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是一位智慧的导师,它以四季的更迭,教会我们生活的节奏。”
随着春风的轻拂,万物复苏,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雨水。在2月18日18时7分,当太阳的位置刚好到达黄经330°时,我们正式步入了雨水节气。这个时节,冰雪消融,细雨绵绵,大自然以它独有的方式,告诉我们春天的故事已经悄然开启。

(2月18日)18时7分,当太阳的位置刚好到达黄经330°时进入雨水节气
雨水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公历2月18日至20日之间交节。此时,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气温回升,降水量开始增多,万物开始萌动生长。雨水节气的到来,标志着春天的正式到来,也预示着农事活动的开始。在这个时节,农民们会根据雨水的情况来安排农事活动,以期获得丰收。
雨水节气的气候特点主要表现为气温回升、降水量增多。随着气温的升高,冰雪逐渐融化,河流开始解冻,大地回春,万物复苏。同时,雨水节气的到来也带来了湿润的气候,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然而,由于此时气温波动较大,早晚温差明显,因此也需要注意保暖,避免感冒等疾病的发生。
在古代文献中,雨水节气被视为调养身体、顺应自然的重要时期。《黄帝内经》中提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这表明春季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人体也应该顺应自然规律,调整生活习惯,促进身体健康。
雨水节气作为春季的开始,古人认为此时应该采取一些行动来调整自己,以顺应时节的变化。这些行动包括调整饮食、起居、情绪等方面。在饮食上,应该注重清淡、甘润,避免过于油腻和生冷的食物;在起居上,应该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晚睡晚起;在情绪上,应该保持平和、愉悦的心态,避免过度操劳和动怒。这些措施都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为全年打下良好的基础。
雨水节气,老辈人提醒,无论多忙,建议“1要拉,2不做,忌3样”
在雨水节气这个重要的时节里,老辈人总是会给我们许多宝贵的建议。他们告诉我们,无论生活多么忙碌,都要注意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以适应时节的变化。

雨水节气“1要拉”:拉保保
所谓的“拉保保”,其实就是说在雨水节气这天,要给孩子认个干爹干妈。这是旧时人们为了祈求孩子能够顺利、健康成长而采取的一种民俗活动。虽然现代社会已经很少见到这种习俗,但它背后所蕴含的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期盼和祝福却是永恒不变的。
在雨水节气这天,一些家庭会举行“拉保保”的仪式。他们会选择一个德高望重、身体健康的人作为孩子的干爹或干妈,并通过一系列仪式来确立这种关系。这种习俗不仅体现了人们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也传递了一种亲情和友情的温暖。
当然,在现代社会,“拉保保”的形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仪式和习俗,而更多地成为了一种象征和寓意。我们可以将这种习俗理解为对孩子健康成长的一种祝福和期盼,同时也提醒我们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陪伴。

雨水节气“2不做”
1、不过早脱掉棉衣
雨水节气虽然气温回升,但仍然会有寒冷的天气出现。此时如果过早脱掉棉衣,很容易因为受凉而引发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疾病。因此,在雨水节气,我们要注意保暖,不要急于脱掉棉衣。尤其是老人和小孩,他们的身体抵抗力较弱,更需要注意保暖措施。
2、不晚睡
雨水节气是春季的开始,此时人体的阳气开始逐渐生发。如果晚睡晚起,很容易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和免疫功能。在雨水节气,我们要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和晚睡。
充足的睡眠对于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身体恢复和修复受损的组织细胞,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同时,良好的睡眠也有助于调节情绪、缓解压力、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雨水节气“忌3样”
1、忌不开窗通风
雨水节气气候湿润,空气湿度较大。如果长时间不开窗通风,很容易导致室内潮湿、空气污浊。这不仅会影响居住环境的舒适度,还会增加患病的风险。因此,在雨水节气,我们要注意保持室内通风透气,及时更换新鲜的空气。
据科学研究显示,室内空气污染是引发呼吸道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开窗通风是降低室内空气污染的有效方法之一。
2、忌过渡操劳和动怒
雨水节气是人体阳气生发的时期,此时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都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过度劳累会导致身体疲劳、免疫力下降;而情绪波动则会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平衡,增加患病的风险。
适度的休息和放松对于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身体恢复和积累能量,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同时,保持平和的心态也有助于缓解压力、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在雨水节气这个重要的时节里,我们要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和劳动强度,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3、饮食上宜清淡甘润,少酸增甘以及少油腻生冷食物
雨水节气气候湿润,人体容易出现湿气过重的情况。因此,在饮食上我们要注意清淡甘润的原则,避免过于油腻和生冷的食物。同时,根据中医理论“五味入五脏”的说法,酸味食物入肝经,具有收敛之性;而甘味食物入脾经,具有补益之性。因此,在雨水节气我们应该适当减少酸味食物的摄入,增加甘味食物的摄入以调养脾胃。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蔬菜等;同时适当摄入一些具有健脾祛湿功效的食物如山药、薏米、红豆等。而油腻生冷的食物则应该尽量避免或少吃以减少对脾胃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