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包肉办公室”花样形式主义很反胃
文|清哲木
据“吉林市发布”7月3日消息,近日,世界锅包肉大赛在吉林市圆满落幕,为促进全市锅包肉产业高质量发展,吉林市拟组建餐饮名品推广办公室(锅包肉办公室)。
为了方便大家阅读,以下笔者简称“锅办”。
开始看到这条新闻时笔者以为是自媒体恶搞,之后看到权威媒体也在报道并且冲上热搜。吉林市真的的脑洞大开,极具创新意识把传统的民间美食发扬光大,并且组织那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为锅包肉举行了大赛,笔者想不通在全国上下狠抓高质量发展的当下,吉林市咋有心事集中精力在吃喝上大做文章?当然,笔者并不是说在吃喝上不可以大做文章,只是锅包肉在东三省几乎是家常菜,在一道家常菜上大书特书搞绣花枕头,这合适吗?吉林市政府咋那么闲?难道没有其他工作可以值得用功吗?
“质胜于华,行胜于言”在新时代新征程的路上,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锅包肉的味道政府参与不参与,民间自有高手能把锅包肉这道菜发扬光大。“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吉林市的“锅办”成立给笔者的感觉就是务虚主义的极致体现,地方哗众取宠骛于虚声,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真情”演绎,这种浮华尚虚的作为,并不值得称道,也不值得提倡,相反有关部门应该对这种劳民伤财的形式主义叫停。
如果吉林市为锅包肉就可以组建一个“办公室”那中国的特色菜肴不又得“卷”起来?那成都要不要组建“麻辣火锅办公室”,陕西要不要组建“肉夹馍办公室”、山西要不要搞个“刀削面办公室”、新疆要不要搞“大盘鸡办公室”、武汉市要不要组建“热干面办公室”、广西要不要组建“螺蛳粉办公室”等等,那不是瞎折腾吗?吉林市作为东北欠发达地区,如果能够真正沉下心来为老百姓做点实在事多好。锅包肉这种民间美食,既不是“卡脖子”的高科技技术,又不是促进地方高质量发展的“硬通货”把有限的精力浪费在“吃喝”上,做这些表面文章,花拳绣腿有什么用呢?地方官员难道就不能为东北经济快速发展凝心聚力?
锅包肉办公室,笔者不知道算不算是“舌尖上的腐败”?是不是“花样”的形式主义 ?一个地方的官员能力有大小、职位有高低,但是只要是踏下心来做事,坚持“干”字当头,“实”字为先,不搞形式主义的面子工程他一定能够获得群众的认可,作风务实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中。如果锅包肉这种花拳绣腿的形式主义就能成为一个地方的亮点,那只能说明这个地方毫无亮点。
“锅包肉”明明是一道不错的美食,但是“锅办”给我的感觉就像吃了一只苍蝇一样反胃,不吐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