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人生苦短,命运无常,世间众人都期盼着能稍稍探知一些天机,从而解开生命的神秘面纱。
相面看命这事儿,那可是历史悠久,都流传了好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了。它是依据人肉眼能看到的外在模样,去推断一个人的性格、命运,甚至连国家的兴衰运势都能给推测出来。
在古时候,那些相面先生仅靠着自己的一双眼睛,就能够分辨善恶,还能预测未来。他们那些充满神奇色彩的故事,一直流传到了现在,着实让人向往不已。
朱建平可是古代有名的神相面大师之一。他虽出身贫寒,但天赋异禀,把面相之术练到了极高的境界。他曾精准地预测到魏文帝会早早离世,还提醒皇帝要留意四十岁这个坎儿,着实让后人惊叹不已。
他咋就成了那盖世的相面高人呢?他又是咋能知晓魏文帝的生死之事呢?今儿个,咱就把历史的长卷给翻开,来瞧瞧朱建平的那些稀奇事儿,探探面相学的神秘之处。
【相面看天命,朱建平名满天下】
朱建平,一个从条件简陋的村寨中走出来,最终进入魏国宫廷的神秘相面之人。
他模样普通,没啥特别之处,可偏偏生就了一双厉害的眼睛,能把一个人的喜怒哀乐瞧个明白,也能对吉凶祸福做出判断。长久以来,他不管严寒酷暑,也不在乎世俗眼光,就为了探寻天机,立志要当天下头号神相师。
朱建平打小就生活在一个贫困的村寨里,家里的条件很是艰苦。他7岁的时候,母亲因病离开了人世;等到12岁时,父亲又在一场严重的肺炎中不幸去世。
一夜之间,朱建平没了爹妈,成了孤苦伶仃的孩子。村里有个老头,觉着他怪可怜的,就把他领回了家,教他怎么种地,还让他干些端茶倒水的活儿,就这么凑合着过着日子。
那一年,14 岁的朱建平跟着老汉去镇上的集市办年货。集市上那叫一个热闹,人来人往,吵吵嚷嚷。就在这时候,朱建平无意间瞅见有个相士在给镇里的人算命。他一下就来了兴致,赶忙蹲在旁边,听得那是有滋有味。
那位相士看着挺瘦的,身上那件长袍补丁一个接一个。他小声询问着镇民的生辰八字,接着翻开一本又破又旧的册子,拿起笔在上面写着些什么。
“许大哥呀,您家今年得把主要精力放在农事上,可一定得看好牛羊,别让它们走丢了……到了来年秋天,您家会有新生命降临,别忘了提前把喜酒准备好哟!”相士面带微笑,对着一位四十多岁的壮实汉子讲道。
那壮汉一个劲儿地道谢,“噗通”一下跪倒在地:“多谢相公!我肯定会牢牢记住的!”
朱建平直勾勾地瞅着相士,心里头那是吃惊不已。他忆起母亲临终那会儿说的话,预言父亲会在两年内离世;还想起一年前,村里有个患了天花的小孩儿,他当时看那孩子的模样,就感觉这孩子怕是撑不了多久,后来果真如此。
【或许,自己也有相面的天赋!】
打从那天开始,朱建平一门心思地钻研起面相来,读起相关书籍那叫一个投入。白天的时候,他在田地里辛勤劳作,到了晚上,便翻开从老汉家得来的古书,专心致志地攻读面相的学问。
三年过后,17 岁的朱建平已然能够通过一个人的五官来判定其命运走向。从此,他开始四处游历,给人看相算卦。虽说挣的钱不多,可朱建平却沉醉其中。就这样,他的名气逐步积累起来,村民们都抢着请他看相并给予指点。
有一天,朱建平给村长看相,断言他在这年秋天会喜得贵子。村长那叫一个高兴,激动得眼泪都出来了。果不其然,就在那年秋天,村长家真就添了个胖小子。打这以后,朱建平的名号在整个县城都响当当的,各地的人都纷纷赶来找他看相。
慢慢地,朱建平的面前不光有普通百姓,连城里的那些达官贵人也来了。他接连精准地预言了县令的职位晋升,书院山长的长寿之命,就连太守府里的种种情况也能说准。朱建平的事儿传到了周边好几个县,连州官府都被惊动了。
有一回,朱建平陪着州官去华山游玩。就凭州官说的那几句话,朱建平断定他两年内可以当上知府。还真准!两年后,那位州官果真升为知府了,从此对朱建平那是相当敬重和钦佩。
朱建平的名声渐渐传开了,可他依旧住在那简陋的村落里,过着平淡如水的日子。他这人与众不同,不贪财图利,只一心想要探寻天机,把面相之术的奥妙钻研得越发深入细致。
【曹操相中神相师,引为魏国圣上】
有一天,朱建平如往常一样在县衙门前的长椅上待着,给过路人算卦。这时,有两位穿着很是华贵的公子哥朝着县衙走去,朱建平稍微打量了一下,心里就清楚了,这俩是从京城来的浪荡公子。
朱建平走上前去,笑着说道:“二位少爷今儿个看起来心事不少呢,可得留神,别让钱财遭了殃。”
那俩人惊得不行,一个劲儿地喊稀奇。原来啊,他们才从青楼出来,为了心爱的姑娘花了好多银子,正为这事儿犯愁呢。他俩对朱建平那是又尊敬又害怕,赶忙求他给自己看相。
朱建平将两人的生辰八字以及家世背景一一道来,还预言他们的官运亨通。这两人闻之,心中大喜,满心虔诚地叩头拜谢,嘴里不停地夸赞了一番,随后便转身离开了。
当晚,这俩公子哥就把朱建平的神奇之处讲给了他们的父亲——魏国的重要大臣曹丕。曹丕向来对通灵之类的说法感兴趣,听后极为惊讶,第二天就亲自到县衙去召见朱建平。
朱建平稍稍打量一番,就晓得曹丕是魏国的皇族之人。他乐呵呵地说道:“这位曹公子啊,命里注定是如芝兰般高洁,会为百姓谋福祉的。不过呢,这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坎坷,但最后必定能成就一番大业。”
曹丕听闻后乐开了花,把朱建平带回了京城,封其为“国相大夫”,还时常请他给皇室成员看相。
一时间,魏王宫里的人都对朱建平夸赞不停。魏王曹操对他更是格外信任,但凡有重要的事,就会把他召进宫中,让他通过看面相来预测事情的好坏。
有一回,曹操向将领们询问对策,这时候,朱建平在旁边提醒说:“主公,采用金谷之计能够化解曹彰被围的困境。”曹操按照这个计策行事,果真大败敌军,从此对朱建平越发看重了。
三年过后,曹操离世,曹丕登上了皇位,成为魏文帝。他刚一登基,就把朱建平封为朝中大夫,还时常将其召见入宫。
【魏文帝问己寿数,朱私自减了四分之三】
有一天,魏文帝在宫里摆下宴席,邀请了三十来个文武官员。在吃饭的时候,魏文帝突然来了兴致,向朱建平打听自己能活多久。
朱建平心里琢磨着,魏文帝这人打小身体就弱,还老是生病,估摸着活不长久。可这事儿不能明着把天机给捅破了,只能含含糊糊地应付过去。
他稍稍思考了一下,接着满脸笑容地说道:“皇上您福大命大,肯定能够尽享天年。依臣看皇上您的面容气色,大概能活到八十岁呢。不过在您四十岁的时候,会有一个难关,还请皇上您务必谨慎对待啊。”
魏文帝听闻之后,那脸上的喜悦之情藏都藏不住,赶忙连连道谢。周围的官员们也都一个劲儿地向皇帝道贺,祝皇帝寿比南山。一时间,这地方那叫一个热闹,欢腾得很呢!
朱建平在心里琢磨:就陛下这身子骨,咋能活到八十岁呢?通常像这样的人,四十岁差不多就到头了。不过呢,朕暗示他四十岁会有劫难,也算是给他提个醒了。
那次宴会结束后,魏文帝把朱建平的话牢牢地记在了心里,时不时地告诫自己得留神四十岁这个坎儿。
【黄初七年,文帝中计败退】
光阴似箭,一晃眼,十几年就这么过去了。魏文帝都三十八岁了,离朱建平说他四十岁会有厄运,就只差两年啦。
这一年,蜀汉的军队跟东吴的军队起了冲突。趁着这个机会,魏文帝让大将曹真、曹休带领兵马去攻打东吴。
一开始,魏军占据优势,把东吴军队给打败了。文帝得知这个消息后,那是相当高兴。
然而没过多长时间,好光景就没了,曹真、曹休等大将接连患病去世。这样的情况对魏军而言相当不利。
文帝瞧着战报,那是火冒三丈啊!他当下拍板,要亲自领着军队去讨伐,好把这耻辱给洗刷掉。
这事儿啊,魏文帝亲自领着十几万人的大军往南进发,直奔东吴的军营而去。而东吴这边呢,军队在徐盛的率领下,早就在广陵安排好了疑兵的计策,就等着魏军过来呢。
魏文帝一瞅见广陵城外那一座座矗立的军营,心里头隐隐觉着情况不太对。他正纠结着要不要去突袭东吴的军寨呢,没成想,这时候徐盛领着兵就冲出来了,直奔魏文帝的大营而去。
魏文帝无奈只好退兵,慌里慌张的,一下子就掉进了东吴军精心布置的埋伏圈里。这下可好,魏军的大批人马,顿时乱作了一团。
文帝无奈之下只好下令让全军撤退。可在退兵的时候,大军混乱拥挤,堆积得如同山一般的沙土堵住了退路,船队难以行进。如此一来,魏军更是惶恐不安,呈现出溃败后退的态势。文帝没有办法,只好亲自带领人去挖掘河道,这才能够成功摆脱困境。
魏文帝吃了败仗往回退的时候,整个人灰头土脸的,心也累身子也乏。他心里头那股子气啊,恨不得立马就去找东吴算账,再打一仗。可谁能想到,大军还没走到许昌呢,许昌的城墙莫名其妙就被闪电给击中了,还塌了老大一块;还有个农夫砍树的时候,那树竟然流出血来了……
一连串稀奇古怪的征兆,搞得文帝心里七上八下的。他琢磨着,这不就是朱建平提到的那四十岁的劫难到了嘛。
终于,当大军抵达许昌之际,魏文帝突然间身患急症,摔倒在地,生命垂危。
【誓言兑现,40岁魏文帝咽下最后一口气】
这一年,魏文帝已然四十岁了。此刻的他躺在病榻之上,气息奄奄,仿佛随时都会停止呼吸,咽下那最后的一口气。
回想十多年前那档子事儿,朱建平曾乐呵着说自己能活到八十岁呢,文帝听了,忍不住无奈地笑了笑。
他猛地回过神来,这才明白朱建平所说的“八十岁”,是把白天和黑夜都算上了。白天加黑夜算作一天,这样算来,四十年刚好就相当于八十岁了。
朱建平心里清楚自己没多少日子可活了,可在宫宴上却还遮遮掩掩。哪承想,这话竟真的应验了,如今他刚好四十岁,却不幸身患绝症,看来是过不了这道坎儿了。
文帝猛地咳出一口鲜血,有气无力地张了张嘴:“朱建平算得可真准呐,说我能活八十岁,这一天一夜的时间,刚好四十年……可不,我今年确实八十岁了……”
说完,魏文帝朝着天空长长地叹息一声,而后缓缓地闭上了眼睛,就此和这尘世告别。
魏国上下都深感痛惜,没过多长时间,朱建平这个名字就在街头巷尾传开了。
原来呀,好些年前他就精准地预料到了当下的情况。不过呢,考虑到要为皇帝着想,他压根儿没说起文帝会早早离世这事儿,仅仅在寿命方面稍稍动了点儿手脚。他的这份周全和聪慧,着实让后人钦佩不已。
真可谓是天机不可轻易透露,神算那是啥都晓得。朱建平对面相之学的钻研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当时众多的相士里面,没人能比得过他。
他并非朝廷里的宰辅大臣,然而却凭借着神乎其神的算计把控着诸多事务,就连那些辅佐皇帝的大臣们都对他甘拜下风。不得不说,他着实是一位举世罕见的奇才,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后人这么评论:相面这门术数,乍一看挺玄乎,实际上蕴含着典籍里的智慧呢。要是有人能把它运用得极其精准,那就能成为神算子;要是没人能领会它的深刻内涵,那就很难搞清楚其中的奥秘啦。
【结语】
朱建平这辈子一门心思钻研此道,把看面相这事做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他能预知命运走向,分辨善恶好坏,推算国家运势,提醒君主注意,将百姓从苦难中解救出来,对国家有很大的功劳。
尽管时光已流逝千年,可朱相公那充满神奇色彩的面相故事,依旧被后人们兴致勃勃地谈论着。每回想到这儿,人们都会不由自主地心生诸多感慨,惊叹于这天地之间的神秘难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