘少奇的太太到啦!”
王光美跟乡亲们热情地握了手,还不停地朝大家点头打招呼。
之后,带着对毛主席深深的怀念,王光美走着到了毛主席的老家。站在门前,她出神地望着门上的七个大字:“毛主席以前住的地方”。
游览毛主席老家时,王光美瞧得特别认真,她真心实意地对韶山的朋友们说:“我一直都很佩服毛主席。毛主席说过自己不是天才,但也绝不是普通人。现在,我对这话体会更深了。”
走到名为“韶山风物耐人思”的最后一个展厅时,王光美带着她的孩子们一同迈了进去。
展厅里挂满了领导人和名人来韶山参观的照片。你看,有彭德怀、朱德的身影;董必武、聂荣臻也来过;陈毅和他的夫人同样留下了足迹。当然,还有王光美和刘少奇在1961年4月访问韶山时的合照。
刘源望着墙上挂着的那张爸妈访问韶山的照片,激动地喊道:“老妈40岁那年可真美啊!”王光美听到儿子这么说,心里乐开了花,不由得回想起建国前的那些日子。
深深怀念我们伟大的毛主席!
——学生名叫王光美
1983年12月快到来的时候,具体是28号那一天。
1998年11月,快到刘少奇诞辰一百周年了。王光美多次强调:“纪念少奇百周年,可别跟主席比,主席的伟大和地位无人能及。千万别干那种既费力又费钱的事儿。”这些话,她后来也跟家乡来的其他同志重复了好多遍。
之前,湖南卫视因为要拍一部叫《少奇与人民》的专题片,所以就联系了王光美。
在访谈里,王光美被深深打动,翻出了女儿们小时候上学的日记,这里面有的还是宋庆龄送给她们的礼物呢。
她拿起女儿刘亭亭1963年写的那本日记,脸上洋溢着母爱,一边翻一边笑着说:“瞧瞧,写得可真仔细,日期、标题都用的是花体字,整整齐齐的。”日记里,小亭亭在很多地方都写着“要做毛主席的好孩子”,跟那时候很多普通孩子一样,留下了很深的时代烙印。
2006年10月13日,王光美在北京因为生病医治不好去世了,终年85岁。
【结语】
灯油耗尽光依旧亮堂,蚕丝织成锦缎暖人心。王光美到了晚年,依然忙着为“幸福工程”出力,真心实意地帮助那些贫困的母亲。
只要身体没问题,她都会热心参与,凭借高超的政治头脑、全身心投入的工作态度以及崇高的人格魅力,让“幸福工程”从小到大,稳稳当当地朝着好的方向前进。
哎,我们深深怀念王光美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