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出现与中国人常提倡的“面子”有关,但她似乎也有一个好的“里子”。央视新闻频道《新闻周刊》栏目曾经聚焦了一位22岁的南大大四姑娘温方伊,题为《温方伊:面子 里子》。白岩松说,这个年纪轻轻就以一部《蒋公的面子》蹿红的新生代编剧赢得了巨大的“面子”。
一部《蒋公的面子》,一部成本只有5万元的学生话剧能做到如此程度,堪称“奇迹”。两个半小时的时长,90后编剧,描写的却是70年前“中央大学”教授中的复杂人性;把南大中文系的一则传说,搬上了话剧舞台。
《蒋公的面子》,故事讲的是1967年的南京。三位教授因一件往事遭受审查,他们诚惶诚恐的回忆往事,言谈之中透露出各自的性格,侧重各一。剧中出现9次转场,我个人认为从一开始,话题始终围绕在吃的什么饭上,叙事过于繁琐,但是整个话剧采用的是倒叙的手法,有收有放,结构新颖,画面在1934年和文革期间的几次转换,使得大尺度的时空跨越在话剧中得到充分展现,自然而流畅的电影手法的运用,使得相对传统的艺术与新艺术得到了一次完美的融合,这是编剧的构思巧妙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老年的时任道和夏小山均被当作牛鬼蛇神关起来,夏小山来找时任道时蒋介石给请帖请客的事,夏小山怕惹祸上身遂不承认自己收到过蒋介石的请帖,甚至从未与蒋接触,于是老年时任道回忆24年前,画面转至年轻时的他们。
2.青年的两人讨论该不该去赴蒋介石的宴,青年卞从周上力劝二人赴宴,讨论是否该为许久没有吃过的金华火腿而去赴宴,时任道坚决不去并与卞从周因楼先生去不去赴约的事而立下赌约。
3.转到夏小山和时任道两人老年时期,卞从周后上。卞从周回忆三人一起去赴宴,并吃了刘庆祥自创的八仙鳜鱼羹。
4.转到青年时期的茶馆,夏小山对卞从周说:你让蒋公把请帖上的“中大校长”改为“行政院长”,我就去。时任道下。
5.转到老年时期,夏小山不相信自己会为了一道八仙鳜鱼去会蒋介石,老年时任道也证明青年夏小山去赴约了,并回忆。
6.时任道的家,卞从周去找时任道。两人谈论哲学,夏小山很无奈的制止两人的学术问题坚持要打麻将,由于时任道知道楼先生昨天就离开了,还骗卞从周和自己打赌,卞从周自然是输掉赌局勉强答应帮时任道向蒋介石说情运回藏书,结果时太太比了解实情说漏了嘴导致是人道的阴谋被揭穿,麻将又打不了。时任道和夏小山争论以前的事,互相斥责。学术与交情的矛盾由此而凸显,时任道与卞从周因观点和价值观均不同而发生争执,夏小山劝架,时太太也来劝架。
7.老年时期,时任道与卞从周因揭发他们去赴宴,景园(时太太)死而发生争执,夏小山回忆。
8.时任道卞从周为了多年心爱的藏书和太太而放下面子决定去赴宴,夏小山为了一道名菜而放下面子去赴宴,卞从周为了所谓的中大和国家前途而放下面子去赴宴。全剧的高潮就在于此不仅仅是蒋介石的面子,更深层次的说是他们三人的面子,或者是所有人的面子,“你给别人面子,就是给自己面子”。自此三人的面子、里子都因各自的需求而放下。
9.夏小山:(唱)不提防余年值乱离,逼拶得歧路遭穷败。
老年夏小山:(唱)受奔波风尘颜面黑,叹雕残霜雪鬓须白。今日个流落天涯,只留得琵琶在!
夏小山青年和老年的转化,更加预示着时间的流逝与跨度,我觉得编剧之所以青老年同时出场,正是为了向世人所谓的面子提出挑战。剧中三人心中各有盘算,说是为了某一件事才决定赴宴,总要给自己的赴宴找到一个合适的理由或者是利用别人的面子而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也就反映了那个时代下人的劣根性,同时在现在这个社会也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蒋公的面子》的成功“匠艺”,是让坚持民主,反对独裁,跟蒋介石有公仇私怨,绝不肯与其同桌吃饭的左翼教授终于放弃了自己的立场。随后,温方伊又把时任道翻了个个,让他重新回到原先的立场,虽然说只是为了面子而说的一句假话:“我还就不给他面子了。你们都顾及自己的面子,我为什么不能顾及我的面子。我的面子比天大。我的书,你们谁能弄过来就归谁。我不要了。人亡弓,人得之,何足道!何足道!”,但是最终时太太的一句:“他开玩笑的”道出了他的无奈与辛酸。“话剧,就是听聪明人说话。”把话说得聪明,就是才气。
剧评人水晶说这个戏“哲学与菜谱齐飞,古籍与麻将共舞”大概也是称赞作者的才气。不过,更重要的才气,是在情节之外,举重若轻地刻画性格。温方伊的才气,正是往往用一句话写活了性格。例如夏小山说“你看他难受,就看菜好了”。这类简化了情节,炙烤灵魂的戏剧,比情节含量饱满的传统戏剧更需要描写性格的才气来填满。
悲剧和喜剧,都是表现人在天地间的卑微、荒谬与无奈,表现人类道德的虚伪和无济于事。当编剧忧伤地表达这一内容时,就呈现的出是悲剧;当编剧超越了我们的忧伤,理智而幽默地表达这个令人忧伤的内容时,便创作了喜剧。
卞从周和时任道,一个站在现实的污泥浊水中,一个站在理想的灿烂光环里,他们一面为自己已经得到的东西骄傲着,一面却也羡慕着对方,焦虑于自己未得到的东西。这便是他们的喜剧性。卞从周和时任道给剧场的观众带来了欢乐,但他们自己却一直在生着气,并不快乐。夏小山的喜剧性高于他的两位同事:除了对把他看成一个“吃货”感到恼火外,他始终是快乐的。
世间无大事:书楼被炸,并不值得惦记;绝交书不算什么,还可以再写一份复交书嘛;“不陪不配做校长的校长吃饭”的原则,其实抵不过“昨天我刚在课上对学生说不承认蒋校长”的面子问题;实际上,面子也不一定重要,还有火腿烧豆腐呢!在精神上,夏小山比他的两位同事潇洒和自由得多,但毕竟是大学教授,夏小山还没有完全沦为口腹之欲的奴隶,他还坚持着要蒋介石“把请帖上的校长改成院长或者委员长”的底线。他坚持这个底线的动机,像孩子一样地天真,竟全然没有想到国家元首会更在乎面子。
在编剧看来,教授们的道德困境是“永恒存在的”,她把教授们的道德困境这种令人泪下的卑微存在,做得令人捧腹。这里我看到的是千百年来知识分子甩不掉的悲剧命运,三个文人,永远凑不齐的麻将桌。不管是什么时代,也只能唱一曲“不提防余年值乱离,逼拶得歧路遭穷败。
受奔波风尘颜面黑,叹衰残霜雪鬓须白。今日个流落天涯,只留得琵琶在。”如果三位教授最终去和蒋介石吃了饭,这个戏一定是缺乏诗意,令人厌倦的;如果三位教授最终不去和蒋介石吃饭,这个戏也会是缺乏诗意和令人厌倦的。“给不给蒋公面子”的问题,是一个道德的困境,无论教授们怎样选择,他们都有给自己辩护的理由,也都有自扇耳光的理由。
三位文人与一桌凑不齐的麻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无论此故事是否真的发生,对于我们的心理都是一次冲击,中国人的“面子”、“里子”究竟是对是错?究竟应不应该坚持?作为学生的编剧在用自己的青春来书写历史,虽然有点不太娴熟但也确实是我们青年人中的“思想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