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好歹!27国“抛弃”立陶宛,冯德莱恩喊话,求中国高抬贵手

万象洞察 2025-01-27 16:17:45

2025 年 1 月,一则消息在国际政坛激起千层浪。据闽南网 2025 年 1 月 23 日报道,在达沃斯论坛上,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做出一系列令人瞩目的表态。她一边强调欧美贸易关系重大,宣称欧盟将尽早与美国新政府采取务实接触,另一边又重申欧盟推动贸易伙伴多元化,甚至谈及与中国有机会 “深化关系” ,还表示欧盟 “必须与北京进行建设性接触”,存在 “与中国建立并深化关系” 的机遇,“在可能的情况下,甚至扩大我们的贸易和投资关系”。这与以往欧盟部分政客对中国的强硬态度大相径庭,其中究竟藏着怎样的玄机?故事得从几年前说起。

时间回溯到 2021 年 8 月,立陶宛这个东欧小国像是被 “猪油蒙了心”,在涉台问题上疯狂试探中国底线。不顾中方严正抗议和反复交涉,立陶宛政府允许台湾当局在其首都维尔纽斯设立所谓 “代表处”。这一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的行为,彻底激怒了中国。中方迅速采取反制措施,将与立陶宛双边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驱逐” 立陶宛驻华大使,并召回驻立大使,中立关系瞬间降至冰点。

立陶宛(资料图)

立陶宛以为有欧盟 “撑腰”,就能肆意妄为。可它没想到,中方的反制措施很快就给它的经济带来沉重打击。立陶宛众多依赖对华出口的企业,订单如雪崩般减少。农产品卖不出去,堆积在仓库里腐烂;工业制成品也被中国市场拒之门外,企业纷纷减产甚至关停。据相关数据显示,立陶宛的失业率直线上升,许多家庭失去了经济来源,民众生活苦不堪言。

此时的欧盟,却做出了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决定。2022 年初,欧盟替立陶宛出头,向世贸组织(WTO)提起诉讼,诬告中国针对立陶宛采取所谓 “歧视性贸易” 做法。中方当即明确回应,一贯按照规则行事,并 “提醒欧盟方面明辨是非”。但欧盟似乎铁了心要和中国 “杠” 下去,还宣称已经掌握了中国对立陶宛实施 “胁迫” 的相关证据。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场闹剧逐渐露出破绽。2024 年 1 月底,欧盟突然以含糊不清的 “技术原因” 暂停了与中国的 WTO 诉讼程序。据港媒《南华早报》报道,案件之所以搁置,是因为欧盟根本拿不出能够指控中方进行歧视性贸易、政治胁迫立陶宛的直接证据,而且也无法说服第三国企业公开作证。这就好比一个人要打官司,却拿不出关键证据,只能灰溜溜地先暂停。

WTO(资料图)

如今,为期一年的暂停期限即将到期。美媒彭博社爆料称,欧盟正在讨论放弃诉讼,这让美国官员感到沮丧,特朗普团队认为这是对中国的 “屈服”。消息传出后,立陶宛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据《南华早报》22 日报道,立陶宛总统瑙塞达受访时敦促布鲁塞尔 “不要放弃”,继续诉讼程序。前立陶宛外长兰茨贝尔吉斯也在一旁煽风点火,指责欧盟 “窝囊”。

但欧盟真的是 “不想打” 这场官司吗?其实,它是 “有心无力”。欧盟内部对于是否恢复诉讼意见不一。一些人认为,潜在的败诉对欧盟而言毫无益处可言;而另一些人则企图通过对中国表现强硬,换取美国在关税威胁和乌克兰支持上的退让。欧盟贸易事务发言人奥洛夫・吉尔表示,“尚未做出是否恢复此案的决定”,还称欧盟仍在关注立陶宛对中国的出口情况。可实际上,他们只是在拖延时间,把这起涉华案件当作与美国谈判的筹码罢了。

在这一系列事件中,冯德莱恩的态度转变尤为引人注目。曾经,冯德莱恩可以说是欧盟中对中国态度强硬的代表人物之一,电动汽车关税问题上,她就大力推动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进行封锁。可如今,她却在达沃斯论坛上 14 次提及中国,表达出与中国合作的强烈意愿。这背后,离不开国际形势的变化。

美国总统特朗普(资料图)

2025 年 1 月 20 日,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特朗普推崇的 “美国优先” 原则,让欧盟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上台后,对欧盟的态度并不友好,就职典礼没有邀请欧盟委员会负责人冯德莱恩,释放出不重视欧盟的信号。而且,特朗普的贸易政策极具攻击性,对欧盟加征关税,试图在贸易上从欧盟捞取更多好处。欧盟深知,继续紧跟美国的步伐,只会让自己陷入更深的困境。

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欧盟本想利用中美之间的矛盾,从中谋取利益。他们想着既能从中国市场获取经济利益,又能借助美国的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增加话语权。可特朗普上台后,打破了他们的如意算盘。特朗普不搞合纵连横那一套,直接对欧盟进行经济盘剥。欧盟这才发现,自己在中美两大经济体之间,成了尴尬的存在。

欧盟面临的困境远不止于此。作为欧盟经济领头羊的德国,经济连续下滑。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虽是美国,但美国却要加征关税,这无疑给德国经济雪上加霜。而且,欧盟液化天然气进口量的 50% 来自美国,特朗普还想让欧盟购买更多美国的石油,这使得欧盟的能源成本不断增加。一边是美国的关税利剑,一边是高昂的能源成本,欧盟急需寻找新的出路。

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资料图)

此时的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益重要。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和强大的经济实力,是全球众多国家重要的贸易伙伴。对于欧盟来说,与中国合作,不仅能获得经济利益,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自身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冯德莱恩在达沃斯论坛上喊话中国,表达合作意愿,正是看到了这一点。

在这场复杂的国际政治博弈中,中国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中国一贯按照世贸组织的规则办事,在立陶宛问题上,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允许任何国家和势力干涉中国内政。同时,中国也积极推动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秉持着开放、包容的态度,为全球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欧盟如今面临的局面,是其自身在国际政治中 “骑墙” 策略的结果。他们既想讨好美国,又想从中国获取利益,却忽视了自身的实力和立场。在未来的国际事务中,欧盟需要认真审视自己的地位和角色,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如果继续摇摆不定,试图在大国之间投机取巧,最终可能会失去更多。而对于中国来说,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都将坚定地走自己的发展道路,与志同道合的国家和地区开展平等互利的合作,共同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欧盟若真心想要与中国合作,就必须拿出诚意,摒弃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中国。只有这样,中欧之间的合作才能真正实现互利共赢,为双方人民带来福祉。

0 阅读:2
万象洞察

万象洞察

信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