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仅用十年从村支书升任省委书记,4年后却毅然辞职,这是为何?

一位小兵的历史 2023-08-30 14:40:17

前言:

鲁迅先生曾说过,中华民族从来不缺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湖南省长峪铺中就有这么一位平凡却又传奇的女子,她名叫黄炳秀,家境贫寒,目不识丁,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最普通的人却干出了最伟大的事。

不过十多年的时间,她就从一个贫困山村的村支书成长为了湖南省的省委书记,百姓们无不拍手叫好,可令大家都没想到的是,黄炳秀身居高位仅仅四年后,她就主动辞去了职位,这究竟是为什么?黄炳秀又是怎样成为万人敬仰的“女中豪杰”的?

贫山瘠土中孕育出的希望:

黄炳秀出生于1938年,正是战火纷飞的年代,她的家乡是湖南省的长峪铺村,这里可谓穷山恶水,自然条件十分恶劣,是个有名的贫困村。

村里只有900多人,耕地面积虽不少,但一亩地仅能产出两百多斤粮食,当地人自己都说这个穷山坳是瘦坡烂地干溪沟,十年中恐怕得发生九场旱灾,农民忙到头来也是颗粒无收,有女儿的人家千万别嫁进来,否则年复一年只能吃苞谷面糊拌野菜的稀粥,一代一代穷无尽头。

而黄炳秀家自然也不例外,其父黄大金看着怀里的女儿,是又喜又愁,这是他第四个女儿,在那个普遍重男轻女,缺少劳动力的年代,周围邻居们都劝他把黄炳秀送出去,但黄大金却咬牙拒绝了。

一大家子人挤在一个破茅草房里相依为命,可厄运专挑苦命人,黄炳秀刚刚两岁时,他们的草屋就被大火烧毁,一家人被迫四处逃亡,三年之后,他们才又回到村子中,借住在亲戚家。

黄炳秀从小到大没穿过一件像样的衣服,无一不是里三层外三层的补丁,而脚上包裹着的棕片包笋壳叶便是她的鞋子。她跟着父亲学编斗笠,学干农活,小小年纪便承担起重任。

虽然生活的苦难压得他们喘不过气,但是黄大金却一直教育女儿要乐观积极,不懈奋斗,他为女儿起的“炳”字便是光明的意思,无论身处怎样的黑暗,只要心怀光明,那光明就一定会到来。

终于,新中国成立了,一切都开始有了好转,村里也响应政策开起了学堂,黄炳秀的父母也拿出微薄的积蓄供黄炳秀读上了书,在四年时间里,黄炳秀不肯有任何懈怠,拼命地学习、读书,虽然最后还是因为贫困而辍学,但黄炳秀已经非常感恩。

而黄炳秀不仅悟性高,勤奋刻苦,还非常乐于助人,村民有了困难,她总是第一时间站出来帮助他们,无论事情大小,她总是尽心尽力,村民们对黄炳秀也充满感激之情,而此时她不过也才是个16岁的孩子。

1954年,村子里又成立了长洪初级合作社,村民们一致推选黄炳秀为出纳员并兼任社委,走到工作岗位上的黄炳秀更加任劳任怨,遇到任何困难,她都要打头阵,永远是吃苦最多,出力最多的人。

就这样,黄炳秀一路脚踏实地,又被当选为高级合作社的副社长,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成为党员后,她更不敢懈怠,继续积极响应国家发展农村的号召,由于工作出色,19岁的黄炳秀又成为了村子里的党支部副书记。

从小的磨练让这个看起来柔弱的姑娘有股不服输的韧劲,她深知家乡的困境,便决心要干出一番事业,黄炳秀继续升任为党支部书记,并在1960年评为湖南省“三八红旗手”,十里八乡的人都听说了贫困村出了个女中豪杰,村里人甚至评价黄炳秀是“改天换地的巾帼英雄”。

然而这些赞许与夸奖却让黄炳秀更加焦虑,虽然村子里的情况已经有所好转,但是还是没有实现大的进步,直到1964年,受到启发的黄炳秀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农业学大寨,敢叫日月换新天:

当时的中国有句最知名的口号“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山西大寨原本是一个贫困山村,但是其社员们却大胆开凿出了梯田,让粮食产量翻了数倍,这也成了全国学习的优秀范例。

而参加完省级“贫代会”的黄炳秀也深受震撼,她想到,平常乡亲们都说自己改天换地,如今何不真的来改一改!

黄炳秀心一横,决定来个“劈石造地”,原来当地之所以粮食产量上不去,就是因为遍地都是石头与天坑,石灰岩集中于此,是非常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几乎不能蓄水,任何粮食作物都很难存活。

再加上仅有的那点珍贵土地也都在地主富农手里,其他百姓要想生存除了给他们做工就是去流浪要饭。

黄炳秀决定劈开这些石头,填上这些天坑,治山治土治水,没有土地就自己造出土地!然而这个大胆想法却让一些村民有些微词,他们都觉得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但黄炳秀坚定的说:“好日子不是等来的要来的,而是奋斗出来的!山西大寨能实现的,咱们村子也一定能实现!”

于是在黄炳秀和其他大队干部的带领下,长峪铺村民们开始了十多年的改造工程。

劈石造地对现在来说是“小菜一碟”,但在当时那个没有任何机械帮助的年代中,其难度不亚于登蜀道,上青天。

村民们就靠着铁锤钢钎炸药等最原始的工具,在十多年里,整个村庄共计进行了6000多次爆破,移走了超过17万立方米的岩石,填平了58个天然洞穴,修筑了300多条总长50多公里的岩石墙。

村民肩扛手提,用扁担挑进来了20多万立方米的土壤,成功建成了千亩梯田,此外,还修建了两座水库和近两千米长的主渠道,支渠长达一万三千多米,挖掘了40多个山塘,并建造了80多个蓄水池。

还把之前最易水土流失的土地变成了水土肥料都能留存住的“三保地”,黄炳秀与当地干部、村民最难得的就是既敢于吃苦,又不懈学习,懂得因地制宜,把农业与科学相结合。

在众人的努力下,长峪铺不仅改变了地貌,还创造出了“两季三熟”,这种生产模式让粮食产量大大提高,亩产突破千斤!人均收入几百元。

就这样,长峪铺不仅把“贫困村”的帽子狠狠摔到了地上,还成了农业发展的标杆,黄炳秀也因此名声大噪,一路升任至了湖南省委常委、书记,历任各种要职。

不忘初心:

然而这些光环却没有让黄炳秀忘记初心,而且在那个年代,虽然她已经是省委书记,但是工资也并不高,她的生活一如既往地清贫朴素,而且她仍在心心念念着自己的家乡,于是在任职仅仅四年后,黄炳秀就主动提了辞职,重新回到了家乡,回到了基层。

虽然她的职位也一直做变动,但她为国为民做实事的一颗红心却从未改变,她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她却从实践中汲取到了最宝贵的营养,她的远见卓识、高尚情操、家国情怀成就了她的传奇,成就了长峪铺的传奇!

0 阅读:20

一位小兵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