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人物解读第五十九期:“申辰之乱”并不是一个结束,而是一个开始。
01
申辰之乱后,我的父亲和长柏哥哥都升了官。
我那有些单纯的五姐姐,拉着我的手兴奋地说:“六妹妹,都说大难必死必有后福。这场祸事太可怕了,不过,也算结束了吧,咱们家以后的日子,会一帆风顺的。”
我笑着点头,却在心里暗叹道:哪有那么简单,至少还得有一场清算,外加一个新储君。
果然,申辰之乱不久后,老皇帝就出手了,从清算到册立新储君,让我这个足不出户的小庶女,都感慨皇家的人啊,心眼都是筛子做的。
02
清算——四王爷、六王爷一个都跑不了。
在清算之前,老皇帝先是安抚了在这场祸事中,彻底成了孤儿寡母的德妃与三王妃婆媳。
他又顾念儿媳三王妃孤苦无后,就让六王爷的小儿子,继续做三王府的嗣子。
其余名将大臣,也按照功劳大小,依次升职加薪。
而清算的第一个人,当属四王爷一党。
小荣妃和四王爷的母亲淑妃自尽,四王爷直接被赐死。他的儿女被贬为庶人。
再者,就是六王爷。
如果不是六王妃与嘉成县主为了一己私欲,害死了荣飞燕,小荣妃也不会成了四王爷一党,还联手制造了申辰之乱。
而六王妃母女胆敢如此妄为,便可联想到,一定是六王爷在藩地也有恶行,才会这般纵容妻女。
于是,老皇帝怒了,夺了他的郡王位,只是闲散宗室了。
果然,在皇家,亲情都是淡泊的。
03
册立新储君——最大潜力股五王爷却被踢出局。
当时,三王爷和四王爷争夺储君之位时,老皇帝是看着这个儿子也喜欢,看着那个儿子也心疼,久久下不了定论。
可三王爷过世,四王爷被赐死后,他立刻就行动了——册立了八王爷的母亲李淑仪为后,已故三王爷的母亲德妃为皇贵妃。
紧接着,老皇帝就宣了八王爷进京。
按照嫡长的立法,当立五王爷。
而且,八王爷和五王爷也没得比。
八王爷的母亲是浣衣局的宫女,偶得宠幸生下八王爷,就再也没有见过皇帝了。
八王爷就藩的地方是蜀边,相比其他王爷,这里地处偏僻。
五王爷就不一样了,他的母亲是当时奉国大将军的嫡女,只是可惜早逝了。
不过,听京城的一些八卦说,五王爷残暴,素来不得老皇帝喜欢,早早地就往外地就藩。
可五王爷并没有收敛,就藩立府后,他的外祖父奉国大将军,又给他送了不少能臣干将过去。
在这些人的筹划下,五王爷在皖西权势滔天,地方官吏非但不敢言语,还多有帮纵。
最后,病弱的老皇帝终究还是为天下苍生考虑的,直接册立皇后,让八王爷成了嫡子,将五王爷提前踢出局。
不过啊,这八王爷进京的速度委实有点慢,让我们等了好几个月。
我成婚后,夫君顾廷烨给我讲了八王爷进京历险记后,我才惊呼真的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啊!
04
原来,老皇帝旨意刚到蜀边时,王府的护卫就擒杀四五拨刺客,半个王府血流成河。
可这即将到手的泼天富贵,谁也不愿意放弃啊,更何况是万人之上的天子。
于是,八王爷进京了。
谁都知道,进京路上的凶险,就分了两路人马出发。
明路上是八王爷的妻弟沈从兴。毕竟,他做了十几年王府侍卫统领,知道他的不在少数。
暗路是我的夫婿顾廷烨。那时候,他已经开始帮着八王爷做事,却不经常露脸。所以,知道他的人很少。
沈从兴的那一路,十分艰辛,不知碰上多少次劫杀。
虽然,他们自称盗匪,口口声声喊着:“此树是我栽,此路是我开,要想过此路,留下买路财”。
可那拼杀起来的狠厉,有章法的作战,已经告诉所有人,他们就是勾结谋逆的卫所军队。
沈从兴也是一名猛将,带着王府里的护卫拼杀,几乎送掉了性命,同行的钟家兄弟没了二弟和一个侄儿。
快到直隶地界时,顾廷烨这一路也遮掩不住了。
老耿拼死殿后,一条胳膊一条腿差点就残了,还赔上耿夫人两个兄弟的性命。
顾廷烨护着皇上杀出一条血路,直到看见城门,九门提督领兵出城来接,他们所有的人,才松了一口气。
我不禁感慨一句:“好一把九五之尊的宝座,不知染了多少人血!”
可,这并没有结束。
05
八王爷登基为帝后,北疆羯奴五支作乱,集结草原鞑靼残部,兵锋直指京畿重地。
紧接着,被踢出局的五王爷谋反,亲领府兵及谋逆卫所兵士十万,北上‘反正’。
据说,五王爷集结了十万兵马。
荆王从谋反到被击败持续了半年多,直到五王爷逃至小商山上,被亲兵刺杀献首,才算结束。
历来帝位之争都是惨烈的,可老皇帝要是能早日册立储君,也许就不会有申辰之乱,更不会有五王爷的谋反。
其一:早日册立储君,就不会有三王爷和四王爷两派人马的持久较量。
其二:普通人家都重视子嗣,如果自己没有儿子,就趁早打算过继嗣子。襄阳侯府就是这样,老侯爷只有平宁郡主一个女儿,所以,他早早就查看嗣子人选。
皇家又不同了,储君若无子嗣,那么就要及时更换人选。既然,老皇帝心里在三王爷和四王爷之间摇摆不定,就要早早谋划。
到底是三王爷过继嗣子,还是册立四王爷的母亲淑妃为皇后,让他成为嫡子后,再册封储君。
可老皇帝什么都没有做,他一直防备儿子们造反,却忘记了,这“反”的根源,是因他没有册立储君造成的。
而八王爷登基为帝后,也是步履艰难。
06
艰难之一:没有可依靠的母族、妻族。
八王爷的母亲是浣衣局的宫女,自然没有得力的娘家,她生下八王爷后,再也没有见过皇帝。
所以,不受宠爱的八王爷被指到极偏僻的穷山恶水就藩。
根据这样的连锁反应,京中的权贵不会脑袋抽筋到把女儿嫁给八王爷。所以,八王爷的妻子出身也定然不高。
唯一能指的上的,只有小舅子沈从兴。
艰难之二:官员各成一派,误导八王爷做出错误决定。
老皇帝之所以在三王爷和四王爷之间徘徊那么久,就是因为两个王爷的母祖都非常庞大。
自古,后宫和前朝是息息相关的。
所以,三王爷和四王爷的身后,集结了文官武将无数。
虽然,四王爷倒了,他的母亲也自尽了。可三王爷的母亲被册立为皇贵妃了,老皇帝过世的时候,还嘱咐八王爷要多加照拂这位名义上的小妈,和她的家族。
于是,老皇帝驾崩后,朝中有人上奏折提请也立德妃为太后,两宫并立。
07
艰难之三:老皇帝给八王爷留下的后患。
老皇帝将三王爷的嗣子留了下来。三王爷曾是昭告天下的储君,这位孩子能做曾经储君的嗣子,定然是有才学的。
当初,老皇帝病重时,众人劝立这个嗣子为储君。那时候,老皇帝还没有病糊涂,知道立个儿皇帝怕会出乱子,才力排众议,立了八王爷的母亲。
所以,哪怕八王爷已经是皇帝,只要他出现点意外什么的,这个嗣子是可以名正言顺称帝的。
而且,圣德太后出身西北望族,数十年来其家族在地方盘根错节,姻亲遍地,把持西北军政。已过世的三王爷一脉在京城经营了多少年,明里暗里盘根错节。
她又代掌凤印多年,其根基之深厚非旁人可比。被册立为圣德太后,又有了绝对的话语权。
八王爷自然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所以,利用羯奴的事件,把圣德太后的父兄都从边关上撤了下来。
所以,我第一次进宫时,圣德太后就曾对顾廷烨说:“当初羯奴来来犯,皇上(八王爷)事急从权,便叫我父亲兄弟从边关上退下来,如今边关太平了,不知边贸可复否?”
其实,圣德太后心里是清楚的,她的父兄既然已被八王爷扯了下来,想要复位,就很难了。
08
这样骄傲的人,怎么能忍受掣肘。
圣德太后故意用两宫待遇的事情,让官员在朝堂上讨论。甚至,还通过官员的口说出:"以年资论算,让圣德太后住到更大更尊贵的东侧后殿。”
可圣德太后忘了,她既没有名正言顺册立过皇后,也不是皇帝(八王爷)的亲妈。
而且,皇帝已经不是初登帝位的毛头小子,利用人海战术,就能把他绕糊涂,就像当初册立她为太后那样,给她更高的待遇。
于是,皇帝和圣德太后的较量,就像是一把悬在房梁上的利剑,早晚有一天,会爆发的。
想到这里,我又瞧了一眼正在烛台前啃书的顾廷烨,不禁深深地感慨:“”哎,这就是天家残酷的争斗,可我等小民,只能抱一个大腿……”
小仙儿有话说:《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资深小迷妹,最近在翻阅原著时,发现书中的宫斗夺嫡,虽然占比不多,却也是惊心动魄。
您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