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婚姻合法化,我爱你,与性别无关

重庆没有四季 2019-12-22 14:01:08

同性婚姻,是指同性之间的婚姻关系。在同性婚姻的支持者中,其也被称为婚姻平等或平等婚姻权。同性婚姻是对传统婚姻模式的一种变革,体现了婚姻的多元化,满足了同性恋人士的结婚需求。

截至2019年,同性婚姻与民事结合在全球五大洲得到合法化,全球范围内实现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国家或地区达到36个。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何看待同性婚姻

当今绝大多数科学家、心理学家、医学专家认为性取向是先天决定的,美国心理学协会发表的一篇科学文献表明:长期的实验记录证明,同性恋是无法被“矫正”的,性取向无法改变。 不是一种选择,也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

一直以来,对于同性恋这个话题,大家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说,同性恋只不过是性取向上的“左撇子”而已,它是非常自然和正常的,唯一与异性恋不同的是,它仅占人口的5%,因此就被认为是不正确的。支持同性恋,只是支持这5%的人口的恋爱自由而已,它不会带来地球的毁灭,他们表示能够理解这个群体,甚至同情这个群体,因为他们要面对这个社会很多的恶意。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是,也有很多人表示不能接受同性恋。他们认为,同性恋人们由于长期的性生活混乱,很容易引起艾滋病的泛滥。第二,对于父母那一辈的人来说,传宗接代、延续香火才是要紧事,在中国传统的观念里,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如果一个人没有后代的话,会被别人认为非常不孝,而且父母也会觉得非常丢脸。为了种族的繁衍和人们倚儿养老的传统观念,同性恋是不被接受的。

1952年,美国精神医学会将同性恋作为一种精神疾病列入《精神病诊断与统计手册》。政府、警察,都掌握着性少数人群的名单,大批少数雇员遭到解雇。针对同性恋的所谓“心理疗法”:通过电击逆转性取向也曾盛极一时。在那时,所谓的医学成为了一个社会、政府公开歧视少数人群的支持。

我爱你,与性别无关

爱情,一直都是两个人的事。我爱你,和性别无关。但是,同性恋一旦公开,便不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是一群异样的眼光,一阵难以置信的恶意。

柴静曾经说过,“我们的社会为什么不接受同性恋者?因为我们的文化里,把生育当目的,把无知当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原则。爱情应该是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态度,而不是一个器官对另一个器官的反应。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9年5月17日,中国台湾立法机构通过同性婚姻专门法,相同性别的两人可以办理结婚登记,这意味着台湾成为亚洲第一个、全球第27个实现同性婚姻合法化的社会。对于平权人士来说,这真是一个鼓舞人心的消息。

5月24日,台湾同性恋婚姻法正式实施,全亚洲第一场同性婚礼举行,当日早晨,民政局被围得水泄不通,更有超过300对情侣注册结婚。

他们没有做错任何事,只是碰巧爱人是同性,却要因此被人们贴上恶心、有病的标签。不管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对爱情忠贞不渝,总是令人敬重。

理解同性恋,但同性婚姻合法化似有不妥

我不认为同性恋有什么不妥,但我认为同性婚姻合法化确实不妥。立法不是简简单单,上下嘴皮一碰就能盖棺定论的事。如果同性婚姻是准许的,那么很多条款法律都要进行修改。比如一夫一妻、比如子女姓名等。

婚姻法对性别的表述其实极为含糊,对性关系、性行为的表述完全没有。本质上婚姻法是一部关于财产关系的法律。既然说同性恋是一种天然的倾向,彼此也存在真爱,那为了真爱的结合为什么要在乎婚姻的形式?说到底,要求婚姻合法化要的不是爱情的承诺,而是婚姻所承载的正常家庭所具备的权利。

如果同性恋者大张旗鼓的要求各种莫名其妙的权利,那么恋物癖、恋兽癖甚至恋尸癖也可以基于同样的理由提出同样的要求,那我们这个社会不就乱套了。我认为小众闷声过自己的日子,可以不被歧视就好,如果偏要张扬就应该尽量避免带给别人困扰。

图片来源于网络

总之,我也不是极端保守的人,但是对于同性恋,我的宽容仅止于不干涉、不歧视。我本身不接受,也不会去鼓励和支持这种行为,更坚决反对将这种行为正常化,尤其反对同性婚姻合法化。

任何事物都要有一个坚守的边界,无论这个边界,是来自宗教、习俗还是道德,一旦逾越这条边界,也没有什么宽容和退让的余地了。我不反对同性恋,但是同性恋婚姻合法化,我是旗帜鲜明地坚决反对,这条边界,必须守。

0 阅读:257
重庆没有四季

重庆没有四季

专注娱乐分享,带你从另一个角度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