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傲旗下的圈铁FH系列入耳式耳机,以其均衡的声音调校为特色,融合了动圈与动铁两种单元各自的优势,展现出对音乐类型的广泛适应性,从而成为飞傲耳机系列中的销量佼佼者。作为该系列中的旗舰产品,FH9自三年前上市以来,凭借其出色的产品力和持续的市场认可度,一直保持着强劲的表现。然而,飞傲并未止步,而是根据用户反馈,对FH9进行了有针对性地升级,推出了该系列的最新旗舰——FH19。
规格参数
耳机类型:圈铁混合单元耳机
佩戴方式:入耳绕耳式
单元类型:推挽式双动圈单元×1,共计2颗
楼氏定制中频增强型动铁×2,共计4颗
楼氏SWFK高频复合动铁×1,共计2颗
频响范围:8Hz - 40kHz
喇叭阻抗:16Ω@1kHz
耳机灵敏度:109dB/mW@1kHz
线材类型:8 股 224 芯高纯度纯银线
线身长度:约1.2m
单只重量:约12g(不含线材)
耳机接口:膨胀式 MMCX 插头
音频插头:直插旋锁式可换插头
参考价格:3999元
单元加一类型、结构皆有变化当年,FH9凭借一圈六铁七单元的配置,成为飞傲耳机产品线中单元数量居首的产品。而FH19提升至八单元,采用两圈六铁的声学架构。此次升级的关键之处主要在动圈部分,其数量与类型都发生了改变。
FH19首次采用推挽式双动圈单元,这一技术突破是飞傲与日本东京音响株式会社携手研发的成果。推挽式双动圈由两颗直径为13.7mm的强磁性动圈单元构成,采用PU悬边+DLC球顶振膜,以相对立式布局排列。
图/飞傲官网
这两颗动圈单元独立驱动,实现单边发声。当振膜进行往复运动时,能够确保整体运动方向的一致性,从而保证了音频信号的相位一致性。此外,两个动圈单元的振膜之间相互作用,为彼此提供了有效的空气阻尼,这使得动圈单元的振动更加平稳,抑制了音频信号终止后可能产生的残响现象。
之所以在耳机上没怎么听过推挽式双单元,主要是因为该技术通常被应用于Hi-End音响产品的设计中。在小体积、小尺寸的音响设备上,推挽式双单元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它能够提供更高的声压级和更为出色的动态效果。
相较于单个单元,推挽式双单元在输出相同声压级时,其振膜所需振幅仅为前者的一半。这意味着,在大音量、大动态的音乐信号下,推挽式双动圈能够显著改善振膜形变的限制,并减少因音圈远离均匀气隙磁场而产生的非线性运动。因此,与单动圈相比,推挽式双动圈能够更有效地降低互调性失真,从而提升音质表现。
为了提供更为强劲的驱动力,FH19采用悬浮式音圈设计。它将音圈引线直接从膜片下方的中心孔引出,使得音圈引线悬浮于空隙之中,无须多余的接触和胶水固定,从而减轻了不必要的负荷。
图/飞傲官网
相较于传统的膜片走线方式,悬浮式音圈设计能够确保音圈以均匀、顺畅的方式驱动膜片,有效消除了其他潜在因素的干扰。这一改进使得膜片能够更充分地展现其原本的声学特性,进而提升了整体的音质表现。
图/飞傲官网
FH19选用六颗美国楼氏动铁作为中、高频发声单元,具体包括定制的中频增强型动铁复合单元以及楼氏经典高频型号SWFK-31736。尽管动铁单元的数量看似未变,实则在定制单元以及分频设计方面均有所改进。飞傲依据用户对FH9的听感反馈,对负责中频的复合单元进行了重新定制,于动铁后腔部分增设声学透气孔。如此一来,相较于常规非定制类单元,中频动铁单元能够获得更多的声能储备,从而有效增加人声的厚实感,进一步挖掘单元的潜力。同时,FH19的分频设计由FH9上的三分频改为四分频,也是对中频能量分布的重新调整。
图/飞傲官网
除了在单元配置上做文章,FH19应用了飞傲S.Turbo声学结构专利设计。它通过利用声波导向特性,涡轮形状加强低音效果,提升低频的下潜深度与蓬勃感。同时还能将动圈多余的中高频信息过滤,确保低频与中高频音色能更顺滑地衔接。飞傲还在FH19的腔体上设计了中频滤波陷波装置,用来消除腔体、音管以及耳道产生的谐波共振,以抑制齿音的产生,提升中频质量。
图/飞傲官网
同时在用料上,FH19也不吝啬,分频电路电子元器件采用日本进口的红宝石发烧级薄膜分频电容,相比普通的陶瓷电容精度更高,这使得FH19不仅能获得更精准的分频点,还有效提升了高频的解析力与音质细腻度。
半开放式腔体7系航空铝减重在之前体验FH9时,其明显的坠手感便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整体质感相当不错。而在FH19上,这种质感得以延续,其中框依旧采用纯钛金属材料。中框是我们日常使用中用手接触最多的位置,纯钛金属具备的刚性与抗腐蚀能力,能够有效地保护耳机本体。由于新增了单元,FH19的耳壳并未像FH9那样采用纯钛金属,而是选用了7系航空铝合金材质。如此一来,在保证材料硬度与质感的同时,还减轻了耳壳重量,从而抵消了因单元增加而带来的重量变化,确保耳机的整体重量不会超过FH9。
FH19的整体外观能够明显展现出两种材质的碰撞效果——纯钛金属呈现出其本色,而铝合金部分则为黑色,与FH9相比,一眼便能区分开来。不过,二者都采用了半开放式腔体,在FH19的面盖上,可以看到两处分布着密集小孔的导气网。这种设计不仅有利于泄除耳内气压,消除耳膜的压迫感,让声音变得更加柔和自然,还有助于塑造更为开阔的声场空间,为用户带来更为舒适且优质的听觉体验。
多处可换设计助用户获得满意听感FH19延续了FH9的三处可换设计——音嘴位置可换音频滤波器、MMCX接口可换耳机线以及标配的耳机线可换插头。FH19提供了三种可换音频滤波器,设置有红色、黑色与绿色三种的环状标识以示区分,分别对应增强低频、均衡音色和高频细腻的音频特性。用户通过旋拧音嘴位置便可更换它们,很方便。预装的音频滤波器为绿色,即高频细腻的风格。
MMCX接口早已成为飞傲耳机上的标准配置,其中FH19采用膨胀式MMCX接口设计。这种接口在与耳机线连接后牢固性极佳,确保了稳定的音频传输。然而,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即难以用手将其拆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FH19随产品标配了MMCX快拆片,这一配件极大地简化了更换耳机线的过程,使得操作变得轻松便捷。
FH19标配了一根采用八股224芯利兹结构的高纯度单晶纯银线,其MMCX接口端采用金属材质并设计成弯头形状,更符合人体工学,从而提升了佩戴的舒适度。线材外被采用进口透明TPU环保材料,除了更好地视觉效果,也能有效改善长时间使用后发黄和低温环境变硬的现象。
此外,这条耳机线还采用了直插式可换插头设计,随产品标配了3.5mm单端和4.4mm平衡两种插头。凭借其出色的自身素质以及可适应不同输入设备的可换插头设计,这条耳机线对于许多用户而言,已经能够满足其全部需求。
FH19的附件中提供了22对耳塞套,不仅涵盖海绵套、低频套、均衡套、人声套、SpinFit套、双节套和HS18等我们在以往飞傲耳机上碰到过的类型,还新增了液态硅胶耳机套HS20,大多数类型都提供了不同大小的3对,海绵套和双节套则是2对同样大小的。此外附件中还有磁吸线夹、插针清洁小毛刷和MMCX快拆片。FH19上搭配的HB7收纳盒不论是质感和设计都比较特别,六边形的盒子像一个精美的首饰盒,皮质面料带来不俗的质感,和FH19旗舰的身份很搭。
试听体验由于FH19采用了更多的发声单元,且动圈单元的体积更大,所以相较于FH9,它的腔体在设计上有了更多优化,更接近定制耳模的形状。我先用默认的M号均衡耳塞套来体验FH19的佩戴舒适度。金属腔体特有的冰冷触感在入耳的一刹那便显露无遗,但得益于其表面工艺的精细处理,经过最初一分钟的适应后,腔体逐渐温暖,耳朵感受到的触感变得亲肤、舒适起来。
FH19的内侧腔体设计充满了弧面与不规则、流畅的线条,显得更加饱满,能够紧密贴合耳郭。耳塞套的入耳深度恰到好处,从耳郭到耳道,都给人一种充实而压力适中的感觉。这种设计不仅提升了佩戴的稳定性,还带来了出色的被动降噪效果。在室内环境中,无论是键盘敲击声、空调内机的噪声,还是周围人说话的声音,都能被有效隔绝,其效果甚至可与某些主动降噪耳机相媲美,为用户营造了一个宁静的聆听空间。
我也试戴了HS18、HS20以及SpinFit耳塞套。若追求更佳的舒适度,并希望耳道所受压力尽可能小,HS18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过由于其伞边设计很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入耳后的密闭性,听感也不是太对味。HS20的气密性比默认的均衡套还要好,佩戴舒适度也更上一层楼。但值得注意的是,过于出色的被动降噪效果在长时间佩戴后可能会让人感到不适。在这几款耳塞套中,我最喜欢的是SpinFit耳塞套。它在隔音效果和入耳舒适性之间找到了很好的平衡。因此在试听环节中,我选用SpinFit耳塞套进行。
耳机线用上4.4mm平衡插头,在FH19默认的绿色音频滤波器下进行试听。FH19的整体声音风格偏向均衡,如果要说得更准确一点,那么三频的表现更像是一个等腰三角形,中低频的“边”会长一些。全新定制的中频增强型动铁单元,展现了出色的声学调教能力,成功地将干、冷和刺激等为人诟病的“铁味”抑制得很好。同时,它还有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暖意,带来了更显温暖与乐感的声音。低频部分更是让人惊喜,推挽式双动圈单元使得低频表现力得到大幅提升,低频的下潜、弹性和质感都得到了很好的保证。同时,动铁单元的高解析力和瞬态响应优势也得到充分展现。而三频间无缝衔接的流畅听感,没有丝毫的割裂感。
FH9的低频表现本就十分出色,而FH19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在延续S.Turbo、半开放式腔体等结构的前提下,FH19通过新引入的推挽式双动圈单元,将低频能量彻底释放。在量感、回弹速度和凝聚力等体现低频素质的关键方面,FH19有着极佳的表现。它的低频表达塑形清晰,力度强劲且扎实,声音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无论是欣赏动感的电子音乐,还是激昂的摇滚曲目,又或是节奏鲜明的古典交响乐,听者都能深切感受到强烈的低频震撼,沉浸在浓郁的音乐氛围之中,同时还能捕捉到鼓乐表面振动所带来的真实感。值得一提的是,尽管FH19的低频素质极高,但它并不会给人一种这是中低频走向耳机的感觉。相反,它展现出的是高素质低频,与中高频部分充分融合,共同营造出均衡的HiFi听感。
FH19的中频表达以还原度为基本,通过自然、饱满的音色,使得不论是人声、还是器乐,都呈现出耐听且稳健的特质。它不会给人“女毒”或“男声利器”的偏科印象,无论是醇厚的男声,还是甜美的女声,都能逼真地呈现出来。歌者的嗓音特色、气息变化等细节都能清晰传达给听者,感染力很强。它也延续了FH9对于齿音良好的控制力,即便我专门找来多位女歌手“齿音重灾区”的歌曲试听,也不会明显感觉齿音对于整体听感的影响。
在高频表现上,FH19营造出细节丰富、明亮通透的听感。当聆听器乐演奏时,这种优势尤为明显。耳朵不仅能捕捉到泛音、擦弦这类细微的声音表达,还能感受到它的演绎明亮却不刺耳,富有光泽感,让整体听感充满活力。虽然FH19没有一味地追求高频延伸,不过在其能够达到的地方,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能量与表现力。
FH19有着入耳式耳机中出色的声场营造能力,能够打造出兼具宽度与深度的音乐空间。凭借不俗的解析力和层次感,它能将音乐里的各种细节清晰呈现,让听者得以更精准地把握音乐空间中歌者、乐器以及观众的位置,从而获得一种临场感更强、声音信息更丰富的体验。
写在最后在“六边形战士”FH9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并非易事,但飞傲在FH19上成功地实现了这一目标。FH19不仅继承了前代产品的半开放式腔体设计、S.Turbo结构以及中频滤波陷波装置等核心特点,还在单元类型与数量、分频设计、腔体结构乃至材料选择方面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优化。推挽式双动圈单元、定制中频增强型动铁单元,再加上四分频设计,让FH19的低频更具澎湃力量,中频更富有情感,进一步丰富了其音乐素质的“图谱”。此外,通过对腔体设计和材料组合的精心调整,有效化解了内部变化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带来更舒适、贴合的佩戴感受。凭借均衡的声音表现以及出色的解析力和声场等素质,FH19依旧保持了该系列一贯的 “杂食性”,各种类型的音乐都能在这款耳机上得到出色的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