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无忌被朱元璋在背后使了绊子,当时他搞错了状况,以为是徐达和常遇春对自己不够意思,一气之下就隐居了。后来日子久了,张无忌和赵敏才慢慢想明白真相。可那时候,朱元璋已经当上了皇帝,张无忌和赵敏也只能认了这个现实。
赵敏打小就在顺天府长大,顺天府就是以前明朝的大都,明成祖朱棣的底盘。因此,她和张无忌就选了顺天府边上的上方山,去过他们的隐居生活。
赵敏在隐居的第二年生了个男孩,因为两人当年是因为黑玉断续膏才有了缘分,所以他们给孩子起了个名字叫张玉。
张玉打小就机灵得很,各方面都像极了她妈赵敏。除了跟着老爸张无忌练九阳神功、乾坤大挪移、太极拳这些武功,赵敏还老抽空教她怎么摆兵布阵,文武双全那一套。
张玉十八岁那年,偶然间撞见爸妈在聊天,提到了他们和当今皇上朱元璋二十年前的一些恩怨故事。赵敏开玩笑说,要是当时没被忽悠着离开明教,说不定现在坐在南京龙椅上的,就是张无忌那家伙了。
张玉听完这事后心里一直放不下,他虽然年纪不大,但心思比张无忌还深。当时他一句话也没说,只是默默地把这事记在了心里。
过了两年,那时候的燕王朱棣为了增强王府的力量,到处找有本事的人,就在燕王府里办了个比武大会。张玉瞒着爹娘去报了名,结果一下子就把少林出来的高手僧道衍、昆仑派掌门人的师叔李友直,还有丐帮的八代长老丘福威这些人都给打败了。因为他表现得太出色,所以就被封为了王府的护卫指挥。
1398年,朱元璋驾崩后,皇位传给了他的皇太孙朱允炆。朱允炆听从了身边亲信齐泰和黄子澄的主意,着手实施了削弱藩王势力的计划。
朱玉瞅准时机,跟燕王朱棣聊了聊眼下的局势,说现在好多藩王都对朝廷有意见,咱们正好趁这个机会起兵,打进南京,自己当王。谋士姚广孝也跟着出主意,说咱们可以打着“清除皇帝身边的奸臣”的旗号起兵。
朱棣是个非常有本事的人,老早就憋着要造反。1399年那会儿,他就开始给自己手下的人封官,先让张玉、朱能、丘福威当上都指挥使,又把李友直提拔成布政使参议,还让金忠做了燕府的纪善,姚广孝做了军师。他让大儿子朱高炽留在北京看家,自己则带着朱玉他们一路往南打去。
那年七月,建文帝让光明右使范瑶的亲戚耿炳文当上了征虏大将军,他带着三十万大军去了河北的河间、莫州、雄县这些地方,跟燕军对着干。
两边军队打来打去,谁也没占到便宜,燕军那边突然不动了。朱棣一看这情形,赶紧把张玉、姚广孝他们叫来商量对策。张玉站出来说,他想亲自带着王府里最厉害的三百多人,晚上偷偷去攻打耿炳文的大本营。朱棣一听,高兴得不得了,立马又安排未能和丘福威,让他们各自带着三万精兵,在两边藏着,准备偷袭。
晚上,张玉突然攻打耿营,靠着九阳神功的威力,他连续打了三个小时,一口气干掉了对方二十五位高手。耿炳文也挨了重伤,在亲兵的保护下,他赶紧逃回了南京。
张玉一战声名大噪,带着队伍势如破竹,1402年成功拿下南京。建文帝在宫里放了把火,之后就不见踪影了。
那年六月,朱棣坐上了皇位,开始大肆封赏有功之人。张玉因为在战场上表现出色,被封为了荣国公。到了第二年,张玉就派人去把张无忌和赵敏接到南京来一家团聚。可没想到,张无忌在来南京的路上,竟然得了瘟疫,没多久就去世了。第二年,赵敏也因为心里难受,整天闷闷不乐,最后也离世了。
张玉也算是帮张无忌报了仇。在张玉的带领下,张无忌这一脉在明朝逐渐壮大,后代中不少人还在朝廷里当上了官。一直到了清兵打进关来,张氏家族才开始衰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