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终将灭亡?英国科学家计算出人类“灭绝时间”,该如何应对?

解析冷知识 2025-04-17 10:08:46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那么当世界上最后一个人死亡的那一刻,他的死是轻于鸿毛还是重于泰山呢?

当我们凝视这个终极命题时,地质学家已通过超级计算机推演出惊人的时间坐标——在2.5亿年后,最后一个人类将见证文明的终章。

人类灭绝的原因

而导致这“最后一个人类”死亡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地壳的变动。

拜当代的科普杂志所赐,很多人都清楚地知道地壳变动是什么。从远古时期开始,地球上,各个大陆板块就在不断地运动,它们或相互分离,或相互靠近,形成山脉、海洋和火山。

这些地形变化不仅影响着地球的地质结构,更对生物的生存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丹霞地貌就是地质变化给世界的礼物)

就比如说,今天在远离海岸线的青藏高原上,出土了大量海洋生物的残骸。

这是因为曾经青藏高原所在的区域,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曾是一片浩瀚的海洋。

后来,伴随着南亚次大陆与亚欧大陆的相撞,地壳开始剧烈运动,使得海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碰撞、挤压,最终抬升形成了如今巍峨的高原。

而那些深埋地底的海洋生物化石,正是地壳变动留下的无声见证,它们无法适应海洋隆起变成山脉的变化,最终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青藏高原发现的海洋生物化石)

与这些远古生物相比,人类拥有着更为复杂的文明与智慧。人类建造了城市,发明了科技,探索了宇宙,甚至开始尝试去理解并预测地球的未来。

但即便如此,当人类面临类似海洋成山脉的巨大变动时,或许也只能和这些海底生物一样,成为生物史上的匆匆过客。

(沧海桑田的变化足以改变人类这种弱小的动物)

英国科学家计算得出,在大约2.5亿年之后,所有的大陆将会重新合并,形成一个新的“超级大陆”。这个超级大陆将会四面临海,且在中间会有一个“内陆海”。

如此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足以让全世界所有人类感到恐惧。且不说地壳相撞造成的力量冲击等于多少个核弹冲击,即使人类躲过了这样的冲击,后续发生的一系列灾难,也足以让人类感到胆战心惊。

灾难一:极端气候。

首先,大陆的合而为一,意味着地表大部分区域变得不适合人类生存。

因为这么一大块陆地,一定会有相当部分的面积,会朝赤道聚集。随着这部分大陆向赤道位置聚集,原本就位于赤道的地区将变得更加炎热,而其他地区则可能气候变化无常。

人类将不得不面对大自然的冰火两重天,最终死于极端的恶劣气候。

(很多地方可能已经是冰天雪地)

灾难二:火山活动与氧气变化。

其次,大陆移动过程中会有大量的火山喷发。火山活动不仅会导致空气温度进一步上升,还会使空气中的氧含量发生变化。

科学家预测,在2.5亿年之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可能会达到现在的1.5倍左右,届时将有无数生物死于缺氧和窒息。

灾难三:海平面上升。

再者,海平面上升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以及南极洲向其他陆地靠拢,冰山绝对会大量融化,导致海平面快速上升。

届时将有大量土地被海水淹没,人类终究会葬身鱼腹(如果那个时候还有鱼这种生物)。

人类的应对之措

那么面对这样的情况,人类是否可能会无能为力,答案或许会很扎心。

有人会说了,或许可以仿效科幻电影里的末日堡垒,度过这一困境。而事实就是,在现实中,已有诸多富豪或国家机构,在打造这样的设施。

但问题是,就像当年的生物圈二号一样,这样的设施,不仅耗资巨大,而且技术实现难度极高。

(末日堡垒的CG图)

生物圈二号曾是人类试图在封闭环境中模拟地球生态系统的一次大胆尝试,可最终却以失败告终。

在一次意外当中,封闭舱内氧气浓度下降至14.2%(正常为21%),导致25种脊椎动物灭绝,印证了人工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而且即便我们能够克服技术难题,打造出看似完美的末日堡垒,从现在的角度来看,那也不过是少数人的避难所。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他们没有足够的财富和资源去争取一个进入堡垒的名额,只能在绝望中等待末日的降临。

而且,就算有幸进入了末日堡垒,又能怎样呢?堡垒内的资源终有耗尽的一天,一旦资源枯竭,堡垒内的人们又将何去何从?

也有人认为,或许可以进入太空,开启一场太空歌剧的浪漫。

随着人类对太空探索的不断深入,人类已经发现了许多潜在的可居住星球。例如,火星、月球以及木星和土星的一些卫星(如木卫二、土卫六)上的冰层和水资源都为人类的星际移民提供了可能。

著名的硅谷钢铁侠马斯克就一直有这样的计划,但问题和生物圈二号一样,这样的技术对于现代人来说,还是过于超前,超前到仅仅停留在PPT上的概念,目前缺乏可实际落地的可能性。

(马斯克就一直有进入太空的梦想)

也有人觉得或许可以和科幻小说《流浪地球》的剧情一样,向下深耕,一直住在地底。

但是,在面对板块相撞的巨大威力时,这些地底设施能否扛得住如此强大的冲击,目前尚无定论。

当然,距离2.5亿年后还有很长时间,一切都有变数,或许彼时的人类已经解决了生物圈二号的技术难题,实现了末日堡垒的量产,说不定那时的人类已经可以随意进出太空,对地球的苦难早已说了再见。

放在这样的角度来看,现代人担心2.5亿年后的人类会灭绝,或许也是一种杞人忧天。

但这种杞人忧天的背后,却是人类对于生命的坚持,对于自身存在的相信。

所以,当世界上最后一个人死亡的那一刻,他的死或许并不能简单地用“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来衡量。他代表着人类文明在地球上的终结,但同时也见证了人类曾经在这颗星球上创造出的辉煌与伟大。

从这个意义上说,即使人类最终走向灭绝,我们的存在也并非毫无意义。我们曾经来过,我们曾经努力过,我们曾经为这个世界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印记。这,或许就是人类存在的最大价值所在。

参考资料:

1、中华网《超级计算机算出人类灭绝时间:2.5亿年后 地球将回归盘古大陆》

2、中华网《科学家算出人类灭绝时间 届时全球将面临极端高温》

0 阅读:0
解析冷知识

解析冷知识

感谢大家的关注