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足球经过多年潜心发展,如今已经在亚洲形成一枝独秀之势,亚洲传统诸强面对日本时,都处在下风。亚洲各国足球水平真要是分档的话,现在的日本就是独一档,没有任何球队能与之比肩。就是放到欧洲,如今的日本也是妥妥的强二流角色。
日本足球的金字塔也不是一天建成的,过去长期以来,日本足球在亚洲范围内也根本排不上号。中日足球首次交锋还要远溯到104年前。那是在1917年,当时的北洋政府组团参加在东京举行的第3届远东运动会,在足球比赛项目中,中国队反客为主,5-0狂胜日本队,圣约翰大学的在校生冯建维打进3球,完成中国队在国际比赛中的首个帽子戏法。也由此开启了日本足球长达67年逢华不胜的历史,说那时的日本足球患有“恐华症”一点都不夸张。一直到了1984年的第7届麒麟杯,主场作战的日本才靠着裁判照顾,凭借争议点球1-0战胜中国,终结了日本足球逢华不胜的黑色记忆。
日本足球腾飞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不得不佩服这个国家为了达成目标的坚决与毅力。以前日本艳羡西方工业文明,向往在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水平上脱亚入欧,经过明治维新的卧薪尝胆,日本达到了目标。当他们在足球水平上决心脱亚入欧时,没人能阻止他们向着既定目标前进。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日本足球水平脱亚入欧已经实现。聘请外籍教练,建设本国联赛,普及足球运动,健全青少年足球训练培养机制,日本这些举措全方位照顾到了提高足球竞技水平的方方面面。而我们中国足球最大的误区就是花了太多精力聚焦足球金字塔的塔尖,联赛在金元催化之下表面红红火火,中超成为各路二流球星的淘金圣地。国家队的投入也是不遗余力,天价雇佣世界级教头,但基础性的群众足球普及和青训培养则是少人问津。
中国自改革开放之后,已经习惯用效率去衡量一切,对待足球工作同样也是如此。搞群众足球、抓青训培养都是默默无闻的幕后工作,而且周期长、见效慢。失去耐心的中国人才不愿意等,都梦想着走捷径,着力塔尖就能迅速提升中国足球水平。但违背足球发展规律一定会受到惩罚,如今的中国足球青训荒废,参与足球运动的群众寥寥,靠金钱包装的职业联赛也是徒有其表。
目前中国注册球员只有7000人,而日本这一数字已经突破百万,超过不少欧洲足球先进国家的水平。七千与百万这组不在一个量级的数据对比,就能反映目前中日足球水平差距的巨大鸿沟。中国球迷们只知道骂国足无能,但这样的差距绝不是仅凭场上的意志品质就能抹平的。如今,中日足球的实力天平早已逆转,日本足球为期67年的恐华症早已被他们甩进了太平洋。中国队自1998年戴拿斯杯2-0战胜日本之后,23年过去了,再也没能赢过日本。
有什么样的社会,就有什么样的足球,诚不我欺!中国足球的所有问题都是中国的社会问题在足球领域的折射,什么时候中国人不再浮躁了,愿意沉下心去建设中国足球的基础,如果真有那么一天,中国足球的春天才会来到。就如中国在乒乓球项目的统治地位一样,并不是中国人最适合这项运动,而是这项运动在中国的普及程度决定了没有其他国家能与中国争锋。
日本4度夺得亚洲杯,6次参加世界杯,通过30年的积累,把伊朗、韩国甩在了后面,百万注册球员为他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输送。这一届的日本国家队里来自五大联赛的球员就有13人,还有7名来自荷甲、比甲和塞超的欧洲二线联赛球员,这样的阵容在亚洲独一份,无人匹敌。
中国足球的家底与日本相比差得太远太远,虽然都是亚洲球队,但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不改变七千与百万的数字对比,1998年国家队戴拿斯杯战胜日本将会是中日足球对抗史上胜利的绝唱。
日本的舞台在世界,国足的舞台在国内
这句话说的好,人家在建设金字塔的基础,而我们只是聚焦金字塔的顶尖。
日本除了身体对抗差了点,脚下技术和团队意识,确实是一流,在世界足坛都是一道风景线,咱们确实要像人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