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分析550名肝癌患者,吃惊发现:患肝癌的人,有6大恶习

逗逗玩转养护 2025-04-28 20:31:23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如果要问我,作为一名医生,在职业生涯中最令我震惊的一次经历是什么?

那一定是——在分析550名肝癌患者的病例后,发现了一个让人背脊发凉的事实:患肝癌的人,竟然有6个惊人一致的恶习。

不是偶然,不是巧合,是一种令人无法忽视的规律。这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疾病和生活方式之间,究竟藏着多少我们习以为常、却暗藏杀机的小动作。

说到肝癌,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喝酒喝出来的吧?”但真相远比想象中复杂得多。

肝癌就像一只耐心的猎豹,它不会在你放纵一次之后就扑上来,而是悄无声息地,潜伏在你每天的选择里,等到你回头时,已经无路可退。

今天,我就带大家顺着这条线索,抽丝剥茧,看看那6个隐藏在生活角落,能把命掏空的恶习,到底是什么。

一、常年熬夜,肝脏成了“苦力工”

有个在医院工作的朋友,老刘,四十出头,刚升了副主任,事业正起步。可惜,没过几个月,就查出了肝癌晚期。

家人都不敢相信,一个没喝过几次酒的人,怎么会得肝癌?后来细细一问,才知道,老刘这些年天天熬夜,三点睡觉成了家常便饭。

肝脏是人体24小时不停运作的器官,夜间11点到凌晨3点,是肝脏自我修复的黄金时间。熬夜,就是让肝脏没法“打卡修整”,长期以往,小毛病积成了大麻烦。很多人觉得熬夜不过是黑了黑眼圈,顶多第二天困一点,但实际上,你每一次熬夜,肝细胞就多死一批。

二、酒桌文化盛行,肝脏被当成烈火烹油

在我接触的患者里,几乎一半有长期饮酒史。特别是一些生意人,每天应酬,白酒一斤起步,啤酒当水喝。

有人还自以为聪明,喝完酒吃护肝片,觉得自己安全了。可事实是,酒精代谢产生的乙醛,是强烈的致癌物,护肝片只是杯水车薪。

而且,中国人酒桌上讲究义气,动不动就“感情深,一口闷”,殊不知,每次大口喝酒,都是在狠狠刮你的肝脏。

世界卫生组织早就明确指出,酒精摄入与肝癌密切相关。哪怕你喝的不是很多,只要是长期饮用,肝细胞的损伤也是不可逆的。

三、滥用保健品,补出来的不是健康,是癌症风险

有些朋友,一提到保健品就跟吃饭似的,早上一把,晚上再一把。什么护肝灵、养生丸、排毒胶囊……吃得比三餐还讲究。

但很多保健品根本没有经过严格的科学验证,一些所谓的“排毒养肝”产品,反而含有重金属、激素,长期服用,不仅无益,还会增加肝脏负担。

我曾经接诊过一位50岁的阿姨,坚持吃“草本护肝丸”三年,结果肝功能异常,后来确诊为肝纤维化早期。阿姨哭着问我:“医生,我是为了健康,怎么反而把自己吃进医院了?”答案很简单:肝脏不是万能处理器,滥补就是慢性中毒。

四、肝炎病毒感染,却不当回事的人太多了

在550个病例中,有将近60%的患者有乙肝或丙肝感染史。更让人痛心的是,很多人早在几年前就查出有肝炎病毒,却因为“没症状”,就放任不管,既不定期复查,也不接受治疗。

乙肝病毒(HBV)和丙肝病毒(HCV)长期在体内存在,会导致肝细胞慢性炎症反应,最终诱发肝硬化甚至肝癌。早在《中华肝脏病杂志》上就有研究指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癌发生率是普通人的100倍以上!哪怕没有明显不适,也绝不能掉以轻心。

五、爱吃霉变食品,无意中把毒素送进肝里

南方尤其常见,高温潮湿,粮食、坚果、调料很容易发霉。很多人舍不得扔,觉得刮一刮还能吃。可你知道吗?黄曲霉素是一类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认定的一类致癌物,主要污染花生、玉米、大米等。

曾经有位农村患者,家里种了很多玉米,因为天气潮湿发了霉,他舍不得扔,结果长期食用,几年后查出肝癌。

那场景至今让我记忆犹新。黄曲霉素只要摄入极少量,长期累积,就足以致癌,而且高温烹饪根本破坏不了它的毒性。

六、肥胖与脂肪肝,被大家当成小毛病

很多人一听脂肪肝,笑着说:“不就是油多了点吗?能咋的?”可事实上,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已经成为继病毒性肝炎之后导致肝癌的重要原因。尤其是伴随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的脂肪肝患者,更是风险翻倍。

有个30岁的外卖小哥,体检查出脂肪肝,医生建议他减重、控制饮食。他不以为然,觉得自己年轻,生龙活虎的怕啥。三年后,再次体检,发现肝脏已经出现早期癌变。脂肪肝不是“胖点儿”那么简单,而是真实存在的肝脏危机。

那么,如何真正保护好我们的肝脏?

说到这儿,你可能想问:那怎么办?防不胜防啊!别急,保护肝脏,其实没那么玄乎,就是要从改掉上面提到的坏习惯做起。规律作息、控酒戒酒、慎用保健品、定期体检、食品安全意识、控制体重,每一项都不是空话。

尤其是乙肝疫苗,国家已经免费接种多年,如果你还没打,抓紧补种;如果有家族病史,更要定期做肝脏超声检查和甲胎蛋白(AFP)检测。早发现、早治疗,肝癌的治愈率可以大大提高。

为什么肝癌越来越年轻化?跟我们的生活方式脱不了干系

肝癌患者的平均年龄,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沉。以前是五六十岁的大爷大妈,现在三四十岁的年轻人也常见。背后的原因,不是肝癌变得更“狡猾”了,而是我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作”了。

夜生活丰富、外卖饮食、应酬不断、缺乏运动、保健品滥用……每一样,都是在给肝脏加码。肝脏不像心脏,出点问题马上能感知,它是沉默的器官,等到有症状,大多已经晚了。

我们能做的,不是等问题出现,而是提前防范

有句话说得好,“小洞不补,大洞吃苦”。肝癌,不是一天两天作出来的病,是日积月累的后果。如果你能从今天开始,哪怕只是早睡一小时,少喝一杯酒,不吃一颗发霉的花生,你就已经在为自己的未来加油打气了。

记住,健康,不是理所当然的恩赐,而是每天一点一滴争取来的结果。

肝脏是沉默的,但你的选择不会沉默,它们最终都会在你的身体上,开出或好或坏的花。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J].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22, 30(10): 721-738.

[2]世界卫生组织. 酒精与健康全球状况报告(2023年)[M]. 北京: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 2023.

[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黄曲霉素污染食品安全管理规范(2021年版)[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21.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生

0 阅读:35
逗逗玩转养护

逗逗玩转养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