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36横空出世:第六代战机还是支线轰炸机?

郝逸舟说 2025-03-20 12:34:50

近日,成都上空传来震耳欲聋的航空引擎轰鸣声,引发当地民众热议。有网友用手机捕捉到一架神秘军机正在进行高空飞行测试的画面,虽然视频较为模糊,但专家通过分析确认,这正是成飞公司研制的第六代战斗机——被外界称为歼-36的尖端战机。

三发无尾翼的"未来战机"

2024年12月26日,歼-36完成了首次飞行测试,其独特的三发无垂直尾翼设计令人瞩目。值得注意的是,在首飞过程中,一架"黄皮版"双座歼-20S战机全程伴飞,这一场景被外界解读为中国航空工业实力的集中展示。作为全球首款进行实体机测试的第六代战机,歼-36的亮相立即引发国际军事界的广泛关注,标志着中国在下一代战机研发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

原型机测试细节曝光

在最近的成都高空测试中,歼-36单独执行飞行任务,起落架已完全收起,机头空速管清晰可见。这些特征表明该机仍处于原型机测试阶段,距离最终定型量产尚需时日。关于此前流传的"360011"机号,专家分析认为可能存在误读,歼-36的生产数量应该远未达到11架。

战机定位引发争议

关于歼-36的定位,国际军事观察家们存在不同观点。主流意见认为其属于第六代战斗机,但也有专家坚持认为它更接近歼击轰炸机,可能是未来取代歼轰-7A的新一代机型。这种定位争议源于歼-36独特的设计特点:机腹配备1个主弹舱和2个副弹舱,其尺寸甚至超过了美国正在测试的B-21"突袭者"轰炸机。

强大的武器搭载能力

歼-36的主弹舱可携带"鹰击"-21高超音速导弹和"长剑"-20对陆攻击巡航导弹,具备远程反舰和空地打击能力。副弹舱尺寸也大于歼-20,可搭载"霹雳"-17超远程空空导弹和"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确保其制空作战能力。这种多用途设计使其在作战任务分配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支线轰炸机"新概念

国际航空专家帕斯·萨塔姆提出了"支线轰炸机"的新概念,认为歼-36在空气动力学效率和隐身性能方面进行了优化,既具备战略轰炸机的基本能力,又能快速响应战术需求。这一观点虽然尚未得到官方证实,但为理解歼-36的定位提供了新的视角。

填补战术战略空白

歼-36的出现填补了传统战斗机与战略轰炸机之间的空白。相比主要用于战略威慑的轰-20,歼-36能够更快速地响应战术层面的作战需求,为地面部队和水面舰艇提供及时的火力支援。其优异的隐身性能、大航程、强态势感知能力等特点,将显著提升中国空军的作战灵活性。

作为中国航空工业的最新成果,歼-36的研制进展不仅体现了中国在航空技术领域的突破,更预示着未来空中作战模式的重大变革。随着测试工作的持续推进,这款新型战机的最终定位和作战效能将逐步揭晓,必将对全球军事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0 阅读:82

评论列表

啊啦啊啦

啊啦啊啦

1
2025-03-27 01:32

高价低配智商税!这玩意儿我粮厂早就字研了!擦!走错片场了![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