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血树抗风实验,支撑架加固法,沿海台风区用,韧性生长记录

我叫李晓猪 2025-03-24 03:27:00

龙血树抗风实验:支撑架加固法在沿海台风区的应用及韧性生长记录

在沿海地区,经常遭受台风侵袭,种植绿植可是个不小的挑战。很多适合室内种植的绿植,在这种强风环境下很难存活。就像我在网上看到有网友分享的说,在广东沿海的一个小渔村,有个人在家里养了好几盆散尾葵,台风一过,全军覆没。因为散尾葵的枝干比较细软,在强风的吹袭下很难站稳。

相比之下,龙血树倒是个比较有趣的尝试对象。龙血树啊,这植物长得挺独特的,树干粗糙还带点红色,叶子细长细长的,像一把把绿色的宝剑,从树干上斜着伸出来,特别有观赏性。它在一些干燥的地方也能活得挺好,适应能力还不错。

那怎么能让它在沿海台风区扎根呢?我就想到一个办法,那就是给它弄个支撑架加固。这就像给人穿个保护盔甲一样,让它在风里有个依靠。我开始这个实验的时候,先找了几棵差不多元气满满的龙血树,把它们分别种在了华北的一个小院子和华南靠近海的一个小花园里,想看看不同地域对它的影响。

在华北那个小院子里呢,第一天,我先仔细地把龙血树的坑挖好,让它根部能舒舒服服地待着,种好后又给它浇透了水,就像给人刚吃过饭喝足水一样。然后开始搭建支撑架,我用的是那种比较粗的竹竿,四条竹竿一组,用麻绳绑在树干上。刚开始,这龙血树好像不太适应这个新家伙,在风里还会微微晃动,但是过了三天,就像人和新鞋子磨合好了似的,它和支撑架配合得还算不错。

再说说华南那边的小花园,那里靠近海,风更猛烈些。我种的这棵龙血树是朋友从西双版纳带回来的小苗,一开始我特别担心。同样种好浇透水后搭了支撑架,不过这个支撑架我在竹竿的外层又包了一层软布,怕把树干磨伤了。第一天晚上刮大风的时候,我都没敢睡好觉,第二天一早去看,发现它虽然晃得厉害些,但没有倒下。过了七天,龙血树的叶子还是绿的,没像一些娇弱的花草那样打蔫了。

在这一个月的观察里啊,又有了新变化。在华北的龙血树,随着天气慢慢变凉,在支撑架的保护下,生长得还算稳当,新的叶子也在一点点冒出来。而华南的龙血树,因为那边的湿热天气和频繁的风,底部有片叶子有点发黄,不过整体的生机还是有的。这时候我就想,不同地域差异对它的生长真的是影响不小。

这时候我想到了另一种绿植龟背竹,龟背竹叶子大又肥,在华北地区一些室内的咖啡厅里放着特别好看。但它有个大问题就是根系不是很发达,风一吹就可能倒。要是把这个龟背竹种在沿海台风区,估计没几个小时就得趴下。

还有琴叶榕,我邻居家华北的一个办公室里放了一盆琴叶榕,那造型很漂亮,枝干笔直,叶子像小提琴。可一下大雨刮大风,主人就得把它搬到屋里,不然准完蛋。这琴叶榕在那种半开放又有点通风的地方,风一大就有点招架不住。

再说说绿萝,这东西在南方一些阳台很常见,绿油油的看着很舒服。但是绿萝是藤蔓植物,没有支撑不好固定,在强风中就像个无头苍蝇,风往哪吹它就往哪倒,根本没法保护自己。

我种的这几棵龙血树在不同地域的表现各有不同。我继续观察记录着。在种植后的第十五天左右,华北的龙血树因为昼夜温差有点大,在支撑架的庇护下没有出现什么大的问题,就是底部有少部分根须干枯了一点,我赶紧调整了一下浇水频率。而华南的龙血树,因为一次暴雨加狂风,虽然支撑架稳住了它,但是有几根支撑竹竿连接的地方有点松动了,我又赶紧加固了一番。这时候我又想到了冷门的植物酒瓶兰,酒瓶兰长得胖胖的,树干像酒瓶。在南方的露天阳台上,如果没有防护措施,一场大风就能让它叶子掉不少。

还有一些如光棍树,这种浑身没叶子的家伙,在北方室内的小角落能活得好好的。但要是在沿海的户外,面对狂风,它单薄的身子可就没法抵抗了。

又过了三十天,华北的龙血树已经习惯了自己支撑架小窝,还在旁边的土里长出了不少新根须,它和新支架配合得相当默契,就像老朋友一样。而华南的龙血树,经过狂风暴雨几次洗礼后,在我不断加固支撑架的努力下,虽然有不少叶子被吹坏掉落,但它还顽强地挺立着。那些残留的叶子虽然有些破了,但还能进行光合作用,感觉它像是在努力适应这样的恶劣环境。

对比其他植物,比如鸡蛋花。鸡蛋花在南方一些城市的路边是很美的风景,花黄瓣白。但是在台风来临的时候,它柔弱的枝干很难抵抗,经常树枝被打断。还有虎刺梅,它满身的尖刺看起来很有威严,可在强风天气里,它的花朵和叶子根本保不住。

我的这个龙血树抗风实验还没结束,我还想继续看看它接下来的表现。不知道过了几年,经过不断地适应,龙血树在沿海台风区能不能变得更强壮呢?大家身边有没有类似这种给植物对抗自然灾害做实验的经历呢?或者对龙血树在这种极端环境下的生长还有什么其他想法,欢迎一起讨论。

0 阅读:0
我叫李晓猪

我叫李晓猪

分享种植知识,传递正能量,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