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绝对是“奥德彪”来了,都得嫌弃自己八字不够硬的苦寒之地。
平均气温在-55℃至-60℃之间徘徊,历史最低温曾惊人地达到-71.2℃,即便是北极熊这样的耐寒生物,可能在这里的露天待一个晚上,都得变成“冻干”。

这里便是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东北部,因迪吉尔卡河上游北纬63°16′的“北半球寒极”的奥伊米亚康。
尽管环境恶劣,这里仍有500名居民顽强地生活着,而且他们的平均寿命竟然高达85岁,这着实令人惊叹。

(奥伊米亚康)
很难想象,在这样极端的环境下生活85年,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尤其是在冬季,从11月至次年2月,村庄被漫长的极夜所笼罩。由于地处盆地,被三座海拔千米的山脉环绕,形成了天然的冷库效应,冷空气在此聚集并难以散去。
加之北极圈内的特殊地理位置,冬季日照时间不足3小时,而大部分阳光又被冻土层和白雪反射回外太空,使得这里的天气寒冷更加刺骨。

(奥伊米亚康)
穿衣在这样的极端寒冷环境中,没有合适的保暖衣物是绝对行不通的。
奥伊米亚康人的穿衣方式以多层毛皮和厚重羽绒为主,以确保在极寒环境中保持体温。
这些衣物的材质,无论是毛皮还是羽绒,都以其卓越的保暖性能著称,能够有效隔绝外界的严寒。外套的设计尤为考究,多层皮毛的叠加,有的甚至达到三到五层,确保了无与伦比的保暖效果。

帽子则采用内外多层的结构,外层动物毛皮防风御寒,中间层动物毛发提供额外的保暖,里层细绒毛则温柔地呵护着脸部肌肤,防止冻伤。
与此同时,手套和围巾同样不可或缺,当地人通常会用厚重的毛皮或羽绒材质,为手部和颈部提供了坚实的保护。
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奥伊米亚康人也开始接纳厚重的棉袄和羽绒服等现代保暖衣物。

聊完了穿衣,我们再来看看奥伊米亚康人的饮食智慧。
每年7月,当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正享受着阳光、沙滩、鸡尾酒、冰镇汽水与西瓜时,奥伊米亚康人却要为过冬储备粮食而忙碌。受北极圈特殊环境的影响,他们准备的食物大都是肉类。

(当地人食物以肉类为主)
如果这些肉类放在北半球的其他地方,在7月份的时候,可能早就因为温度过高而腐烂变质。
但在奥伊米亚康,当地居民根本不用为此而发愁。这些肉类只需悬挂在通风的屋檐下或置于室外,便能在-40℃的环境中自然风干,形成独特的“冰鲜储备”。

(当地人食物以肉类为主)
居住聊完衣食接下来,再来聊聊居住。
走进奥伊米亚康的村庄,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仿佛被厚重“冬装”包裹的房屋。这些房屋的墙壁厚度惊人,足足有一米之多,它们如同一道道坚实的盾牌,将外界的寒冷隔绝于外,确保了室内的温暖。

当然,奥伊米亚康人的保暖智慧远不止于此。房屋巧妙的高脚设计,才是他们应对严寒的王炸。奥伊米亚康人在修房子的时候,会将房屋建于深埋地下的木桩之上,让地面与房屋之间保持着至少1米的间距。
这么做主要是为了避免了室内热量融化冻土可能引发的地基下沉问题,同时也给房屋增添了一层天然的保温屏障,将严寒牢牢挡在门外。
在室内,当地人还会布置循环式燃煤炉与智能温控装置的等现代化设备,确保了“你在室外的艳阳里大雪纷飞,我在室内的暖气里四季如春”。

(室内的保暖至关重要)
出行而谈及交通,奥伊米亚康的交通系统同样展现出了当地人对极寒环境的完美适应。
驯鹿与狗拉雪橇不仅是这里独有的风景,更是日常出行的重要方式。此外,经过精心防寒改装的越野车和雪地摩托等特种交通工具,同样是是村民们出行的得力伙伴。

(当地的驯鹿雪橇)
这些特种车辆凭借发动机舱内的先进电加热技术,即便在熄火状态下也能维持关键部件的适宜温度,确保随时待命启动,深受村民们的好评。

(改装后的车辆)
女性的痛苦但好评过后,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仍然是一大困难,比如对于女性而言,解决生理问题就是一大难题。
毕竟,寒冷的气候对女性生理健康来说,可谓是一大致命的杀手。什么月经失调,什么子宫收缩障碍,女性常见的生理问题,几乎所有的都能和“着凉”这两个字扯上关系,在这样的情况下,女性更加需要关注自身健康状况,防范寒冷带来的潜在伤害。

而寒冷天气,带给女性的生理挑战,甚至不止于此。
就比如上厕所,由于极寒环境,公共设施的维护变得异常困难,即便是经过特殊设计的双层保温旱厕,也无法完全抵御严寒的侵袭。如厕时,女性不仅要穿戴厚重的防寒服,还需手持特制的工具,以应对排泄物瞬间结冰的尴尬情况。
再比如,极寒天气还可能导致女性皮肤干裂、手脚冻伤等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下,保持皮肤的水分与滋润,防止冻伤,成为了女性日常护理的重要课题。她们需要使用特制的护肤品,以及频繁的涂抹保湿霜,来抵御严寒对皮肤的侵害。

(当地的小女孩)
还有生病,由于村诊所资源有限,在当地如果有点头疼脑热,后果甚至不堪设想。
尽管这样的生活条件可谓是十分艰苦,但正是这样的环境,培养了当地人坚韧不拔的性格,以及面对困难时的乐观态度。
当地居民人均寿命高达85岁,虽然有人认为,这主要是得益于当地的新鲜空气,优质肉类,和富含矿物质的冰雪融水,但更多人说,正如北风塑造了最英勇的水手一样,当地赋予当地人的坚韧不拔精神,才是这种长寿的根本原因。

参考资料:
1、新京报《奥伊米亚康:北半球的冰雪生活》
2、光明网、《在奥伊米亚康生活的人常年皮袄,屋子里也经常结冰》
3、环球网《零下73℃!西伯利亚打破北半球历史最低气温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