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各种手段给他人一种错觉达到欺骗的目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阴谋,那么,你知道什么是阳谋吗?
这可是根据人性来设计的陷阱,利用的就是人的贪婪以及多疑的弱点。
而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就曾经出现过四个非常出名的阳谋。
围魏救赵公元前354年,战国时期烽烟四起,此时,位于赵国境内的中山国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原本属于赵国的领土,却被魏国趁虚而入。为了夺回中山,魏国派遣大将庞涓出兵伐赵,剑指赵国都城邯郸。庞涓率领十万大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便逼近邯郸城下。
赵国危在旦夕,赵王无奈之下只得向齐国求援,齐国权衡利弊,决定派遣孙膑和田忌驰援赵国。然而,孙膑并未采取直接与魏军正面交锋的策略,反而建议田忌转攻魏国国都大梁。孙膑深知庞涓在得知齐军进攻大梁的消息后,定会放弃攻打邯郸,回师救援。
这样一来,便能实现围魏救赵的目标,田忌虽对孙膑之计略有顾虑,但仍选择相信并执行。果不其然,庞涓在收到国都告急的消息后,放弃攻打邯郸,转而回援大梁。虽然庞涓明知道回援途中可能遭遇埋伏,但为了保住自己的官职和性命,他还是选择了冒险。
结果,庞涓在桂陵遭遇齐军伏击,战死沙场,然而,这场胜利实则是孙膑豪赌的结果。攻取大梁的行动充满了未知数,一旦失败,齐军将面临巨大损失。而且,庞涓并非一定会中计回援,他完全可以选择继续攻打邯郸,置齐国于险境。
此外,围魏救赵行动对齐国的实际损失非常严重,齐军在毫无支援的情况下,主动进攻魏国实属不智之举。总之,这场围魏救赵战役的背后,实则是孙膑与庞涓两位军事家的智慧较量。孙膑凭借出色的谋略和判断力,成功解救了赵国之危。
然而,在这场战役中,运气成分占据了很大比重,局势也曾对齐国极为不利。围魏救赵的故事,成为了战国时期一段脍炙人口的佳话,流传千古。
挟天子以令诸侯公元189年,东汉王朝陷入分崩离析的局面。群雄割据,战火连天,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乱世之中,有一位英雄人物崭露头角,他就是曹操。他采纳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一步步实现了他的雄图霸业。
曹操的智谋之处在于,他深知在这个乱世之中,要想成就一番伟业,必须有足够的实力。因此,他在拥立汉献帝的同时,也在积极发展自己的势力。他招募贤能之士,扩充军队,逐渐壮大自己的力量,在曹操的领导下,他的军队屡战屡胜,逐渐统一了北方。
在这个过程中,曹操并没有完全依赖汉献帝的名义,而是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赢得了广大民众的支持。然而,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策略并非一帆风顺。虽然汉献帝名义上是天下共主,但实际上,各地的诸侯并未完全听从他的号令。
在这种情况下,曹操不得不依靠自己的实力去征服那些不听从号令的诸侯。曹操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他善于运用兵法,巧妙布局,使得敌军陷入困境。同时他还善于笼络人心,通过各种手段吸引了大量的人才,为自己的事业添砖加瓦。
在曹操的领导下,他的军队逐渐发展壮大,最终成为了三国时期最强大的势力之一。然而,曹操并未因此而满足,他依然在努力扩张自己的势力,希望能够实现一统天下的目标。
总的来说,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策略,既体现了他的智谋,也展示了他对权力的渴望。在他的努力下,他成功地统一了北方,奠定了魏国的基础。然而,这个策略并非万能,曹操最终还是未能实现一统天下的目标。
二桃杀三士在我国春秋时期的齐国,曾发生过一段脍炙人口的“二桃杀三士”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角是公孙接、田开疆与古冶子三位齐国勇士。他们在齐景公时期表现出色,功勋卓著。然而,他们的英勇行为却引起了齐景公和晏子的担忧,担心他们会成为田氏篡位的障碍。
因此,晏子利用人性弱点和心理战术,巧妙地策划了一场阳谋,成功除去了这三位勇士。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三位勇士。公孙接以勇猛著称,曾在齐景公狩猎时斩杀恶虎,保护了齐景公的安全。田开疆则在一次游船过程中,勇斗黄河水怪,拯救了齐景公的生命。
而古冶子更是战功显赫,他曾率领齐军击败敌国,立下赫赫战功。这三位勇士不仅勇猛善战,而且关系密切,生死之交。然而,他们却因为与田氏家族走得太近,而被齐景公和晏子视为威胁,在这种情况下,晏子开始筹划如何除掉这三位勇士。
晏子深知人性的弱点,于是他设下了一个巧妙的局,一天,鲁国国君来访齐国,晏子作为接待大臣,为了彰显齐国的实力,向鲁国国君献上了两个珍贵的桃子。这两个桃子并非普通的水果,而是象征着荣誉和地位的象征。
晏子提议,让公孙接、田开疆和古冶子三位勇士根据自己的功绩,分享这两个桃子。这个建议看似公平,实则充满心机。因为这三个勇士都认为自己功高盖世,谁也不愿意承认自己比其他人逊色。于是,他们开始争相夸耀自己的功绩,希望能够得到那个宝贵的桃子。
然而,桃子只有一个,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最后,三位勇士因为争夺桃子而反目成仇,相互攻击。在这个过程中,公孙接和田开疆因为觉得自己功绩不如古冶子,而感到羞愧难当。他们认为自己在荣誉面前表现得如此不堪,实在是有失尊严。
于是,他们在羞愧之中选择了自刎,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勇气和尊严。目睹这一切的古冶子,内心更是充满了愧疚。他认为自己才是罪魁祸首,正是因为他的迟言,导致了两位兄弟的死亡。于是,他也选择了自杀,以此来为自己的过错赎罪。
就这样,晏子通过一场看似公平的竞争,成功除去了三位勇士。这场阳谋虽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但却受到了人们的质疑。因为这三位勇士并没有犯下什么罪行,只是因为与田氏家族走得近,就被晏子设计陷害,实在是不光彩。
此外,这场阳谋虽然手段巧妙,但却充满了阴谋诡计,与传统的阳谋理念相去甚远。然而,历史的进程并没有因为这场阳谋而改变。在三位勇士死后,田氏家族继续在齐国崛起,并最终夺取了齐国的政权。这说明,无论采取何种手段,都无法阻挡历史的潮流。
推恩令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睿智的统治者,他们通过巧妙的手段化解危机,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其中,汉武帝刘彻实施的推恩令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推恩令的实施使得诸侯国的土地逐渐分散,权力逐渐削弱,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汉朝的统治地位。
在汉武帝时期,虽然国家实现了大一统,但由于外有匈奴的侵扰,内有土地兼并的问题,再加上诸侯王手中掌握的强大政治影响力和军队,这些都给国家的稳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汉武帝迫切需要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诸侯王的势力。
在这个关键时刻,大臣主父偃向汉武帝提出了推恩令的建议。推恩令的核心内容是改变原有的继承制度,允许诸侯王的土地和封号由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子女共同继承。这样一来,原本集中在诸侯王手中的土地和权力就会逐渐分散,从而削弱诸侯王的势力。
推恩令的实施并非一帆风顺。起初,诸侯王嫡长子对此表示强烈反对,因为他们担心自己的利益会受到损害。然而,其他非嫡长子却因为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而纷纷表示支持。在这种情况下,推恩令得以顺利推行。
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国的土地逐渐被分割成小块,权力也逐渐分散。这些分得土地的非嫡长子不再属于诸侯国的统治范围,而是直接由各郡进行管理。这样一来,中央政权就成功地收回了原本属于诸侯国的土地和权力。
推恩令的实施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处,那就是得到了诸侯王非嫡长子的支持。这些原本无权继承土地和封号的子孙,因为推恩令的实施而获得了利益,所以他们纷纷支持推恩令的执行。这样一来,推恩令的实施就更加顺利,而汉武帝的中央集权目标也就得以实现。
总的来说,推恩令的实施是汉武帝治理国家的一个高明之举。他不仅成功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还得到了诸侯王非嫡长子的支持。这一切都充分展示了汉武帝的智慧和政治才能,使得汉朝在他的统治下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夏虫语冰事全是瞎猜
挟天子以令诸侯原型是尊王攘夷,占据道德舆论高地发号施令。
陌生人
九转肥肠能并列以上阳谋
宵夜
韩信的四面楚歌,是至今最大的阳谋!
好人一生幸福
围魏救赵,要在知道兵力部署对比的情况下才能知道行不行
流水
二桃杀三士简直是在侮辱智商,宁可相信是被安排的刀斧手砍死的
皮皮虾吐泡泡 回复 12-06 00:27
我宁愿相信你[笑着哭]
王光头96096
二桃杀三士演变出的末位淘汰制到今天还在用
G.S.P 回复 12-06 10:29
原来是为桃子自杀,现在是杀人
用户130XXXX5791
怎么哪里都有陈建斌[得瑟]他什么背景啊
用户34xxx11
只有推恩令无解
徐啸天
金刀计何在
寒号鸟
怎么没有金刀计呢?
殇、似水流年
???金刀计呢?真是东拼西凑的文章。
80年代爱文凭
历史上从来没有“挟天子”一说,这个只是演义中黑曹操的话,史书上原文是“奉天子以令不臣”
观鱼、
春秋时期确实非常重视贤名,战国开始就逐渐礼乐崩坏,二桃分三士得看在哪个时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