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一诗一世界

【1】
绝句
宋·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南宋诗僧,生平不详,在历史的长河中,只留下零星的记载。
他曾在江南古刹修行,在暮鼓晨钟间与诗词结缘。这首诗,是他唯一传世的作品,堪称孤篇传世。
春日的江南,杨柳依依,杏花盛开,烟雨蒙蒙,诗僧志南驾一叶扁舟游春,岸边有几棵参天大树,已经形成浓密的绿荫。
他将小船系在树上。然后拄着拐杖,在微风细雨中,慢慢悠悠地走过小桥,信步向东而去。
初春的细雨似有若无,润湿了两岸云蒸霞蔚般的杏花,沾在衣服上,却没有将衣衫完全湿透。
和煦的春风迎面吹来,河边的杨柳随风舞动,婀娜多姿,一点都没感到寒冷。
诗人徜徉在宜人的春光中,这真是一场令人惬意的春游啊。
诗人用芒鞋丈量着春天的深浅,竹杖上悬着的酒葫芦里,或许正酿着整个春天的芬芳。
全诗不见一个“春”字,意味隽永,读后如沐春风,好像能触摸到那个湿润的春天。

【2】
七绝·雨水时节
宋·刘辰翁
郊岭风追残雪去,坳溪水送破冰来。
顽童指问云中雁,这里山花那日开?
郊外的山岭,阵阵春风吹过,追赶着那些被吹散的残雪。
气温回升,山间低洼处的小溪里,冰块开始融化破裂,溪流携带着一块块破碎的冰凌,潺潺流淌。
淙淙的流水声,仿佛是在向世人宣告,充满活力的春天正向我们走来。
春天来了,蛰伏了一个冬天的孩子们,也可以到户外尽情地玩耍了。
他们站在田野上,望着空中飞过的大雁,充满好奇地问道:大雁啊,你们已经开始北飞了,这里的山花什么时候才会绽放呢?”
刘辰翁,南宋末年爱国词人,宋亡后,他选择隐居不仕,埋头著书,直至终老。
他的诗词慷慨沉郁,真挚动人,充满了归故国的怀念与追思。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雨水时节的郊野风光图,同时寄托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与期待。

【3】
雨水正月中
唐·元稹
雨水洗春容,平田已见龙。
祭鱼盈浦屿,归雁过山峰。
云色轻还重,风光淡又浓。
向春入二月,花色影重重。
正所谓“春雨贵如油”,雨水节气的显著特点是降水增多,气温回升。
雨水节气有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
水獭将捕获的鱼陈列在岸边,如同人类祭祀时的供品一般。 大雁开始迁徙的旅程,从南方飞回北方。草木随着地中阳气的升腾,开始抽出嫩芽,展现出勃勃生机。
绵绵春雨,洗去了冬日的沉寂,让大地换上新颜,万物焕发出勃勃生机。
一望无际的原野上,绿意盎然,水气袅袅升起,远远望去,好像是一条蛟龙在田间飞舞。
春雨过后,河湖中的鱼儿开始欢快地游动,水獭捕鱼后,将鱼陈列在水边。一群群大雁振翅高飞,掠过连绵起伏的山峰,向北方飞去。
天空中的云彩变幻莫测,有的轻盈飘逸,有的厚重沉稳,空中的光线,时而柔和淡雅,时而浓墨重彩。
雨水后,人们明显会感觉到春回大地,暖意融融弥漫在人间。
这首诗每一句都像是一幅精美的画卷,描绘出雨水节气的自然景象和生命的律动。
一年之计在于春。让我们踏着清风,挽着花香,一起走进春光里,共赏人间秀色,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