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的萤火虫,微小而熠熠,身轻而光彩,是吟诵最多的咏物对象

快乐鉴骚词 2024-06-08 16:39:17

很怀念儿时的夏夜,那时候,农村没有电风扇,更没有空调,晚上实在太热,就铺了凉席,在屋外睡。那时候的我们,也没有什么玩具,夏天的夜晚,印象最深的是满天的星星和发着光四处飞的萤火虫。可以说,萤火虫是孩子们夏天的最爱;现在的孩子,见萤火虫的机会少了,一定比我们小时候更爱。

怕黑的孩子安心睡吧,让萤火虫给你一点光

慢慢长大了,看见萤火虫的机会也少了,但听过了不少的关于萤火虫的歌曲,很多都很好听。比如,伊能静唱的《慢慢飞》我很喜欢,“萤火虫,萤火虫,慢慢飞。夏夜里,夏夜里,风轻吹。怕黑的孩子安心睡吧,让萤火虫给你一点光”,非常治愈的歌曲;还有《小小萤火虫》,“小小萤火虫,小小萤火虫。背起一个小灯笼,飞西又飞东。一飞飞到花园里,做了一个梦。变成小星星,高高挂天空”,非常充满想象力,唯美的歌曲。

变成小星星,高高挂天空

后来,我发现,这些歌曲的美,在于它们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诗词中,咏萤火虫的比例非常高,甚至可以说是古往今来,咏物诗词中吟诵最多的对象。

1. 腾空类星陨,拂树若生花。屏疑神火照,帘似夜珠明,萧绎

南北朝时期梁元帝萧绎这个人,他的成就在于宫廷诗。我们眼中的宫廷诗,一般都是流光溢彩、金碧辉煌、千娇百媚、风情万种,而诗意则很苍白,没有值得回味的东西。但萧绎除了宫廷诗,他的咏物诗写得也好,特别是这首《咏萤》:

本将秋草并,今与夕风轻。

腾空类星陨,拂树若生花。

屏疑神火照,帘似夜珠明。

逢君拾光彩,不吝此生轻。

腾空类星陨,拂树若生花

“本将秋草并,今与夕风轻”,萤火虫本来是附在秋草上,但入夜后,又在晚风中轻盈飘飞。一句,“与夕风轻”,生动的描绘了萤火虫身姿轻盈的特点,特别传神。

下面的两句写得特别美,可以说是古往今来最唯美的咏物诗句。

“腾空类星陨,拂树若生花”,它腾飞在空中,就像流星要陨落而划过一样美;它拂动翅膀,在树上飞着,树就像盛开了灿烂的鲜花一样靓。

“屏疑神火照,帘似夜珠明”,它停在屏风上,就像有神火照耀着屏风一样明;它逗留在帘子上,就像夜明珠一样亮。

这两句诗,诗人可以说是用尽了世上最美的事物来形容萤火虫,比如,“流星”,比如,“鲜花”,比如,“神火”,比如,“夜明珠”。

而最后一句,“逢君拾光彩,不吝此生轻”,如果遇到您收拾萤火虫的光彩来装扮自己,那它也不吝惜它轻柔的身体,把它整个儿奉献给您。这是典型的“士为知己者死”,或者壮士报国的精神!

可以说,这首诗,是古往今来最唯美的一首咏物诗,没有之一。

2. 恐畏无人识,独自暗中明,虞世

可以说,咏物诗都是为了明志,基本上没有单纯的咏物诗。南北朝诗人虞世的这首《咏萤》,可以说表现得非常明显,基本上每一句都有所指,如其说是在描写萤火虫,不如说是在描写自己:

的历流光小,飘摇若翅轻。

恐畏无人识,独自暗中明。

的历流光小,飘摇若翅轻

“的历流光小,飘摇若翅轻”,“的历”,光亮、鲜明貌。虽然非常光亮,非常光彩,但却像流星的光一样,而且还小;在晚风中飘摇,好像翅膀很轻,经不起哪怕是一阵微风。

这句是说自己虽然有才能,但是自己背景小,不能有大的影响力,而且势单力薄,在各种势力的打击下,风雨飘摇。

“恐畏无人识,独自暗中明”,小小的萤火虫啊,你是怕自己没有人的识别到,才独自在黑暗中发出自己的那份光明吧!

这句诗,寓意有二:一是,诗人不甘默默无闻,不愿自暴自弃,偏要在暗夜中闪光,顽强地表现自己的存在;二是,有不被赏识的担忧,因为顽强发出光亮,希望能被国家赏识,发挥自己的才能。

小小的一个五言咏物诗,表达的寓意却很多,这首《咏萤》,非常值得称道!

3. 熠耀宵行,虫之微么,郭璞

魏晋时期的诗人郭璞,拥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词方面的成就在于他是“游仙诗”的鼻祖,比如,他写道,“登仙抚龙驷,迅驾乘奔雷”,想象力十分丰富。这首《萤火赞》,虽然是咏物诗,但也具有他“游仙诗”的特点:

熠耀宵行,虫之微么。

出自腐草,烟若散漂。

物之相喣,孰知其陶。

熠耀宵行,虫之微么

“熠耀宵行,虫之微么”,萤火虫,这个微小的虫子,但却能在晚上,熠熠闪耀的飞行。

一句,“熠耀宵行,虫之微么”,纵然世间的每一个个体微不足道,但依然有他闪耀光芒的地方。

“出自腐草,烟若散漂”,“出自腐草”,古人认为萤火虫是由草木腐烂而生。它出生于腐草,由草木腐烂而生,但却发出光芒,身影像烟云一样飘散。

一句,“出自腐草,烟若散漂”,颇有鬼魅色彩,具有“游仙诗”的特点。

“物之相喣,孰知其陶”,无数的萤火虫快乐的飞舞,相互照耀,虽然生命短暂,但是你怎么知道它们不快乐?

这句说出了,萤火虫之间相互帮助,虽然生命短暂,但谁又能说它们不快乐呢?就像庄子说的,“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虽然惠子反驳他,“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而庄子一句,“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世间万物,自有其生存的乐趣。

4. 向月光还尽,临池影更双,纪少瑜

南北朝诗人纪少瑜的这首《月中飞萤诗》,也写得非常唯美。在孩子们看来,萤火虫是夏夜的精灵,是心灵的光明;古人也喜欢萤火虫,认为它代表洁净和仙意,是古人版的“绿野仙踪”:

远度时依幕,斜来如畏窗。

向月光还尽,临池影更双。

向月光还尽,临池影更双

“远度时依幕,斜来如畏窗”,当萤火虫飞向远方时,如同依偎在天幕之上,星星点点,犹如银河上的星辰。当它斜斜的飞来时,像是在畏惧窗户会关上一样,迟迟不肯飞进来。

“向月光还尽,临池影更双”,当它向着月亮飞去时,在月光的照耀下,像是消失了一样;但它飞临小池时,顿时和池中的影子成双成对。

一句,“远度时依幕”,向我们展现了萤火虫梦幻般的场景,夜暮就像一场大幕,萤火虫在大幕下,时隐时现,如梦如幻。

而一句,“向月光还尽,临池影更双”,则又写出了萤火虫唯美的特点,时而隐匿在月光下,时而显现在池水中,这不是精灵是什么?

5. 暗处若教同众类,世间争得有人知,郭震

唐代诗人郭震的这首《萤》,是一首典型咏物诗,这种咏物风格在唐代很常见,比如,唐代诗人虞世南的“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诗人张九龄的“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都是鼎鼎大名。类似的是这首《萤》的这句,“暗处若教同众类,世间争得有人知”,也写得非常好。这首《萤》,全诗为:

秋风凛凛月依依,飞过高梧影里时。

暗处若教同众类,世间争得有人知。

暗处若教同众类,世间争得有人知

“秋风凛凛月依依,飞过高梧影里时”,到了这个时节,已经是秋风凛凛,而月光也隐隐约约,不是那么清楚;一只萤火虫飞过高高的梧桐树的影子里,让人眼前一亮。

第一句就隐喻十足,“秋风凛凛”,暗示了恶劣的环境,强大势力的打击;“月依依”,月光隐隐约约,则表示大环境不好,光明不足;“高梧影里”,也暗示了一种黑暗势力,人民都笼罩在这种黑暗势力下。

“暗处若教同众类,世间争得有人知”,在这黑暗处,如果与其他生物一样没有光亮,那世人怎么会知道,有萤火虫这种能发光的生物呢?

在这句诗里,诗人用“暗处”比喻逆境,说明在恶劣的环境中,必须表现出非凡的才干,才能被社会所重视。

换一种理解:在黑暗中,如果能够出人头地,就算会被打击,那也要发出自己的光芒来。即人们常说的,“宁可玉碎,不可瓦全”。

6. 散彩萦虚牖,飘花绕洞房,骆宾王

这首出自“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之手的《秋萤》,也是唯美咏物诗的典范,一点都不输萧绎的那首《咏萤》。萧绎的《咏萤》,全诗四句,其中有两句是极度唯美,而这首《秋萤》,也是全诗四句,更为夸张的是,其中有三句极度唯美:

玉虬分静夜,金萤照晚凉。

含辉疑泛月,带火怯凌霜。

散彩萦虚牖,飘花绕洞房。

下帷如不倦,当解惜馀光。

含辉疑泛月,带火怯凌霜

“玉虬分静夜,金萤照晚凉”,“玉虬”,指弯弯的初月。弯弯的月儿,似乎要把宁静的秋夜分成两部分;在这种朦朦的初月照耀下,金色的萤火虫闪耀了夜晚的凉意。

第一句的“玉虬”和“金萤”,就已经十分的唯美。

“含辉疑泛月,带火怯凌霜”,她包含的光辉,就像月光一样;而它带着的萤火,更是要退怯和凌傲冰冷的秋霜。

这句,诗人使用了“含辉”和“带火”,高度赞扬了萤火虫给人们带来的光明。

“散彩萦虚牖,飘花绕洞房”,众多的萤火虫,像散发着的流光溢彩,充盈了我这虚无的门户;而在我这山洞房子周围,像是飘散着的灿烂鲜花一样,绕着洞房开放。

而这句的“散彩”和“飘花”,继续给我们带来了唯美的视觉感受!

“下帷如不倦,当解惜馀光”,当它飞进我的蚊帐中来的时候,看起来还是丝毫不知疲倦,但请珍惜你剩余的光芒,暂时休息一下吧!

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的惜才爱才之心!

7. 微雨洒不灭,轻风吹欲燃,处默

唐代诗僧处默的这首《萤》,也是别出心裁,他抓住了萤火“雨洒不灭、风吹欲燃”的特点,把萤火虫描写得既唯美,又有才。给我们展现了萤火虫的另一面,值得我们学习的另一面:

熠熠与娟娟,池塘竹树边。

乱飞如拽火,成聚却无烟。

微雨洒不灭,轻风吹欲燃。

昔时书案上,频把作囊悬。

微雨洒不灭,轻风吹欲燃

“熠熠与娟娟,池塘竹树边”,“娟娟”,姿态柔美。萤火虫飞舞在池塘边的竹林中,既熠熠发光,又是身形柔美。

“乱飞如拽火,成聚却无烟”,当它一阵乱飞的时候,像是拽着一把火;当它们成群结队聚在一起时,又光明无比,关键是这么明亮,却没有丝毫的烟雾。

“微雨洒不灭,轻风吹欲燃”,即使天空中下起了微微细雨,但也浇不灭萤火虫的光芒;即使轻风拂来,也吹不灭萤火虫的火苗,反而让它像是要燃烧得更旺。

诗人的别出心裁在于萤火的特点,一是“无烟”,二是“雨洒不灭”,三是“风吹欲燃”,可见萤火不是普通的火苗,是独门绝技。

诗人借助萤火虫,高度赞扬了像萤火虫一样有着独门绝技的人!

最后一句,“昔时书案上,频把作囊悬”,既赞扬了萤火虫给人们带来的光明,又赞扬了那些刻苦学习的人们。

8. 忽逢借羽翼,不觉生光辉,于季子

这首唐代诗人于季子的《咏萤》,更像是一首童话诗,一部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童话故事。故事里的主人翁,因机缘巧合下,化身为精灵,进而报答有恩于自己的日月,力助日月更加光明:

卉草诚幽贱,枯朽绝因依。

忽逢借羽翼,不觉生光辉。

直念恩华重,长嗟报效微。

方思助日月,为许愿曾飞。

忽逢借羽翼,不觉生光辉

这首诗的第一二句,依然从“萤火虫由草木腐烂而生”这个思路开始。“卉草诚幽贱,枯朽绝因依。忽逢借羽翼,不觉生光辉”,草木本来就是幽暗而贫贱,慢慢就会腐朽。但由于机缘巧合,忽然借得了羽翼;而且不知不觉中,产生了光辉,变成了萤火虫。

“直念恩华重,长嗟报效微”,当它变成了萤火虫后,一直感念日月光华重重的恩泽,时时刻刻在长叹,自己太微小,不能报效日月之恩。

“方思助日月,为许愿曾飞”,这时候,它想到,它能够力助日月,让它们更加光明;为了这个愿望,它愿意一直飞下去。

中国人,讲究“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如果自己没有这个能力,也将竭尽所能的报答。这就是这首童话诗,《咏萤》的意义。

9. 流光堪在珠玑列,为火不生榆柳中,徐夤

这首唐代诗人徐夤的《萤》,着重描写了萤火虫之光的高贵品质,同时也指出了萤火的稀有特点。把萤火虫描写得既唯美,又充满了诗书气息,非常值得一读:

月坠西楼夜影空,透帘穿幕达房栊。

流光堪在珠玑列,为火不生榆柳中。

一一照通黄卷字,轻轻化出绿芜丛。

欲知应候何时节,六月初迎大暑风。

流光堪在珠玑列,为火不生榆柳中

“月坠西楼夜影空,透帘穿幕达房栊”,西楼之上,月亮渐渐落下,夜色朦胧,一片空寂。萤火虫穿过纱帘和丝幕,来到了庭院房间。

“流光堪在珠玑列,为火不生榆柳中”,只见它,飞动时,流光溢彩,其美丽可与珠玉媲美;它又像一团星星之火,却不会燃烧。它飞舞在榆树、柳树之间,却不会造成树林的火灾。

“一一照通黄卷字,轻轻化出绿芜丛”,它一闪一闪发出的光亮,可以一一照亮泛黄书卷上的字。它轻轻飞过碧绿的草丛,就如同萤火虫用光亮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一样。

这句,“一一照通黄卷字”,化用了“囊萤夜读”的典故,让萤火虫充满了诗书气息,浓厚的文化色彩!

“欲知应候何时节,六月初迎大暑风”,想要知道如此浪漫的自然画卷是什么时节?那就是六月月初迎接南风的大暑时节啊!

10. 若非天上去,定作月边星,李白

史上咏萤火虫的诗词实在太多,而且出色的也很多,远远不是一篇文字能够介绍完的,但文字总有结尾的时候。这篇文字,就以诗仙李白的这首《咏萤火》来结尾。因为这首诗,带有诗仙的一贯特色,不止是唯美,还有就是夸张,还有就是浪漫:

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

若非天上去,定作月边星。

若非天上去,定作月边星

“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前面诗僧处默有“微雨洒不灭,轻风吹欲燃”,这两句的意思很相近。但诗仙的诗句里有“难”和“更”,极力表达了萤火虫的顽强毅力,似乎比诗僧的那句更好!这当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了。

诗仙的点睛之笔在于后一句,“若非天上去,定作月边星”,“若非天上去”,个人倾向于这样理解,萤火虫若非在地上,而是飞到天上去了。“定作月边星”,那一定是要做月亮旁边的星星的。

诗仙就是诗仙,就算是萤火之光,也要跟星光媲美。这是他一向豪情万丈的特点,比如他在《上李邕》中就写道,“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再比如,他在《行路难》中就写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所以,他写出这句,“若非天上去,定作月边星”,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了。

0 阅读:9

快乐鉴骚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