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得知救命恩人被连降四级,毛主席大发雷霆:让周总理过来

潮流教主酷姿态 2024-12-10 17:08:23

1957年,正在办公的毛主席突然放下手中的文件,向警卫员打听一个人的下落。

这个人是毛主席曾经的救命恩人王盛荣。新中国成立后,王盛荣官至副部长,但不知何故如今却沦为副处长。得知此事的毛主席大为震惊,他立即召来总理周恩来,要查个水落石出。

多年前在赣南,是王盛荣不顾生死相救,才有了后来的毛泽东。如今恩人仕途坎坷,毛主席岂能坐视不理?

生死时速救主席

王盛荣1907年出生,家境贫寒,作为家中长子,王盛荣从小便承担了很多家庭责任。

尽管生活艰辛,他从父亲那里学会了江湖生存的智慧和坚韧,也因此培养了独立和果断的性格。

1926年,王盛荣看到街头聚集了人群,他好奇地挤过去,看见一群年轻人高举旗帜,正在为五卅运动的牺牲者举行集会。

他被那份激情深深感染,从那时起,王盛荣参与了多次罢工、示威,甚至在后来的起义中,他也总是冲在最前面。

1931年,王盛荣被组织任命为少年先锋队队长。他虽然年轻,却以敏锐的观察力和坚定的决心迅速赢得了同伴们的信任。

1932年,中央苏区会议召开,时任中共湖北省委交通员的王盛荣接到了一个紧急任务:去赣南找到正在调研的毛泽东,并通知他立即返回瑞金参加一次重要会议。

任务紧急,他带领队员们日夜兼程。一路上,寒风凛冽,大家的脸都被吹得通红,但谁也没有喊一声苦。保证毛主席的安全,是他们肩负的重大责任。

经过几天几夜的长途跋涉,王盛荣一行终于抵达了毛泽东的住处时,天刚蒙蒙亮。然而,未及松口气,村庄里却突然响起了激烈的枪声。

"不好!有危险!"王盛荣判断情况危急,迅速组织队伍向枪声传来的方向推进。进入村子后,他发现敌人是一支反动民团,正试图包围毛泽东所在的屋子。

透过窗户,他隐约看到几个敌人端着刀步步逼近毛泽东。情势紧急,王盛荣绕到敌人身后,用洪亮的声音大喝一声:“站住!”

瞬间,敌人慌乱地回头,王盛荣抓住时机,果断开枪,将他们击毙。他的战士们随后冲进屋内,与其余敌人展开激烈战斗。

所幸这支反动民团只是由临时纠集的普通民众组成,战斗力有限,随着我方增援部队的赶到,敌人迅速溃散。

战斗结束后,王盛荣满身是汗地走到毛泽东身旁。毛泽东握着他的手:“你来的真及时啊。”

“保护您的安全,是我们的职责。”王盛荣带着惯有的沉稳笑了笑。他正准备指挥队伍继续护送毛泽东离开时,脚下突然一阵踉跄,整个人摇晃了一下,然后无力地倒在了地上。

毛泽东连忙蹲下查看,这才发现王盛荣的小腿被子弹贯穿,裤腿已经被血浸透。毛泽东令警卫员寻找木头做担架,自己脱下外套为王盛荣披上,并亲手替他包扎伤口。

包扎完后,王盛荣虚弱地说道:“您不用管我,没啥大事,赶紧回去吧,别耽误了会议。”在众人的护卫下,毛主席最终毫发无伤地抵达了中苏根据地,王盛荣也及时接受治疗。

毛主席心中却始终无法忘记王盛荣的舍命相护:“要不是王盛荣,我现在是不是还活着都不知道!”会议召开时,他特意提到王盛荣救了自己的事。

最终,王盛荣被选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

誓死护送党的钱

1933年初,中央苏区面临一个棘手的难题:如何将打漳州缴获的一大笔款项安全送到上海中共中央。由于当时上海处于国民党管控之下,中共中央经费极度匮乏,急需这笔钱维持运转。

然而,前两次派人送钱的结果都不甚理想。

第一次选派了一位团级干部,携带两万美金前往上海,结果卷款逃跑,音讯全无;第二次委以重任给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干部,结果还是一样的情况。

两次的失败,让领导们选人更为慎重。眼看事不可为,毛泽东站出来说道:"我推荐王盛荣同志去执行这个任务。"

因为王盛荣在苏区表现出色,毛泽东在多次会议上提到他的表现,直言他是一个“可靠、能干的人”。组织经过反复讨论后,决定将这个任务交给王盛荣。

这是苏区自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资金调动,有3.5万美元。邓颖超亲自将一个沉重的箱子交到他的手中,一再嘱咐:“一定要确保安全送达上海,交给陈云同志。”

接到这个任务,王盛荣没有半点犹豫,任务紧且重要,挑选了几位可靠的同志迅速出发。他们沿途穿过广东,尽量躲过数次敌人的搜查,可仍有几次险些暴露,多亏他们机智应变,才得以化险为夷。

一次过关时,敌人的士兵甚至碰了一下那个箱子,问里面装的是什么,王盛荣面不改色地回答:“样品。”最终,他们顺利登上通往上海的小船。

长达数月的危险旅程后,王盛荣将箱子完好无损地交到了上海局领导的手中。

第二次国共合作后,许多干部被派往各地,支援抗战。王盛荣作为骨干,被调往武汉。

董必武亲自点名,希望王盛荣负责与国民党高层人物打交道。然而,初到武汉的王盛荣却感到手足无措。他知自己的文化水平有限,反复向董必武申请,希望能到前线带兵打仗。

几次请求后,组织终于批准了他的申请。不久后,王盛荣被派往华中,带领一支300人的游击队。

革命志不移

1945年,王盛荣作为华中代表团成员之一,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但他没有代表证,警卫员说:“没有代表证,不能进去。”王盛荣却笑了笑,说:“我就进去听听,学习学习。”警卫员一时没办法,只得前去请示。

毛泽东得知此事,说:“他想听,就让他进来听吧。”从那以后,王盛荣每天都准时出现在会场旁边。他总是坐在不起眼的角落,手里握着一个小本子,专注地记录着会议内容。

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后,组织决定将工作重点转移至东北建立根据地。王盛荣主动请缨,要求去东北工作,组织上欣然应允。

他被任命为省工委委员,负责协调和领导当地的党务工作,不久后又被提拔为政治委员。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王盛荣随部队返回家乡武汉,随后调入中南工业部,担任管理局领导。

1952年,一份标注着“严重贪污”的犯罪材料被递交到毛泽东的案头,内容直指王盛荣。

毛泽东沉思片刻,说道:“我绝对相信他没有这样做。去把周恩来同志叫过来。”毛泽东的信任源自于多年的了解,而这一刻,他更需要一个客观的判断。

周恩来仔细审阅了材料,将其内容与实际工作情况进行逐一比对,随后说道:“王盛荣没罪,反而有功。”在随后的调查中,逐步还原了事情的真相。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工业落后,缺少精密仪器,只能依靠进口。在1950年的时候,王盛荣接到任务:想办法一年内产出一万吨钨砂。

任务艰巨,但这是新中国建设的重要环节,他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个重任。王盛荣立刻组织团队展开调研。

他奔走在矿区与工厂之间,与工程师、工人们日夜讨论,查阅技术资料,并组织实地实验。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他们终于解决了钨砂的生产技术难题。

钨砂作为战略物资,其开采指标原本能够完成,但运输车的短缺成了关键瓶颈,导致大量钨砂滞留在库房中,无法运送出去。

如何将如此巨量的钨砂运输出去?翌日,王盛荣召集会议,提出先将库房中的钨砂预售1000吨,用这笔资金购买急需的运输车辆。在车辆到位后,立刻全力以赴恢复开采。

这一方案不仅解决了运输问题,还使得单位最终超额完成了指标。工业部新增了100多辆运输车,王盛荣的果断决策也赢得了广泛赞誉。

王盛荣还得知蒋介石在香港藏匿了一批钨砂,打算扣留并完成置换。经过周密的安排,他设法将这批钨砂安全扣留。

为了顺利完成任务,王盛荣多次向周恩来总理请示,并得到了总理的批准。钨砂需要通过特定的渠道置换为现金,以便购买急需的机械设备,这一过程中涉及大量资金和物资的流转。

由于过程复杂,且时间紧迫,部分账目无法及时核实,便成了某些人指控王盛荣贪污的借口。

王盛荣从未动用过一分公款。他尽心尽力地完成任务,甚至自己借钱来维持家计,确保工作不受任何阻碍。因此引起了有心人的不满,于是便诬陷王盛荣参与倒卖钨砂,贪污数额巨大。

得知真相后,毛主席愤然说道:“当初那么多人都带着给上海的现金跑了,只有王盛荣拿的金额最大,还成功交给了上海局。这一次他会禁不住诱惑吗?”

毛主席还批示恢复王盛荣的职务,并要求对那些诬告王盛荣的人展开调查。

这场风波以王盛荣的无罪结论告终。组织为弥补他的冤屈,决定破格晋升他为副厅级干部,并享受省部级待遇。

1957年,毛主席正在书房里与陈长江等人闲聊。话题不知怎么就转到了曾经一起并肩作战的老同志身上,毛主席忽然停下了话头,若有所思地问道:“王盛荣现在在干什么?”

这句简单的提问,却让陈长江略显迟疑。

“王盛荣同志现在在中南局企业处做副处长。”

毛主席听完,脸色顿时变得严肃,放下手中的茶杯,眉头微皱。他沉默片刻,随后以一种略带不解的语气说道:“王盛荣这样的人才,怎么会被安排到这样的岗位?”

毕竟在当年,是王盛荣即便双腿受伤,也要舍生忘死地背着自己突围,在解放战争时期立下的赫赫战功,以及后来在新中国建设中表现出的智慧和担当。这样一位勇敢而又有才干的人,为何会在一个不起眼的岗位上?

毛主席随即指示相关部门对王盛荣的情况进行彻底核查,并亲自过问此事。

经过毛主席的亲自干预,组织上很快为王盛荣平反,并调他前往湖北冶金厅担任厅长一职。这一任命不仅体现了毛主席对恩人的关怀,也彰显了他对人才合理使用的高度重视。

为国家多做事,是王盛荣的职责,但主席记得王盛荣,这份信任,更是让王盛荣不敢懈怠。2006年,王盛荣在武汉去世,享年100岁。

0 阅读:0
潮流教主酷姿态

潮流教主酷姿态

潮流教主酷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