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命由我不由天?——1700年前的寒门突围悲歌

是金的光 2025-03-17 22:40:46

喜欢读历史的朋友常常会听到一个词叫“魏晋风度”,眼前便会浮现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魏晋故事,嵇康临死前弹奏《广陵散》、刘伶醉酒后脱衣狂奔、阮籍任性对人加以“青白眼”,这些世家名人不拘礼法的洒脱形象深入人心,然而,魏晋不仅是世家子弟的魏晋,更是无数普通人的魏晋,假如你出生在那个门阀森严阶级凝固的时代,还能这样洒脱的度过一生吗?

《高逸图》,又名《竹林七贤图》

1.被命运围困的家族:你就是那个希望

大魏皇帝曹芳派兵大战高句丽那一年,你出生在河北一个世代从军的贫寒家庭,官府很高兴,因为户籍上又多了一个将来可以征召的炮灰,你的父母十分难过,因为刚刚胜利的战争已经葬送了好几个你的族人,你才刚出生,带着对这个新世界的憧憬睁大着眼睛,却已经哭声震天。

十三年后,天下依然不太平,但在父母的悉心照顾下,你长成了一个健康聪明的少年,一天夜里,你听到父母偷偷商量着什么,似乎有关你未来的命运,你不敢多问,只听的父亲叹气,从此母亲的脸上也笼罩着愁云。

有一天朝廷派来了新县令,你跟着母亲一起上街看热闹,对于你出生的小地方来说,县太爷就是土皇帝,跟着祝贺的排场十分气派,人潮汹涌里,你有感于眼前,微红着眼眶暗暗发誓终有一天你要做比县太爷更威风的官,好让母亲也高兴高兴,母亲回头看着你说:“孩子,你祖上也不是这么差劲的,乱世弄人,不得已才成了兵户,你以后能改变命运吗?”

望着母亲期望的眼神,你使劲点点头,会的,我一定会成为你们的骄傲的。

那一天,你才明白,为何你的命运会成为父母的心事,因为天下都是曹家的,但天下要靠你这样的兵户子弟去打,当今皇帝的爷爷曹操早就安排好了,你这样出身的小孩长到十六岁就得上前线,世道太乱了,你可能根本就长不大。

于是,你开始发奋读书,学而优则仕,全家都指望你能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即便希望渺茫的如同萤火之光,那也是希望。

可是这个希望实在是太沉重了,沉重到你父母整日忙碌才能勉强凑钱供你读书,一天,你在私塾里忽然双眼泪流,老师问你为什么,他不知道,窗外田地里那个大声呵斥耕牛的人正是你的父亲,和老迈的耕牛一样被生活压弯了腰。

2.读书遇贵人:像渴望呼吸一样抓住机会

努力总是有回报的,你的聪明好学终于赢得一个到首都洛阳游学的机会,你参观了作为大魏最高学府的太学,见到了一个正在石头上刻经书的学者,风度翩翩惊为天人,你犹犹豫豫的上前问他的姓名,那人告诉你,他叫嵇康。

是嵇康啊,名满天下的嵇康啊,如果能成为他的学生该多好啊,他会成为我的贵人吗?带着无限向往,你打算追随嵇康,嵇康告诉你他住在山阳,可以指导你学习,但是京城的米实在太贵了,你不得已又回到了家乡,在家乡的日子没待多久,你又想到了嵇康,于是你想去山阳找嵇康,可是母亲把你关在家里不让你出门,因为你马上十六岁了,作为兵户的儿子,得随时等待征召,如果这时候逃走,全家都可能被牵连。

“您还记得我为何读书吗?不是您告诉我要努力改变命运吗?”你对着母亲问道。

她不敢直视你的眼睛,沉默着转过了身,她只是害怕,在你读书的那刻起,她就知道终究要面对这一天,读书不逃出家门,命运永远无法改变,真的走到这一步,她犹豫了,如果改变命运会让这个家庭破碎,她宁愿接受现状。

但你不能,为了逃出去,也为了不连累家族,你开始装疯甚至自残,最终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你光着脚忍着刺骨的寒冷和痛苦奔向了远方,奔向了嵇康,奔向了希望。

3.命运的突围:改名换姓获取新生

乱世里,谁会管一个疯子的去向呢,吃尽苦头,终于在邺城你成功找到了嵇康,嵇康很惊讶,知道你的经历后既感动又担心,于是他跟你说:“你聪明博学,但恐怕功名心太重。”他担心的是,你这一腔热血是为了在紫陌红尘里需索功名,你笑了笑答道:“功名心重也比清淡好,至少能在这世道里为百姓做一些事业。”

嵇康点点头,带你回山阳。跟在偶像的身边,渐渐的你也沾染了一些名士之气,身边往来也多了很多出身显赫的朋友,没有办法啊,朝廷用人用的是九品中正制,上品无寒门,要出人头地就只能靠学历和情商去敲开贵人的大门。为了掩盖你的出身,你甚至换了一个新名字——赵浚,以赵浚之名,在嵇康死后,通过你积攒的人脉,终于叩开了魏兴太守张嗣宗的大门,张太守对你很好,可惜命不长,你跟着张太守走南闯北很有作为,张太守死后一切戛然而止。

你不得不另寻门路,跑到辽西疏通关系改换了户籍,这下如同获得新生,你不再是兵户的儿子,而是可以做官的正经儒生,有了被举荐的资格,优秀的你立马在辽西郡脱颖而出,作为郡里的青年翘楚被任命为小吏,有了身份,行动更自由了,可以跟着领导到洛阳述职。

董其昌 行书节录赵至《与嵇茂齐书》手卷

到了洛阳,一切开销都有报销,终于不怕洛阳米贵了,你悄悄的让人找到父亲前来相会,年迈的父亲已是白发苍苍,看到你有出息了他很满足,佝偻着腰告诉你家里人好屋好收成好一切都很好,你好好搞事业就好。

你信以为真,在父亲的催促下,回到辽西继续做小吏,工作更加卖力了,领导非常满意,给了一个优良的绩效,不出意外的话年底述完职就可以晋升,努力了这么多年总算有了点成绩,你不免得意。回家吧,回家,心底这个念头不断升起,这么多年,风头早已过去了吧,该回家看看了。

4.悲歌谢幕:你终究还是你

你趁着去洛阳述职的机会,又差人去打听家里消息,你期盼着风头已过,可以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可是这回父亲没有来,信差告诉你其实母亲也早已去世,无限滋味一起涌上心头,回想这些年在外漂泊的艰辛,儿时逆天改命的承诺还未完全实现,想要尽孝也成梦幻泡影,悲愤之下只觉得满口血腥喷涌而出,你用尽气力哭喊着:

“我叫赵至,兵户赵家的儿郎赵至!”

这一年,大晋皇帝司马炎平定东吴,来自东吴的5000名美女被护送入宫,洛阳城张灯结彩无比热闹,你在皇城偏远角落的客栈里呕血而亡,时年三十七岁。

参考文献

[1] 房玄龄 等. 晋书·卷九十二·赵至传:赵至,字景真,代郡人也……母曰:"汝先世本非微贱,世乱流离,遂为士伍耳。尔后能如此不?"至感母言,诣师受业……号愤恸哭,欧血而卒,时年三十七。

[2] 房玄龄 等. 晋书·卷二十六·食货志:魏武平定汉中,徙诸郡民于关中,又拔取诸县豪强以为部曲。自是以后,每有征伐,辄募士家为兵……其士族、兵户皆有常籍,不得擅自迁徙。

[3] 房玄龄 等. 晋书·卷二十六·食货志:魏制以十六岁为正丁。

[4] 陈寿. 三国志·卷十九·陈思王植传(注引《魏略》):士息已见发,其遗孤稚弱,在者无几。

[5] 陈寿. 三国志·卷二十二·陈群传:文帝在东宫,深敬器焉……制九品官人之法,群所建也。

[6] 房玄龄 等. 晋书·卷四十五·刘毅传: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