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这个被后人骂得体无完肤的西凉军阀,搅动了东汉末年的风云。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董卓并非一开始就想当个“魔王”。
他在关东群雄讨伐之后,其实还有过一次“反击战”,只不过,这次反击被江东猛虎孙坚给硬生生打了回去。可惜,董卓的反击未能改变他最终的命运,而孙坚的命运也因为这场乱世被彻底改写。
那一年,关东十八路诸侯浩浩荡荡打出讨伐董卓的旗号,声势听起来很大,但实际却像一场热闹的表演。大部分诸侯都在观望,真正冲上去拼命的,只有曹操一个人。
结果,曹操在汜水关被董卓的部将徐荣打得灰头土脸,跑回老家喘气去了。群雄表面上同仇敌忾,实际上谁也不想当“先死的那个”。
董卓看着这帮人窝里斗,心里冷笑,觉得这些所谓的士族势力不过是一盘散沙。
可董卓也有自己的烦恼。
迁都长安之后,他忙着稳固自己的地盘,暂时没空管关东那群人。这时候,孙坚北上了。
孙坚是个狠人,行事雷厉风行,靠着自己的猛劲从一个无名小卒混成了江东猛虎。他的路子和关东那些养尊处优的士族完全不同,他靠的是刀尖舔血、拳头砸出来的威望。
孙坚的崛起,得益于他的强悍和不讲常规。十几岁的时候,他就敢跟强盗硬碰硬,后来在当地小有名气。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爆发,孙坚带着自己招募的一帮兄弟参军,凭借不要命的打法一步步爬到了长沙太守的位置。可他并不满足于此。
群雄讨董的旗号一打出来,孙坚就按捺不住了,他北上加入讨董联盟,一方面是想趁机出名,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
不过,孙坚的北上之路并不平坦。
他刚到荆州,就因为和荆州刺史王叡不合,把人家给杀了。理由是对方不给他粮草,但实际上,孙坚是想彻底掌握荆州的兵权。
杀了王叡之后,他又在南阳杀了当地太守张咨。这种做事风格,让他迅速成为了士族的“公敌”。
但孙坚不在乎,他觉得自己只要够狠,就能在乱世中杀出一条血路。
董卓自然不会对孙坚的崛起视而不见。
公元191年冬天,董卓决定反击。他派出大军进攻孙坚,试图用武力解决这个威胁。
董卓的手下有不少猛将,比如徐荣、李蒙、吕布等人,他们的战斗力不容小觑。董卓还放出话来,要让孙坚付出代价。
但孙坚不是软柿子,他带着自己的军队迎战,在梁城一带狠狠地打了董卓一军。
这场战斗中,孙坚展现出了他的军事天赋。
他抓住董卓军队内部不和的弱点,先是击溃了胡轸和吕布的联合部队,随后一路追击,连杀数人,包括董卓的部将华雄。董卓的军队被打得落花流水,不得不退回洛阳。
孙坚乘胜追击,攻入洛阳城。
不过,当孙坚进入洛阳时,看到的却是一座死城。
董卓为了防止关东诸侯利用洛阳的资源,早已将城中的财物和百姓迁到长安,甚至放火烧了洛阳宫殿。孙坚在废墟中翻找,意外发现了传国玉玺。
这块玉玺后来成为了东吴政权的重要象征,但当时的孙坚可能并没有意识到它的真正价值。
拿下洛阳后,孙坚本想继续追击董卓,但前方是董卓的精锐部队,后方又传来消息,说袁绍派人来抢他的地盘。
孙坚不得不带兵回援,把对董卓的追击放在一边。而董卓因为这次惨败,也彻底放弃了东征的计划,转而专心经营长安附近的地盘。
这场战斗让孙坚名声大振,也让董卓对关东的反击彻底失败。但孙坚的强硬风格也为他埋下了隐患。
他与荆州士族的矛盾越来越深,最终导致了他与刘表的对峙。而在随后的战斗中,孙坚被黄祖的伏兵射杀,结束了他短暂而辉煌的一生。
有人说,孙坚是乱世中的一把尖刀,锋利却难长久。他的勇猛无人能敌,但他的鲁莽也让他失去了更多的可能性。
而董卓的失败,则是因为他低估了孙坚这样的“野路子”玩家。乱世中,不按常理出牌的人往往能杀出重围,但最终能笑到最后的,还是那些既有实力又懂得整合资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