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咸丰帝31岁暴毙,你看他逃往热河干了啥?每天都做4件致命事

炎黄小刺史 2024-02-03 16:55:43

咸丰皇帝执政时期,清朝内外交困。1860年,英法联军甚至要攻入北京。

在这国难当头之际,咸丰选择了逃亡,来到热河的避暑山庄。一般正常的皇帝都是想着如何挽救国家,但咸丰不一样。

他日夜溺于四大致命的行为,最终导致31岁就暴毙了。

那么,当时的清朝都面临着哪些磨难?咸丰每天都做4件致命事又是什么?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苦命天子”

1850年,咸丰帝刚刚继位,中国历史上最血腥的农民战争之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了。

太平天国运动的导火索,源于鸦片战争和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的灾难。

在外国武力的胁迫下,清政府接连签订了一系列割地赔款的不平等条约,激起了人民的普遍不满。

与此同时,鸦片的大规模输入也使广大人民深受其害。百姓不堪重负,心生反抗。

1851年,广西人洪秀全利用农民对现实的不满,创建了太平天国,自称天王,年号天京。太平军起初只有几千人,但很快就壮大到数十万人,势如破竹。

他们占领了湖南、湖北等地,1853年还攻陷了江苏南京,定都于此,反清复明的口号感召着全国各地起义军纷纷响应。

面对太平天国军如此猖獗,咸丰帝手足无措。他本想派遣名将林则徐前去镇压,但林则徐还未出发就突然病逝。

此后数年内,太平军占据了长江中下游数省,清军屡战屡败,兵败如山倒。

与此同时,新一轮的外患也随之而来。

国都沦亡、移驾热河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廷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将香港割让给英国等。

但是西方列强仍不知足,英法联军意图通过武力要挟,迫使清廷打开更多通商口岸。

1856年,粤海关道叶名琛拒绝了英方要求修订《南京条约》的要求,英法因此联手出兵攻占了广州、天津等地,是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英法联军进攻天津,逼近北京。清廷被迫签订《天津条约》,但英法联军仍不罢休。

1860年他们出尔反尔,突袭北京,把通往京城的最后屏障——大沽炮台夷为平地。

面对疯狂的洋枪洋炮,咸丰帝仓皇出逃,他对自己的亲弟弟恭亲王说:“你留下来同洋人谈判,无论如何要全身而退,然后带着一干妃嫔太监匆匆离去。”

临行前,咸丰帝还吩咐恭亲王,即便谈判失败也要与敌人周旋,绝不能让外敌进入紫禁城。

说完,他带着懿贵妃等一干人马,连夜匆匆赶往避暑山庄。

但谁曾想,他这一去便再也没有回来。

看戏听曲、饮酒必醉

逃到热河后的咸丰帝,丝毫没有国家危难时刻的自觉,整日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

他不满足于身边原有的妃嫔,还从各地选拔了众多年轻貌美的汉族民女充实后宫。

每日,他都要与这些佳丽游乐取乐,既有歌舞协奏,也有床第欢娱,几乎是任意妄为。

此外,咸丰皇帝还专门从北京调拨整个宫廷戏班来热河为他表演。

他对戏曲乐之不倦,每天早上非看戏不可,自称“花唱”。下午则又观看所谓“清唱”。

据说咸丰本人也对戏曲颇有研究,能够辨别曲牌细节。他常常还要亲自穿上戏服上台献艺。

日常大量饮酒也成了咸丰的习惯。

他每日必饮,而且非酩酊大醉不止。当醉后,咸丰就会大发雷霆,动辄殴打宫女太监以出气。

但他酒醒之后又会后悔,给打骂过的人赏赐礼物来补偿。

此外,咸丰还违背祖制,在热河时染上了烟瘾,成天吸食鸦片。

面对大臣们的劝诫,他竟然还给鸦片起了“益寿如意膏”的美名,然后每日寻欢作乐,醉生梦死。

雪上加霜,皇帝暴毙

当咸丰帝在热河避暑山庄听戏作乐、纵情声色时,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果然攻入北京,大肆抢掠屠杀。

奕诰仓皇运走皇宫里的珍宝,却忽视了北京西郊的圆明园。圆明园融汇中西建筑之大成,收藏无数书画古玩,被誉为“万园之园”。

英法军队对此垂涎三尺,占领圆明园后大肆掠夺,然后放火焚烧,圆明园就此化为乌有。

与此同时,英法军队还在北京城四处烧杀,恭亲王奕诰不得不签订有辱国格的《北京条约》,向英法求和。

咸丰帝收到消息后悲痛欲绝,他觉得自己对不起祖宗,也对不起天下百姓。从此,咸丰帝对朝政完全灰心丧气,不再过问任何事情。

他日间唱戏,夜间狎妓。这样任意放纵的生活,很快就令咸丰的身体雪上加霜。

本来他就有先天疾病,现在整日贪杯色,荒淫无度,身体状况每况愈下。

1861年,咸丰帝的身体出现了明显的衰竭迹象。他频繁咳血,每次发作都更严重。

太医判断他的身体已经非常虚弱,必须静养。但是咸丰帝丝毫没有悔改,依旧我行我素。

终于在1861年8月的一天,31岁的他在热河避暑山庄突发大病,命丧黄泉。

据传,就在他奄奄一息的前两天,还在太医的劝阻下坚持到戏台前听戏。甚至在最后一刻,还在让人唱戏给自己听。

虽然咸丰帝不能说是懦弱无能,但终究也只是一位平庸的皇帝。这样的人怎么会当上皇帝呢?

实力强不如”嘴甜“

咸丰帝名叫爱新觉罗·奕詝,是道光帝的第四个儿子,出生于1831年。他先天不足主要和他的生母全贵妃有关。

全贵妃本是低微出身,入宫后渴望通过生育皇子来获得权力和地位。当时,道光帝的长子早已去世,次子和三子也相继早夭。

按照皇位继承顺序,全贵妃必须赶在道光帝的另一位妃子祥妃之前生下皇子,她的儿子才有希望成为皇太子。

于是全贵妃使出浑身解数,找来宫中御医,让自己暗中食用催生药物。终于,在祥妃生下五皇子的六天前,全贵妃诞下了四皇子奕詝。

凭借六天的优势,奕詝获得了长子的地位。

但是,他也付出了健康的代价。奕詝作为药物催生的早产儿,从小身体虚弱多病,需要小心调养。

除此之外,咸丰帝童年还遭遇了一场意外,他跟随道光帝打猎,不慎从马上摔下,腿部严重骨折。

虽然得到太医的诊治,但最终还是留下了后遗症,使他步履维艰。

这样的孱弱身体,注定咸丰帝不宜从事劳累活动,更需要精心调养。而五皇子奕誴的生母地位更高,且奕誴长相俊朗、学习优秀,许多大臣都看好他能成为储君。

但是架不住咸丰有个好老师啊 ,学识不够不要紧,跛脚不要紧,嘴甜就行了。

每当道光考核时,不用表现得多好,只要抓住道光的心就好。

道光皇帝就是一个彻底的保守派,相比于天资聪颖的奕誴,他更喜欢嘴甜,保守的咸丰。再加上咸丰又是长子,继承人也就非他莫属了。

空有抱负的一代“明君”

1850年,道光帝驾崩,年仅20岁的奕詝以“咸丰”为年号,正式登上了皇位,成为清朝第9代皇帝。

作为一个少年皇帝,咸丰帝刚登基的时候可以说是意气风发、志存高远。他渴望能扶持清朝江山,开创国家的盛世太平。

咸丰帝性格积极乐观,勤于政事,他诚心待人,深得群臣爱戴。在位初期,他采纳大臣建议,试图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以解决清朝当时面临的种种困境。

比如咸丰帝积极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还积极响应大臣的建议,组织编练新式的洋枪队,以增强军力;

此外,他还着手清理吏治中的弊病腐败现象,并试图通过八旗制度的改革来提高国防实力。

在外交方面,咸丰帝也采取积极应对之策,加强海防军备,以对抗外国舰队的侵扰。

可惜,接踵而至的内忧外患终究超出了年轻的咸丰帝的能力范围,他被迫放弃改革,清朝危机也日益严重。

面对巨大压力,咸丰选择了逃避,用声色来麻痹自己,终于导致了31岁的早逝。

咸丰帝的一生,可谓充满了不幸和遗憾。

参考文献

【1】咸丰皇帝大事年表.故宫博物院 [引用日期2019-09-25]

【2】1860年英法联军两次火烧圆明园时,还烧毁了哪些园林?.北京日报客户端.2020-08-04 [引用日期2023-10-21]

【3】追寻承德避暑山庄的前世今生.澎湃新闻 [引用日期2022-10-25]

0 阅读:11
炎黄小刺史

炎黄小刺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