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村民在水库发现“土龙窝”,三代人守护39年,成功繁衍到61条

沐语纪史录 2024-10-06 16:02:12

文|瓜田李的猹

编辑|沐语纪史

1982年,安徽村民张绪宏一家,在门口的水库旁发现一些奇怪的浅坑。

好奇查看后,发现其中一个深坑中居然放着一些奇特的蛋状物。

这些蛋排列整齐,椭圆形像是鸭蛋,但又比鸭蛋大,饶是张绪宏见多识广,一时间也没认出来是什么蛋。

于是张绪宏便生出了将这些蛋带回家的想法,想看一看这些蛋究竟能孵出来什么奇特的生物。

但他恐怕怎么也想不到,水库旁偶然看到的蛋,有着如此巨大的来头!

也正是他的一念之差,让他们一家人避免了一场牢狱之灾。

发现的蛋是“土龙蛋”

张绪宏将那几颗神秘的蛋带回家后,心里的疑惑更深了。他小心翼翼地将蛋放在桌上,凑近仔细观察。

蛋的表面光滑如玉,在台灯的照射下,隐约能看到一些细小的纹路。张绪宏轻轻抚摸着蛋壳,心想这绝对不是普通的蛋。

他拿起一颗蛋,掂了掂分量,发现不仅比普通鸡蛋大得多,而且沉甸甸的。张绪宏不禁皱起眉头,开始排除各种可能性。

鸡蛋、鸭蛋肯定不是,个头对不上,鸟蛋也不可能,体型不会这么大。

张绪宏绞尽脑汁,突然灵光一闪,蛋是在水库边上发现的,会不会是水里的生物下的蛋?

他仔细回想着自己所知道的水生动物,乌龟会在岸边下蛋,但乌龟蛋比这小多了。

张绪宏摸着下巴,继续思考还有什么水里的动物会跑到岸上产卵。

就在这时,张绪宏眼前一亮,仿佛想起了什么重要的事情。

他的脑海中浮现出多年前的一段回忆,那是24年前的事了。

张绪宏还是个20出头的小伙子,那年村里正在进行了一项大工程——修建红星水库。

就在修建水库的过程中,工人们意外发现了一种凶猛的生物,村里人管它叫“土龙”。

张绪宏记得当时村里人议论纷纷,说这“土龙”虽然长相不怎么好看,但却是个稀罕物。

村里人把这个发现报告上去后,没过多久,就有专家匆匆赶来查看,可见“土龙”的珍稀性。

带着这个猜测,张绪宏开始查阅资料,他发现“土龙”确实有在陆地上产卵的习性,而且还会挖洞。

再结合蛋的大小,加上发现地点.,张绪宏觉得八九不离十是土龙蛋。

但紧接着,张绪宏又倒吸一口凉气。如果这真的是“土龙蛋”,那可就麻烦大了。

“土龙”可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啊!

想到这里,张绪宏立刻拿起电话,拨通了有关部门的号码。他详细讲述了自己发现蛋的过程,以及自己的猜测。

电话那头的工作人员听完后,立即表示会派专家前来查看。没过多久,几位专家就来到了张绪宏家中。

专家们仔细检查了这些蛋,又询问了张绪宏发现蛋的具体情况,最后得出了结论,这确实是“土龙蛋”。

成为土龙守护者

张绪宏听到这个结果,心里一惊,他赶紧表示要把蛋交给专家。

然而,专家们却摇了摇头。其中一位解释道:“土龙”是非常珍稀的物种,它们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很高。”

也就是说贸然移动这些蛋,可能会影响它们的孵化。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它们留在原来的栖息地。

最后经过商议,专家们一致决定把照顾这些“土龙蛋”的重任交给张绪宏一家。

张绪宏听了,既感到荣幸,又觉得责任重大。

专家们临走前,详细告诉了张绪宏如何照料这些蛋。他们叮嘱要保持蛋周围的环境湿润,但不能太湿。温度也要控制好,不能太冷也不能太热。

还表示有任何异常情况,立即联系他们。

送走专家后,张绪宏看着桌上的“土龙蛋”心情复杂。

张绪宏心里明白,这不仅仅是在照顾几颗蛋,更是在守护一个濒危物种的希望。

原来“土龙”就是,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扬子鳄。别看它们其貌不扬,实际上它可是个不折不扣的“活化石”,曾和恐龙处于一个时代。

之后专家们还把红星水库申请为扬子鳄的专属保护区,这一下可把住在水库附近的张绪宏夫妇给忙活坏了。

本来他们只是普普通通的农民,可摇身一变成了扬子鳄的守护者,生活就彻底变了样。

白天干完农活,他们就马不停蹄地赶去巡视水库。

以前这里热闹得很,村民们三三两两地撒网捕鱼,可现在不行了,为了保护扬子鳄,这里严禁捕鱼。

可有些村民不以为然,觉得这是小题大做。张绪宏夫妇就像两个不知疲倦的陀螺,整天在水库边转悠,见人就劝。

遇到特别倔强的村民,他们就耐着性子解释:“扬子鳄可不是一般的动物,它活了上亿年,保护它,就是在保护历史。”

起初,村民们不以为然,觉得这老两口是吃饱了撑的,可架不住他们天天唠叨,慢慢地大家也开始重视起来

一家三代人,39年坚定守护

但张绪宏夫妇的工作远不止于此,除了劝阻村民,张绪宏还担起了观察记录的重任。

他像个认真的小学生,随身带着本子和笔,走到哪儿记到哪儿。

专家叮嘱他要仔细观察扬子鳄的一举一动,他就把这话记在了心里。

每天早出晚归,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水面,生怕错过任何细节。那阵子,张绪宏走路都是歪着的,眼睛直往水里瞄。

佘世珍常常笑他,走路都不会了,整天魂不守舍的,可她心里却美滋滋的,为丈夫的认真感到骄傲。

每天晚上,张绪宏都会在昏暗的灯光下,仔细整理白天的观察记录。

以前,两口子最爱唠家长里短,村里谁家的鸡下蛋了,谁家的黄瓜长得好,都是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可现在,他们的话题全变成了扬子鳄。

“今天看到一条扬子鳄晒太阳了”,“昨天发现一窝鳄鱼蛋”,成了他们最常说的话。

有时候,他们还会发现扬子鳄在孵化小鳄鱼,这可把两个老人乐坏了,小心翼翼地把小鳄鱼带回去,精心照料,提高存活率。

日子久了,张绪宏夫妇对扬子鳄的了解越来越深,他们知道扬子鳄喜欢什么样的环境,爱吃什么食物,甚至能分辨出每一条扬子鳄的“脾气”。

村里人都说,这两个老家伙简直成了“土专家”。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张绪宏夫妇的精心照料下,扬子鳄们茁壮成长,数量也在稳步增加。

2023年的一次观测中,专家们惊喜地发现,野生扬子鳄的数量已经达到了61条。

那一刻,张绪宏夫妇觉得自己这些年的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

时光如水,岁月如歌。扬子鳄在张绪宏夫妇的悉心照料下茁壮成长,但人生却难逃生老病死的轮回。

随着扬子鳄一天天长大,张绪宏也一天天老去,2005年,张绪宏老人带着对扬子鳄的牵挂,永远闭上了眼睛。

但他留下的,却是一笔无价之宝,22本记录扬子鳄生活的日记。

这些日记,就像是一部扬子鳄的百科全书,里面详细记载了这些“活化石”的点点滴滴。

这些看似平凡的记录,却是科研工作者梦寐以求的第一手资料。

张绪宏老人走了,但他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了红星水库,他的妻子佘世珍,仿佛接过了一根接力棒,继续着丈夫未完成的事业。

岁月不饶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佘世珍老人的脚步也渐渐变得蹒跚。

2018年,佘世珍的儿子张宏华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他主动接过了管护员的工作,陪着母亲一起守护扬子鳄。

三代人,39年的坚守,这是一个普通家庭对国家生态建设的无声奉献。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坚持。

如果喜欢本期节目,烦请点击“关注”,既方便浏览往期作品,也不错过下期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此文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信息来源:

1.安徽网:《守护扬子鳄37载,宣城市佘世珍当选3月份“安徽好人”》,2019-04-28

2.央视网:《八旬老人一家三口39年守护扬子鳄》,2021-07-16

0 阅读:27

沐语纪史录

简介:用通俗易懂的话解释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