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甲戏,流行于泉州、晋江、南安、厦门等闽南方言区和台湾省,以及南洋华侨旅居地。它孕育于明末清初,早期称“宋江戏”,清中叶后发展成为“合兴班”,清末以后始称高甲戏。
宋江戏源于闽南古代民间的妆扮故事。据明万历年间泉州府经历陈懋仁《泉南杂志》记载:“迎神赛会,莫盛于泉。游闲子弟,每遇神圣诞期,以方丈木板,搭成台案,索以绮绘,周翼扶栏,置几于中,加缦于上,而以姣童妆扮故事……”明末清初,闽南民间流行化妆游行,尤以泉州为盛。村民每逢喜庆吉日或迎神赛会,便装扮梁山好汉,配以南锣、南鼓和民间“红甲吹”“十音”之类的曲调,游行于村镇,间或在广场上排成“蝴蝶阵”“长蛇阵”等,进行各种舞蹈表演,深受村民喜爱。于是便逐渐发展成由儿童组成的业余戏班,演出节目仍以宋江故事为主,群众称之为“宋江仔”。继之出现了由成年人组成的专业戏班,时称“宋江戏”。据老艺人陈坪师(1884-1956)说,听师父辈辈相传,宋江戏清初就已存在。当时从他口中记录了几首久已失传的曲牌,如【论臣职】【安可义】【搻杀】【马敌将】这些曲牌既非南音,亦非民歌,唱腔咬字,均带“官音”。
宋江戏以武打见长,初期武打套数多采用民间的“刣狮”,配以大锣大鼓,由一群武士装扮的艺人,手执武器与雄狮博斗。如今高甲戏里的“冷煎盘”“大碰场”“凤尾摆”“老鼠枪”等武打科套,仍保留“刣狮”的传统。同时也吸收了不少提线木偶的表演动作,俗称“傀儡打”。宋江戏保留下来的剧目有《李逵大闹忠义堂》《宋江杀惜》《武松杀嫂》《抢卢俊义》《扈三娘替嫁》等。当时著名艺人洪浦师首先对宋江戏进行了改革,在其原有的节目内容与武打套数基础上,加进了戏文故事、固定曲牌和表演程式,使宋江戏获得进一步发展。到了清道光年间,在南安县岑兜村的宋江戏艺人与漳州的竹马戏艺人及归国华侨三方合办了合兴班,时称“三合兴”。合兴班突破了专演宋江故事的局限,多演半文半武的剧目,如《困河东》《斩黄袍》《郭子仪拜寿》等。此外也吸收一部分弋阳腔、昆腔和徽班的剧目,如《狸猫换太子》《逼宫》等。而小戏则多来自竹马戏和梨园戏,如《管甫送》《番婆弄》《庆堂弄》《妗婆打》《唐二別》等。随后还演出不少家庭题材的“绣房戏”,如《杏元思钗》《杨国显失金印》《孟姜女哭长城》《秦雪梅思君》和公案戏《包公审黄菜叶》《高奎假王球》等。合兴班的音乐曲牌大量采用南音,同时也吸收闽南民间的锦歌和傀儡调;表演则吸收梨园戏的“七步颠”“舢舨行”“相公爷摸”以及傀儡戏“跑马”等程式。
合兴班在发展过程中,宋江戏仍然存在。二者除剧目可以互演外,基本功、表演程式也很近似。当时有一规定,进合兴班的艺人,必须能演“桶内戏”(即“宋江戏”的剧目),才能入班演“桶外戏”(即合兴班的幕表戏)。继合兴班之后,又有三合和、福庆兴、金香春等戏班出现。清末,合兴班与宋江戏逐渐合流,始称“高甲戏”,当地传说系因“搭高台,穿盔甲”演出而得名。
清末民初,高甲戏发展很快,仅晋江、南安两县就有上百个戏班。光绪二十七年(1902)前后,在南安县石井镇岑兜村,同时存在的就有福良兴班、福荣兴班等。至民国初年,组建的戏班就更多了。同安县有福和兴班、新福和兴班,惠安县有福联兴班等。当时京剧入闽对高甲戏影响很大,高甲戏的表演程式、武打科套、锣鼓经开始吸收京剧,并加以改造。这一时期的剧目,除来自京剧的《屯土山》《古城会》《取长沙》《走麦城》《水淹七军》《三战吕布》《凤仪亭》等三国戏外,还有大量从古典小说、民间传说中改编成的《说岳》《隋唐》《施公案》《彭公案》《包公案》《楚汉》《粉妆楼》《七侠五义》《郑成功》《陈庆镛过大金桥》等,其中多为连台本戏,演出剧目达六百多本,但大多属幕表戏。
高甲戏不仅在闽南很盛行,而且在海外有较大影响。清道光年间,就有三合兴班艺人洪皂、洪天赐、洪慈茁等赴新加坡演出。道光二十三年(1843),福金兴班曾到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演出,深受侨胞欢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高甲戏到东南亚演出达到高潮。金福兴、大福兴、新福顺、吕宋班等戏班,足迹遍及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地。菲律宾、新加坡的华侨聚居区,也有高甲戏班演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高甲戏得到进一步繁荣和发展。1950年,泉州市曾分期分批集中高甲戏班艺人学习。1951年,抽调各班优秀艺人组成泉州大众剧社,后改为泉州高甲戏剧团。与此同时,金连升班带一批优秀艺人到厦门、漳州石码巡回演出,并在厦门市成立起金莲升剧团。接着,惠安、永春、德化、安溪、大田等县也先后成立高甲戏剧团,并整理、编演了不少传统剧目和现代戏,培养出一批青年演员。1954年,高甲戏组织代表队参加华东区首届戏曲观摩会演,演出传统剧目《桃花搭渡》和《扫秦》等。1957年,厦门市金莲升剧团还到广东潮汕等地演出。1960年,根据田间长诗《英雄赞歌》改编成现代戏《海螺》,同时整理传统剧目《审陈三》等,到北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一周年献礼演出。1963年,泉州市高甲戏剧团曾以新编古装喜剧《连升三级》、整理传统剧目《许仙谢医》《笋江波》《昭君出塞》《妗婆打》等,赴上海、南京、济南、天津、北京等地巡回演出,影响很大。尤其是《连升三级》,深受郭沫若、田汉、邓拓、老舍诸名家赞赏,1964年惠安县高甲戏剧团创作的现代戏《一块石》《惠女新传》参加福建省第三届戏曲现代剧会演,获得好评。
(节选自:中国戏曲志·福建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