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汉景帝的老师,也是汉景帝的重要谋士。他是大汉帝国的首席策划师,也是权谋博弈的替罪羊。他为人严峻刚直又苛刻心狠,他满腹经纶又缺乏政治谋略。他精于政治却糊涂于人情,只知谋国却不知谋身,最终落得个腰斩于市的下场。
他就是大汉第一背锅侠:晁错。
晁错,颍川郡人(今河南省禹州市)。西汉时期大臣、学者、政治家、文学家。
公元前200年左右,晁错出生于颍川。年少时的晁错,拜在张恢门下,研习法家思想。在那个时代,法家思想强调以法治国,主张通过明确的法律条文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注重法律的权威性与实用性。其倡导的“法不阿贵”和“一断于法”等理念,对社会秩序的构建有着重要意义。
晁错在张恢的教导下,深入研习法家学说,对其重法、重刑、重势的思想有了深刻的理解与领悟。这种对法家思想的深刻认知,为其日后在政治生涯中主张以法治国、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汉文帝时期,晁错凭借出众的文才被朝廷征召,担任太常掌故一职。
此职位主要负责收集、整理和编写历史与文化资料,在当时的朝廷中起着传承文化、记录历史的重要作用。虽然类似于当今的国家智库研究员,但在职责范围和工作方式上仍有很大不同。太常掌故主要围绕历史文化领域开展工作,而现代国家智库研究员则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为国家决策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建议。
后来,晁错又被朝廷派遣,跟随儒学大家伏生学习《尚书》。《尚书》作为儒家经典之一,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和治国理念。通过学习儒家思想,晁错将儒家的仁爱、民本等思想与法家的法治观念相融合,成为了一位儒法贯通的通才。这种独特的知识结构使他在看待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时,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分析问题的本质,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更具可行性的策略。
晁错学成归来后,先后被任命为太子舍人、门大夫、太子家令。
晁错就是在这个时候,与后来的汉景帝刘启相识的。
刘启为太子时,晁错担任太子家令,相当于太子府的大管家,精心料理着府中大小事务。在与太子刘启的相处中,晁错凭借能言善辩的口才和切中要害的分析能力,深得太子的喜爱与信任。刘启亲切地称晁错为 “智囊”,可见晁错在太子心中的地位之高。《史记?袁盎晁错列传》中记载:“诏以为太子舍人、门大夫、家令。以其辩得幸太子,太子家号曰‘智囊’。”
成为太子刘启的智囊后,晁错在太子的支持下,多次上书汉文帝,提出诸多政见和建议。然而,由于当时汉朝国力尚在恢复之中,朝廷内部对于改革的意见并不统一,且外部匈奴威胁依然严峻,时机与条件尚未成熟。
汉文帝虽认可晁错的才能,认为他的建议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合理性,但出于稳定大局的考虑,未予采纳。不过,汉文帝对晁错的才华给予了高度肯定,将他提升为中大夫,以表彰他的忠诚和智慧。
成为太子刘启的智囊后,晁错在太子的支持下,多次上书汉文帝,提出诸多政见和建议。然而,由于时机与条件尚未成熟,汉文帝虽认可晁错的才能,却未采纳他的建议。但汉文帝对晁错的才华给予了高度肯定,将他提升为中大夫。
汉文帝时期,汉朝逐渐从汉初百废待兴的萧条中复苏,呈现出和平昌盛的迹象。
但在这看似繁荣的背后,却潜藏着不少隐患。
首先,强大的匈奴频繁侵略汉朝边塞,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匈奴的侵扰给汉朝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严重威胁到汉朝的统治。汉朝军队在与匈奴的对抗中,时常处于被动局面,朝廷实行的消极和亲政策也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针对这些困扰国家强大的弊病,晁错又向汉文帝提出了一系列整治措施和可行性方案。
公元前 169 年,晁错向汉文帝呈上一道《言兵事疏》。
晁错对匈奴态度强硬,坚决主张以武力平定匈奴。在这篇奏疏中,晁错认真总结了西汉以来抗击匈奴袭扰的经验教训,客观分析了当时汉匈双方的军力对比和对匈奴作战的基本规律。他提出了‘以蛮夷攻蛮夷’的思想,即利用匈奴内部的矛盾,联合其他少数民族部落共同对抗匈奴。
这一策略体现了晁错对国际关系的深刻洞察和战略眼光。他认识到,匈奴并非铁板一块,内部存在着各种矛盾和利益冲突。通过联合其他少数民族部落,可以形成对匈奴的包围之势,削弱匈奴的实力。
然而,当时汉朝的国力尚不足以执行这一策略。
一方面,汉朝需要集中精力恢复国内经济,加强中央集权;另一方面,联合其他少数民族部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外交资源,且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晁错的主张被汉文帝委婉拒绝。
不过,这项政策后来在汉武帝时期得到了大力推行。汉武帝时期,汉朝国力强盛,具备了实施这一策略的条件。通过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与西域各国的联系,汉朝成功地联合了月氏、乌孙等少数民族部落,共同对抗匈奴,为击败匈奴发挥了巨大作用。
《言兵事疏》未被采纳后,晁错并未气馁,又向汉文帝上书了《守边劝农疏》和《募民实塞疏》。
在《守边劝农疏》中,晁错深入剖析了秦朝戍边政策的失误以及匈奴民族的活动特点。他提出了 “移民实边” 的主张,即通过以免罪、拜爵、免除徭役赋税等优惠政策,吸引百姓移民到边境地区。这些百姓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必然会主动与匈奴交战,这样就可以免去从朝廷派兵对付匈奴的麻烦。
为了使 “移民实边” 的工作做得更好,晁错在《募民实塞疏》中对如何安置移民生活提出了具体措施。
“移民实边” 属于一种积极的防御策略,得到了汉文帝的采纳,并立即付诸实施。
这个政策堪称远见卓识的奇策,不仅在当时起到了防御匈奴的作用,而且开创了历代屯田政策的先河,对后世影响也十分巨大。
公元前 168 年,晁错再次向汉文帝呈上一篇《论贵粟疏》。
在这篇奏疏中,晁错细致分析了农民与商人之间的矛盾。他指出,商人通过囤积居奇、操纵物价等手段获取巨额利润,而农民却在繁重的赋税和劳役下苦苦挣扎。这种矛盾不仅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削弱了国家的经济基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晁错提出了重农抑商、入粟于官、拜爵除罪等一系列主张。
重农抑商政策旨在鼓励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限制商人的势力,防止商业过度发展对农业造成冲击。
入粟于官和拜爵除罪则是通过奖励农民向国家缴纳粮食,给予他们爵位和免除罪行的机会,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国家的粮食储备。
汉文帝欣然接受了这些建议,这些主张对当时的发展生产和巩固国防都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在经济方面,重农抑商政策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增加了国家的粮食产量和财政收入。入粟于官和拜爵除罪则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提高了国家的粮食储备,为国家的经济稳定提供了保障。
在国防方面,充足的粮食储备为军队提供了坚实的后勤支持,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实力。
这些主张为汉初的经济发展和“文景之治”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公元前 157 年,汉文帝去世,太子刘启继位,史称 “汉景帝”。
汉景帝继位后,作为老师和深受信任的谋士,晁错自然也地位提升,被封为内史,正式进入权力中枢。
在汉景帝的支持下,晁错获得了施展抱负的机会。《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记载:“错数请间言事,辄得,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 每逢国家大事,汉景帝对晁错言听计从,宠信程度超过了九卿,许多法令是经他之手修改订立的。
丞相申屠嘉死后,汉景帝提升晁错为御史大夫,位列三公,地位愈加显贵。
公元前 155 年,继位两年的汉景帝,在父亲汉文帝的施政基础上,继续推行与民生息、减轻赋税、劝课农桑等政策,社会基本繁荣昌盛。
此时有一件事让汉景帝十分头疼,那就是各诸侯王拥兵自重、专制一方、骄横奢侈,他们时刻威胁着汉景帝的统治。
诸侯王们在自己的封地上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他们可以自行招募军队,铸造兵器。一些诸侯王还与匈奴勾结,企图对抗中央政权。在政治上,诸侯王们拥有自己的官僚体系,自行任命官员,不受中央政府的节制。他们在封地上实行独立的统治,征收赋税,制定法律,严重削弱了中央政府的权威。在经济上,诸侯王们占据着大片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他们通过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积累了巨额财富。这些财富不仅用于满足他们的奢侈生活,还被用于扩充军事力量,进一步威胁着中央政权。
在这个关键时刻,晁错向汉景帝提出了削藩的建议,并呈上了《削藩策》。
《汉书》记载:“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汉景帝最终采纳了晁错的建议,开始削藩。
但在削藩这个问题上,存在一个巨大的漏洞,那就是削藩的主意不能是汉景帝自己提出的,因为这些诸侯王不仅位高权重,是汉朝的根基,而且还是他们老刘家的骨肉至亲。一旦汉景帝自己提出削藩,很容易造成天下大乱。
所以,必须有人来背这个锅,而且这个人必须有足够的能力背得起这口锅。最后,晁错成了这个背锅侠。
晁错在劝汉景帝削藩的过程中,得罪了很多人。
首先,被削藩的诸侯王对他恨之入骨。这些诸侯王原本在自己的封地上作威作福,享受着巨大的权力和财富。晁错的削藩建议直接威胁到了他们的利益,他们自然对晁错充满了憎恨。
其次,朝廷中的大臣很多也反对他。尤其是大臣窦婴,他是窦太后的侄子,认为削藩风险太大,有可能会引发动乱。他不服晁错,二人争论不休,由此结下了梁子。
最后,晁错的家人也反对他。晁错的父亲千里迢迢赶到京城,劝晁错削藩是离间朝廷和刘姓诸侯王的家事,出力不讨好,不要这么做。但晁错不为所动,他坚定地认为削藩是为了国家的稳定和长治久安。晁错的父亲见劝不动儿子,心中万分悲凉,他不忍见到晁家灭门,回到家后,服毒自杀。《汉书》记载:“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让多怨,公何为也?’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吾去公归矣!’遂饮药死,曰‘吾不忍见祸逮身。’”
公元前 154 年,汉景帝下达削藩令。
削藩令下达后,吴王刘濞就以 “诛晁错,清君侧” 的名义,联合其他诸侯王起兵发动叛乱,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 “七国之乱”。
七国造反的消息传到都城后,汉景帝十分紧张。他问晁错如何应对,没想到晁错却傻眼了,他根本就没有考虑过这些问题。无奈之下,晁错向汉景帝提出御驾亲征,割地求和,杀袁盎等措施。
晁错提出御驾亲征,可能是考虑到汉景帝的权威和士气的重要性。在古代,君主亲征往往能够鼓舞士气,增强军队的战斗力。割地求和虽然看似妥协,但在当时的紧急情况下,也可能是为了争取时间,稳定局势。杀袁盎则是出于对局势的误判,他认为袁盎与吴王刘濞有勾结,可能会对朝廷造成更大的威胁。
晁错的这些建议在当时的情况下存在很大的风险,更不能直接解决问题,汉景帝听后理都没理他。
可见晁错并不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和谋士。
昔日与晁错有过节的窦婴抓住机会,将七王叛乱的矛头指向了晁错。而大臣袁盎也建议汉景帝杀了晁错,以平息七国的叛乱。紧接着,以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为首的大臣联名弹劾晁错,请求汉景帝处死这个乱国之臣。
此时的汉景帝只想尽快解决问题,其他的什么都不在乎。于是,汉景帝头脑一热,采纳了他们的建议。随之,身穿朝服的晁错,被骗到街市,处以腰斩,全族被灭,无一幸免。《汉书》记载:“乃使中尉召错,绐载行市。错衣朝衣,斩东市。”
或许晁错到死也不明白,自己无私无畏,一心护主,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
晁错死后,叛乱并没有平息。汉景帝派出大将周亚夫,几乎倾尽全国之力,历时三个月,才将七国之乱平息。
经此一战,各诸侯王的势力受到了致命打击,实力大不如前。这为后来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彻底解决各诸侯国的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从长远来看,晁错无疑又是最大的功臣。
纵观晁错的一生,他少年勤奋,矢志不渝,才情横溢;青年奋发,辅佐君王,治国安邦。他胸怀天下,心系苍生,提出改革,力主削藩,为国家的统一和稳定立下汗马功劳。然而,他命运多舛,因忠直而招祸,因改革而触怒权贵。他的忠诚和直言不讳在那个复杂的政治环境中,成为了他的致命弱点。最终,他含冤而逝,令人扼腕叹息。
晁错的死,既是他自己对现实认知的不足,也是时代的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