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行动是真知的达成,知行合一,知与行密不可分,知而不行,等于不知,这是王阳明的心学,言之必行。一生命运多舛,历经磨难
小的时候,为了追求真理,因为格竹子,七天七夜没有悟出什么道理来,反而留下了咳血的病疾,这是一个心灵的磨难。
30出头的时候,历经仕途磨难,他反对宦官刘瑾专权,又遭到廷杖,贬到贵州。
他所经历的磨难,一方面折磨了他,一方面也成就了他。
王阳明的人生中,非常重大的一次转折,一次心灵的震荡,就是龙场悟道。王阳明悟出了“知行合一”的道理。
龙场悟道之后,王阳明经历了一次大事,就是宁王之乱,当时举国上下为之震动。但是王阳明只用了43天的时间,就平定宁王之乱。王阳明虽是文官,但是一生打仗,从无败绩。搞定宁王之乱之后,王阳明非但没有得到褒奖,反而被人诬陷,重新跌入谷底。
王阳明在这个时候提出“致良知”。
在王阳明去世之前的那一年,他又接到朝廷命令,让他到广西去平叛,这时候,王阳明的身体已经非常不好了,去还是不去?
一个老人家,给出的答案是:去。
但是,他再也没有能回到家中。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弟子问他,您还有什么话要说吗?
王阳明只答了八个字:“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心一片光明,一片坦荡,没有什么要说的了。
这也就是后人说的真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王阳明用自己的生命,真正践行了“知行合一”的道理。从小立志
那时,王阳明虽然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但是立志要趁早,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后来,王阳明随父亲去了京师,父亲是状元,就让王阳明去学堂念书,当时他兴致极高,学到一些道理,便想着去检验。
因为当时朱熹说过:“一草一木皆有至理。”
为了推究事物的道理,王阳明曾经七日七夜不吃不喝去格竹子。当时,王阳明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能够盯着竹子看7天,一般人真没有这样的定力。
后来,王阳明游历边关,想起了马援的话,发出了“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的感慨。
孟夫子曾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有志之士,纵使葬身野外,也不改其志向,真正的勇士,纵使在战斗中身首异处,也在所不惜。
王阳明,此时就立志,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坚守自己的志向,不为外物所扰,才能真正有所成就。
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任何事情,事前有准备就可以成功,没有准备就会失败。
后来,王阳明21岁中举人,28岁中进士,从此踏上了仕途。
35岁那年,挨了一顿毒打,差点丢了性命。
那年,宦官专权,刘瑾等奸臣把持朝政,忠良之臣惨遭残害,那段动荡的历史,后世称为八虎之乱。
王阳明因为反对宦官刘瑾专权,遭到30廷杖,被贬到贵州。
王阳明小时候,父亲就对他说过孟子的话:“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
当时,王阳明就抱定了以身殉道的决心,后来,王阳明与五十几位同僚被刘瑾诬陷,蒋钦三受廷杖,冤死狱中,戴显也身遭廷杖,伤重而亡。
这一次,虽然王阳明没有死,但却被贬谪到了千里之外的贵州龙场,那时他掌伤未愈,所幸有弟子徐爱一路相随。龙场悟道
去往贵州的路上,王阳明走了一年有余,初到贵州,就一病不起。
王阳明到了贵州之后,很是感慨,没想到自己活成了这个样子。
生于状元门第,少负天才之名,心慕圣人之道。熟读兵法,练就武艺,为求有朝一日能为国效力,为民除害,以仁义施于人民,成就君子之名。岂料遭陷害,受廷杖之责,九死一生。
于是,他就问自己,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在龙场,他问自己,什么是道?道在哪里?
他想起了孔夫子说的话:“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如果有人行道,却远离他人,那他的道,就不是真正的道。
王阳明在思考,夫子是说道必须通过人来体现吗?
此时的王阳明,身处逆境,还能想着求道,他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更接近于道?他悟出了,没有什么可以接近于“道”,其实就是自己的“心”而已。
曾经相信朱熹说的:“一草一木皆有至理。”但是,王阳明曾格竹七日,却未能悟道。如何直指大道?
他明白只有靠自己,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是理,大道求的就是本心。
王阳明,豁然贯通,认为万物皆备于我,仁德的心,良知的心,心中贯通人心,治灵万物皆备于我,备于我心,我心即是你,仁德的心,良知的心,中贯通人心之灵。
最终,王阳明悟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这就是,龙场悟道。知行合一
后来,王阳明便开始在龙场讲学,以立志、勤学、改过、责善,言传身教,后来,王阳明又在贵阳的文明书院,第一次提出了“知行合一”。
王阳明说,心即理,什么叫心即理?
意思就是,道就在人的心里,每个人心里都有良知,每个人都应该按照你的良知去做你应该做的事情。
王阳明在面临着生死考验的情况之下,说心即理,真正的知,一定是要通过行动来呈现来展开的,所以王阳明讲知行合一。
王阳明首次把知行合一,作为一个重要的系统的哲学命题提了出来,这个是我们中国哲学史上,一次非常了不起的突破和创新。
他提出的“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对后世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到底什么是“知行合一”呢?
《传神录》里面曾经用孝悌举过一个例子,王阳明说,如果说一个人是一个孝悌的人,并不是因为他能说一些孝悌的话,而一定是由于他做了孝悌的事。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只有付诸行动,才是真正的知地表达或体现。
当时,很多人刚听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时候,既惊且骇,心中充满疑虑。
可是慢慢地,人们琢磨明白了,徐爱作为王阳明的弟子,最早去向人们解释,所以徐爱对王阳明思想的传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可惜,就在越来越多的人,都了解和认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思想的时候,他的爱徒徐爱竟然不幸去世。
徐爱死后,王阳明说:“天而丧予也,则丧予矣,而又丧吾曰仁何哉?”
要我的命,就要我的命罢了,为什么还要带走我的徐爱呢?
其实徐爱的精神也活下去了,王阳明回京师之后,在大兴隆寺讲学,弟子徐爱从那个时候开始记录《传习录》,他和王阳明的思想一起活在《传习录》里。平定宁王之乱
宁王朱宸濠当时,第一站是反扑南昌,对于南昌是祸事,而王阳明认为是天下之福。
因为他认为宁王有三条路可走,第一条路,出其不意,直取京师,若如此,则京师危矣。第二条路,直取南京,大江南北亦被其害。第三条路了,不攻南京,反扑南昌,此番结果,是王阳明求之不得的结果,也是最好的结果。
王阳明誓死抗敌。
当初朱宸濠有十万之众,虽然王阳明身边兵士不足百人,仍决然平叛。
因他笃信:“丈夫为至,穷当益坚。”
大丈夫立志,穷困之时,应该更加坚强。
他召集湘兵,上下一心,同仇敌忾,最终一举收复南昌。一场蓄谋已久的宁王叛乱,短短43天就平定了。
虽然王阳明外表文文弱弱,但是鄱阳湖一役,大破十万叛军,活捉宁王朱宸濠。
这可是一场文官领兵,以少胜多的胜利。
破山中贼易,平定宁藩叛乱并不难,真正难的是平叛之后,如何破除人心中之贼。
这时,王阳明发出来那句很有名的经典:“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后来,可笑的事发生了,简直有点荒谬。据说打了胜仗之后,正德皇帝自封为威武大将军郑国公,率10万大军御驾亲征,并且让王阳明在鄱阳湖放了宁王朱宸濠,以便让他再活捉一次。
江西百姓遭叛乱之祸,本就苦难不堪,若圣上御驾亲至,放了宁王朱宸濠,再捉一次,劳民伤财,必使民生更加艰难。
所以王阳明再三尚书,劝皇帝反京,但这一劝,又让王阳明陷入了生死危难。
宦官张勇手握兵权,质问王阳明数次阻拦御驾亲征,有何居心?
这个张勇,此人是个狠角色,就连当年打了王阳明30廷杖的宦官刘瑾,后来都是死在他手里。
后来,王阳明居然能够说动张勇,成功劝返皇帝。
王阳明,能够领兵平定叛乱,救黎民于水火,扶大厦之将倾,将“立德、立功、立言”全都做到了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公元1527年,明朝嘉靖六年,王阳明56岁,这也是他去世的前一年,当时的王阳明积劳成疾,在老家绍兴养病讲学,但是嘉靖皇帝连下圣旨,命他前往广西平乱,王阳明心忧家国,抱病出征,于第二年死在回乡的路上。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这是王阳明留在世间最后的八个字,豁达坦荡,掷地有声。
这是怎样的一种心胸和风骨,才能在历经百死千难之后,还能心向光明?
王阳明一生中,能够不断地反观自己,自我自省,从而历练了他拥有一颗如此光明、通透而又灿烂的心。
王阳明心学对整个的思想界,整个东亚地区产生巨大的影响。
到底什么是王阳明提出的“致良知”呢?
王阳明说,良知人皆有之,就是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本就知道这件事该不该做,有没有违背良知,你本心就能觉察。
王阳明,一生都在践行“知行合一”,今天我们要怎么去理解这句话呢?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行动是真知的达成,知行合一,知与行密不可分,知而不行,等于不知。
omapp
这是王阳明的心学,言之必行。
为后世指明了修心的方向,怎还会有焦虑或迷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