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俄罗斯军用航空工业,中国军迷对此应该很熟悉。今天与大家盘点几大俄罗斯军用飞机制造工厂。目前俄罗斯境内,技术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是阿穆尔河畔共青城加加林飞机制造厂,这个工厂曾经 生产了数量庞大的苏-27战斗机,后续的苏-30MKK,苏-30MK2,苏-30MKV,苏-33,苏-35,苏-57也是这个公司的产品,其中苏-27和苏-30战机除了装备俄罗斯空天军和海军航空兵外,还大量对外出口,我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曾经进口了140多架整机,另外还有105套苏-27SK战机的零部件。可以说阿穆尔河畔共青城加加林飞机制造厂是我国军队的老朋友 。目前加加林飞机制造厂的主要任务是批量生产苏-57隐形战斗机。
近十年,加加林飞机制造厂主要生产任务是苏-35S战斗机,其总产量超过120架,其中主要装备俄罗斯空天军,少量出口到我国和埃及。近几年,加加林飞机制造厂还将生产一批苏-35战斗机用于俄罗斯军队自用和对外出口,这款战机也是俄罗斯政府在国外军火市场上积极推销的机型。
除了加加林飞机制造厂,伊尔库特科学生产集团下属的伊尔库茨克航空工厂也非常有名,这个工厂最著名的产品是苏-27UB双座战斗机,后续的苏-30MK战机也是国外空军非常中意的机型,例如印度空军累计采购了272架苏-30MKI多用途战斗机,马来西亚皇家空军采购了18架苏-30MKM多用途战斗机,近10年,伊尔库茨克航空工厂除了为印度提供一些零部件外,主要生产任务就是苏-30SM战斗机。这款战机目前的产量超过130架,主要装备俄罗斯空天军和海军航空兵,以及对外出口。未来伊尔库茨克航空工厂还将生产更多的苏-30SM战机。
除了以上两个工厂外,新西伯利亚契卡洛夫航空工厂也很有实力,契卡洛夫航空工厂主要产品是苏-34战斗轰炸机,这款战机的产量超过120架,唯一用户是俄罗斯空天军,这款战机已经参加多年实战,是一款标准的轻型战术轰炸机。以苏-35S,苏-30SM和苏-34为代表的新一代战斗机,是俄罗斯空天军的主力机型,加上已经正式服役的苏-57战机,俄罗斯军用航空工业的实力还是不容小觑。
阿穆尔河畔共青城加加林飞机制造厂,伊尔库茨克航空工厂和新西伯利亚契卡洛夫航空工厂都属于苏霍伊控股公司,苏霍伊控股公司下属还有苏霍伊实验设计局,苏霍伊民用飞机公司和别里耶夫塔甘罗格航空技术联合体。可以说苏霍伊控股公司是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集团中实力最强的分公司。相比而言,米高扬设计局的规模和产能就差得多。目前米高扬设计局仅有一个规模较大的飞机制造厂,其主力产品是米格-29M2多用途战斗机和米格-29K舰载战斗机,其产量很少,主要装备俄罗斯和印度。
由于俄罗斯国内几大飞机主机厂所现在均是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集团的组成部分,理论上传统的苏霍伊和米高扬等设计局早已成历史,例如以研制生产图式轰炸机的图波列夫设计局也是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集团的一部分。现在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集团在俄罗斯国内几大军工集团中,由于整合了几大著名设计局可以说是一家独大。
然而由于经济原因,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集团下属的几大分公司早已没有当年的辉煌,虽然近几年推出了一大批先进装备,但是俄罗斯军队无力大规模采购,受限于国力和性能,这批装备在国际军工市场上的销量也逐年降低。可以说从现代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的角度看,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集团如今问题多多。
为了提高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集团的实力,集团进行了大规模的机构改革。据称目前联合航空制造集团采取设计局集中,管理层合并,子公司搬到生产厂去的方式。据联合航空制造集团消息,2021年3月起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将开始把俄罗斯几大航空设计局和项目管理部集中到一起,也就是说联合航空制造集团下属的几个分公司将要进行重组。
而具体型号的项目管理层将搬到主要生产工厂。例如原苏霍伊公司的项目管理层搬到共青城加加林飞机制造厂或者新西伯利亚契卡洛夫航空工厂。米高扬公司的项目管理层搬到诺夫哥德的雄鹰飞机制造厂。图波列夫的项目管理层搬到喀山......此次大规模人员调动带来的负面问题不会少。此前多个战机的项目管理层在莫斯科上班,现在他们要远走他乡,去一些偏远地区工作。其面临的阻力现在不敢想象。客观上,这次重组会精简很多机构和人员,降低公司的运作成本,可以提高一些具体型号的研制和生产进度。但是对于集团公司的个人而言,付出的代价也不小。
对于这次大规模重组,最终的结果还要看俄罗斯政府的态度,说到底要看经费是能否到位。相比于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俄罗斯军工的辉煌,如今俄罗斯军工早已江河日下。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集团经过改革后,能否再次成为世界一流的军工研制与生产联合体,最终还要看俄罗斯国家的综合国力。
幸福还有多远
中国的沈飞,成飞,陕飞,才该重组成一个飞机制造厂,啥都不会,搞那么多厂干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